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入蜀。在此背景下,刘备得以率领大军进入益州,并和刘璋展开了激烈地较量。在益州之战中,刘备率领了3万多的兵马,与此相对应的是,坐拥益州的刘璋,则拥有10万大军,也即刘璋的兵力要远超刘备。但是,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样,益州之战也是兵力较少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刘璋之所以没有击败刘备完全是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便是刘璋自己的能力和他的性格。据记载刘璋宽厚人和,在刘焉死后他便被益州百姓推为益州刺史。而且据当时对刘璋的评价,大概是说刘璋适合在太平盛世中安稳民心,但是不适合在乱世中生存。在当时刘备进攻刘璋的时候,郑度认为刘备缺少军队物资,所以他建议把一些百姓驱赶到陪水以西的地方,然后再将粮食仓库烧毁,之后便守在城中,而刘备没有物资便会撤退。在刘备听到了这个计策的时候十分痛恨郑度这个人的,这种以百姓用来御敌的政策,对刘备还是非常管用,但是刘璋却有一颗仁义之心,面对郑度说道,只听闻过抵挡敌人安定百姓的,没有听闻过用百姓来躲避敌人的,所以刘璋并没有采用这个方法,而且在后来刘备包围成都的时候,刘璋为了免使百姓遭受生灵涂炭,他也是主动投降。

第二便是领导能力了,虽然刘璋宽厚仁和被百姓们所拥戴,但是领导能力却不是太强。刘璋之所以能在刘焉死后,成为益州刺史,不仅仅是因为民心所向,更多的是当时益州豪强扶持刘璋上位,主弱臣强益州内自然不会太过太平,所以在当益州也发生过几次叛乱,甘宁等人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后来大臣赵韪叛乱则是对益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之后张鲁叛乱,张鲁割据汉中刘璋除了杀了张鲁的族人之外,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之后不得不请刘备入川攻打张鲁,而这也就等于了引狼入室,如果不请刘备,那么刘璋只能等着益州自生自灭,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请刘备入川攻打张鲁,不过最后他却把益州都给赔上了,所以由此可见刘璋的领导能力确实是不太强的。

第三就是战斗力的问题。如果两方实力悬殊的话,那么就算刘备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也无法击败刘璋,但是问题就在于这里,刘璋的物资可以说是十分丰富,而且他们是只守不攻,所以在军事方面是十分优势的。但是刘备他们的物资运输是非常麻烦,所以在这一点上就不能和刘璋相比,但是刘备军在战术上却要比刘璋他们强上许多,就比如刘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白水军督杨怀和高配被刘备施以奇谋引诱出被斩杀,之后张任、邓贤等人也是在陪城被刘备军击败。之后张任虽然逃掉,不过后来还是被斩杀。

第四就是民心所向,在当时虽然刘备大军得以推进,但是完全不能在战场上形成碾压,而且在多处还遇到困难,而这个时候刘备选择把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人招进入川,而刘备的大军在此时也是得到了扩展,他们连续破城攻破了益州大半的城池,之后军队集合一起围攻成都,而这个时候刘璋选择了投降,但是这个时候很多人认为如果刘璋死守到底,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能够说得准的,可是也就在这个时候刘璋选择了投降,而他投降的原因也是十分简单,完全是因为民心所向。

刘备军队在进军益州后,虽然攻下很多城池,但是刘备一直以仁爱为著称,所以对百姓们也是十分厚爱,刘备也作为皇室,百姓们自然也是拥立,之后便是刘璋军队内部有人叛变。当时刘备大军还未进入益州的时候,张松、孟达、法正三人有意投靠刘备,之后在刘备进军益州,三人更是直接投奔刘备了,而且他们对刘璋以及益州较为熟悉,所以有这三人带路刘备攻打刘璋集团的事情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益州不少的将领也是不战而降,完全