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东汉想放弃西域减轻负担,不料撤军途中竟引发帝国最大的一场羌乱

东汉想放弃西域减轻负担,不料撤军途中竟引发帝国最大的一场羌乱

西北的羌乱几乎贯穿东汉两百年的历史,尽管西羌并非强敌,可是羌战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严重消耗东汉帝国的国力,成为东汉时代边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羌乃是东方一大民族,分布极广,与汉人多有杂居,最集中分布区是所谓的“羌中”之地,即青海湖附近、湟水谷地与黄河上游谷地。作为一个大民族,羌人部落众多,各部落之间关系极其复杂,战争与冲突非常频繁,组织松散,难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团。羌与汉之间的矛盾同样非常复杂,既有种族间的矛盾,亦有经济上的冲突及政治上的矛盾,这使得东汉时代的羌战背景极为复杂。

自马援于公元36年击破参狼羌之后,二十年无羌乱,这也是东汉汉羌战争史上最长的和平时期。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羌人再度叛乱,战斗此起彼伏,东汉朝廷几乎年年都要在西北用兵,为了集中力量彻底肃清国内叛乱,东汉大小官员一致决定放弃遥远的西域。但朝廷怎么也不会想到恰恰是这场从西域的撤兵引爆了东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羌乱,国家也因此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

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朝廷正式下诏撤销西域都护府,召回西域都护段禧、副校尉梁慬、骑都尉赵博,以及驻守伊吾卢、柳中的屯垦兵团。骑都尉王弘奉命召集金城郡的羌人,打算组织一支军队接应从西域返回的段禧、梁慬等人。

看似无比正常的公务行为,却让一则流言不胫而走,羌人们纷谣传此行的目的是屯兵西域,永远无法回来。一路上羌人不断逃跑,王弘采取高压手段,残酷镇压,终于使局势迅速恶化。

羌人的叛变如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一个部落接着一个部落叛反。勒姐羌、当煎羌叛逃出塞;烧当羌逃离金城郡;先零羌的分支滇零羌与钟羌乘机大肆杀掠。羌乱涉及的地域极广,包括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以及金城、汉阳、陇西诸郡,通往中原之路被切断。

这次羌人叛变,实在是出于误会。但是误会的背后,是汉、羌民族极深的矛盾。这种矛盾非常复杂,既有两大民族长期战争所播下的仇恨种子,又有混居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诸多问题。故而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实有复杂之背景。

西羌复叛,护羌校尉侯霸难辞其咎,被朝廷解职,由段禧接任。朝廷派遣车骑将军邓骘为主帅、征西校尉任尚为副帅,统领五万人马,前往平定羌乱。邓骘刚到汉阳郡,便遭当头一棒,被钟羌部落围攻,损失了一千余人。看来平羌之路绝非坦途。

邓骘在南线吃了败仗,北线战场幸赖梁慬力挽狂澜。

梁慬刚从西域归来,就遇上大规模的羌乱,武威、张掖一带的羌人部落共计一万余人,正攻击亭侯。梁慬急往增援,大败羌军,斩俘超过七千人。羌人退往武威郡,梁慬跟踪追击,紧咬不放,追至姑臧。诸羌部落首领三百余人,集体向梁慬请降。梁慬一律安抚,将诸羌遣回故地,河西四郡的羌乱得到平定。

然而,在南线汉阳战场上,汉军一败再败,遂使局势不可收拾。

公元108年冬季,车骑将军邓骘决定在汉阳郡发动一次总攻,彻底解决羌乱。他命征西校尉任尚率兵对羌人的据点平襄发动强攻。身经百战的任尚自恃骁勇,不想遭滇零羌攻击,损失八千人马,被迫撤出战斗。此役是关键性的战斗,滇零羌的胜利不仅使羌军声威大振,而且也树立了滇零部落在羌人中的领导地位。

相比军事上的失利,经济上的困境更加严峻。此时金城、陇西通往东部的通道被羌人切断,内地的粮食难以运抵边关,湟中地区的粮食价格飞涨,小米每石价格竟然破天荒地涨到一万钱!大批百姓破产,要么饿死,要么逃亡,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面对此种局面,朝廷不得不转攻为守,召回车骑将军邓骘,留下任尚节度众军,将百姓尽量向东转移到长安一带。

滇零羌乘机扩张势力,东进到安定郡与北地郡,对长安构成严重的威胁。滇零羌是先零羌的分支,因为其首领名为滇零,故以此名之。滇零是一位杰出的羌人领袖,击败任尚之后,他踌躇满志,遂占据北地,自立为天子,与东汉皇帝分庭抗礼。

羌乱的范围急剧扩大,从凉州扩大到并州与益州。除河西四郡赖梁慬之力暂保无虞之外,其余诸郡均陷入苦战中。滇零派人前往上郡、西河郡(以上二郡属并州),说服当地羌人部落加入叛军。同时武都郡(属凉州)的参狼羌也叛反,响应滇零。战争发展速度之快,令人不可思议。羌人南下进攻益州,击破汉中郡,杀死太守董炳。

更为严重的是,羌人从北、西北、西三面开始进攻长安。

汉帝国旧都长安三面临敌,岌岌可危。永初三年(公元109)春,东汉朝廷派骑都尉任仁率部支援长安。任仁军事才能一般,屡次出战,都被兵锋正盛的羌军击败。危急存亡之秋,朝廷政要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梁慬!

除了战无不胜的梁慬,还有谁可担当解救长安城的重任?

梁慬临危受命,率领麾下精锐部队,火速启程,马不停蹄,救援长安城。在长安以西的武功、美阳等地,梁慬与羌军苦战,他勇冠三军,势不可当,接二连三地击溃诸羌进攻。在战斗中,梁慬负伤,他以坚忍的毅力,裹创犹战,其勇猛的气概鼓舞了全军将士,终于遏制住羌人的进攻,使长安转危为安。

羌军在长安城外失利,但在金城、陇西却取得重大胜利。

金城郡的精锐部队都随梁慬前往救援长安,守备力量严重不足。当煎羌与勒姐羌乘机发难,联合起来进攻破羌县。在陇西郡,先零羌的分支钟羌将矛头对准南部重镇临洮,一鼓作气攻下,生擒南部都尉。

屋漏偏逢连夜雨。帝国的霉运接二连三,愈演愈烈的羌战已经让朝廷焦头烂额,一场恐怖的大饥荒又不期而至。这一年,首都洛阳及四十一个郡国连遭暴雨成灾,洛阳以及凉州、并州地区发生大饥荒。在天子脚下的洛阳城内,竟然发生了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而其他受灾区的惨状更无以言表了。

更要命的是,归附已久的南匈奴在背后插上一刀,竟然也叛乱起兵,使得局势更加混乱不堪。救火英雄梁慬刚刚扑灭长安城外的战火,又被派往北方对付南匈奴叛军。

为了加强长安城的防卫,永初四年(公元110),朝廷在长安及附近的雍县设立京兆虎牙都尉与扶风都尉,并将久战无功的征西校尉任尚调回长安。

这时汉军在北方与南匈奴叛军展开激战,滇零羌发兵攻打褒中。陷入两线作战的汉军处境十分不利,大将军邓骘心乱如麻,便想出一个馊主意:放弃凉州,退保长安,避免两线作战,全力解决南匈奴叛乱。

此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对抗邓骘的权威。此人姓虞名诩,只是不知名的小官,位卑言轻,却勇气过人。他向朝廷提出不可放弃凉州的三点理由:第一,凉州之地,乃是先帝开疆拓土、历经艰辛才得到的,怎能轻易放弃?第二,放弃凉州,长安便成为边塞之地,如何保卫历代皇家陵园?第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自凉州,羌胡不敢入据长安,正是受到凉州的牵制。

虞诩的建议得到四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的认同,于是推翻大将军邓骘放弃凉州的主张。帝国要同时应对羌与南匈奴的叛乱,邓骘信心不足。庆幸的是,在梁慬的神勇表现下,连连挫败南匈奴叛军,几个月后,南匈奴举旗投降。邓骘终于喘了口大气,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向西进攻诸羌。

永初五年(公元111)是羌乱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这一年,先零羌开始进军帝国的核心地带。羌军东渡黄河,劫掠关中,不断骚扰河东、河内两郡,最猖狂时前锋距离洛阳不到二百里。京师震动!帝国狼狈不堪。

许久未经战火的百姓大为惶恐,纷纷向南逃亡,渡过黄河,涌向洛阳。帝国首都一时间如临大敌,形势十分危急。

朝廷急忙传令北军中侯朱宠率北军五营前往孟津布防,又命魏、赵、常山、中山诸郡国连夜修筑六百一十六座防御堡垒,这才遏制住羌人的攻势。

为了稳定京畿人心,任尚临危受命,率军北渡黄河,意图驱逐北岸的羌军。两军在上党羊头山展开激战,羌人不敌,向北逃窜,首都洛阳的危机得以解除。

永初六年(公元112),羌人领袖滇零病死。羌人部落极多,而且矛盾很深,在滇零的领导下,民族向心力有所加强,因此成为东汉的劲敌。滇零死后,其子零昌立为天子,继续与汉朝分庭抗礼。然而,滇零时代的鼎盛期已经过去。

经过六年的战争,羌、汉双方都筋疲力尽,战争进入一个相持的阶段。羌军无力发动强大的进攻,汉军则开始小规模的反击。

永初七年(公元113),护羌校尉侯霸与骑都尉马贤率先发动反击,袭击安定郡先零羌的分支牢羌,俘虏一千多人,缴获马、牛、羊等两万多头。

次年(公元114),羌人酋豪号多会同当煎羌、勒姐羌等,攻掠武都、汉中以及巴郡。在西南夷板楯蛮族的支援下,汉军挫败羌军进攻。号多向北逃去,与零昌会合,再次切断陇西通往长安的通道。

由于多年征战积劳成疾,护羌校尉侯霸病逝军中,汉阳太守庞参接任护羌校尉。上任伊始,他便对诸羌部落发动外交战,恩威并施,瓦解羌人同盟。在庞参的外交攻势下,号多等酋豪率部众归降东汉。这样,庞参兵不血刃,打通中断已久的河西通道。

侯霸与庞参相继打通陇西通道与河西通道,这是汉军战略上的重大胜利。至此,河西四郡、金城郡、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与长安、洛阳的交通线畅通无阻,从而把曾经连为一片的羌人区分割成几个区域,为汉军逐个击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东汉开始着手大反攻的战略,重点消灭北地郡的零昌部落与武都郡的参狼部落。

元初二年(公元115),大反攻的序幕正式拉开。

征西将军司马钧率领八千人马,护羌校尉庞参率领七千骑兵,兵分两路,分进合击,目标直指丁奚城。丁奚城守将是汉人杜季贡,三年前,他叛逃投奔羌天子滇零,滇零欣赏其才华,拜为将军,驻防于此。滇零死后,零昌年龄还小,便将军事指挥的重任交给杜季贡。杜季贡颇有兵略,作战骁勇,倒是有几分本事。

面对汉军两路进攻,杜季贡先阻击庞参兵团。尽管杜季贡击退庞参兵团,自己也伤亡颇大,无力再战司马钧,故而主动放弃丁奚城,退出城外,等待反扑的时机。司马钧入丁奚城,派部将仲光率三千人出城收割庄稼。沽名钓誉的仲光自作主张,擅自进攻杜季贡,偷鸡不成反蚀米,中了羌军埋伏。司马钧对仲光违抗军令十分恼火,拒绝救援,导致仲光三千人马全军覆没。杜季贡乘胜杀回丁奚城,司马钧只剩下五千人,无力抵挡,匆匆撤军而去。

第一次对零昌的打击就这样草草而终。

战后,司马钧被捕下狱,他自知其罪难逃,在狱中自杀身亡。庞参被解除护羌校尉之职,由马贤接任。久经沙场的任尚被任命为中郎将,朝廷从各郡国招募二十万步兵,交给任尚调配,准备发动第二次对零昌的打击。

任尚走马上任之前,得到一位高人的指点。这位高人正是几年前反对放弃凉州的虞诩,如今的他只是怀县县令,但他说的话,令久经沙场的悍将也不得不佩服。

虞诩分析说,羌军人数虽不多,但都是骑兵,来无影,去无踪,以步兵对抗骑兵,只会是事倍功半。兵贵精不贵多,不如裁撤二十万步兵,每人捐若干钱,购买一万匹战马,便可组建一万轻骑兵。以轻骑兵对付羌军,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蕃说辞,彻底打动了任尚,他立刻重新向朝廷提交了作战计划。朝廷批准了他的计划,诏罢二十万屯兵,组建一万精锐骑兵。后来任尚凭借这支轻骑兵,果然取得赫赫战果。

智谋出众的虞诩引起帝国实际统治者邓太后的注意,她听说虞诩有将帅之才,大胆起用,提拔为武都太守。

武都郡有一县城,名为赤亭,羌军攻城已有数月之久。赤亭守军仅有三千余人,羌军多达数万人,形势极其严峻。虞诩到任后,即刻赶赴赤亭。赤亭城虽小,却极为坚固,武器充足。凭借强弩的威力,守军以寡敌众,然险象环生,十分被动。

如何扭转战局呢?虞诩灵机一动,计上心头,下令撤去强弩,改用小弩。此令一下,士兵们大困不解:只有强弩可射穿敌盾牌,怎么偏要用威力小得多的小弩呢?

羌人见守军忽然改用小弩,料定汉之强弓箭矢已尽,遂集结重兵,准备破城。羌军如潮水般地涌向城墙,虞诩观察到敌人密集地进入射杀范围,果断地下令改换强弩,以二十张弩为一个射击单位,密集射杀一个目标。试想想二十支利箭一起射向一个敌人,焉有活命之理?密集射杀一个目标,大大提高射击效率,这一战法大奏其效,羌人无不自危,心惊胆战。在强弩的密集杀伤之下,羌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虞诩不失时机地打开城门,奋勇出击,又斩获颇多,终于遏制住羌军的攻势。

为迷惑敌人,虞诩又采用疑兵之计,让全体士兵从东门出,大摇大摆地从北门入。进到城内,马上更换服装,又从东门出,再从北门入。如此往返数次,给羌人造成大批援军入城的错觉。羌人做梦也没想到,所谓的援军,都子虚乌有。他们中了虞诩的诡计,以为赤亭无法攻下,遂做出决定:撤退。

一切尽在虞诩的预料之中,他暗中派五百名勇士潜行至羌军后方,在一条河流的浅水处埋伏。羌军撤退至此,五百名勇士奋勇杀出。与此同时,虞诩亲率守军奋勇追击,前后夹击,大破羌军。经此一战,武都郡内的羌军基本上瓦解,四处溃散。

这是东汉战争史上经典一战。

虞诩大破武都羌后,诸地羌乱基本平定,只剩下零昌仍然盘踞于北地郡。

元初三年(公元116),汉军兵分两路: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匈奴一万名骑兵南下,进攻零昌的大本营灵州;中郎将任尚北上,进攻杜季贡驻守的丁奚城。杜季贡不敌,放弃丁奚城,抱头鼠窜。任尚与邓遵会师,进攻零昌,俘获零昌的妻儿子女,焚毁羌人帐落,缴获牛、马、羊两万多头。

次年(公元117),任尚派出五名刺客,混入羌军营中,刺杀杜季贡。杜季贡是羌军中的汉人将领,最有军事才干。他的遇刺,令零昌走向覆灭的步伐大大加快。同年九月,任尚故伎重演,派一名刺客潜入敌营,刺杀零昌。一年之内,羌军最重要的两个头目都遇刺身亡。另一位羌人首领狼莫收罗零昌与杜季贡的部下,继续顽强抵抗。

任尚会同骑都尉马贤共同进击狼莫。马贤在青石岸与狼莫羌军相遇,吃了败仗,撤退到高平,与任尚兵团会师。狼莫退守富平,双方对峙六十余日,马贤、任尚打破僵局,突破羌军防线,大破狼莫,羌军遭到重创,阵亡五千余人,损失的牲畜数量多达十万头。狼莫被迫逃离富平城,窜入上郡。

在战乱波及的益州与并州,群龙无首的羌人部落纷纷投降。西河郡的虔人羌部落一万一千人向度辽将军邓遵投降。邓遵派羌人雕何,在上郡刺杀先零羌首领狼莫。至此,历时十二年(107-118)的羌乱终于宣告结束。

这场羌乱是东汉盛衰的分水岭,波及范围多达数十个郡,战争烽火烧到帝国首都洛阳附近。这是一场军费开支惊人的战争,朝廷用于军事上的支出,竟高达二百四十亿钱之多,致使国库枯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在战争的重灾区凉州、并州一带,更是白骨弃野,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疲惫不堪的帝国再也没能重现往日的生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5112.html

西域,滇零,东汉,任尚,朝廷,梁慬,邓骘,部落,长安,帝国,观点评论,羌军,羌人,零昌,虞诩,凉州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西域,滇零,东汉,任尚,朝廷,梁慬,邓骘,部落,长安,帝国,观点评论,羌军,羌人,零昌,虞诩,凉州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西域,滇零,东汉,任尚,朝廷,梁慬,邓骘,部落,长安,帝国,观点评论,羌军,羌人,零昌,虞诩,凉州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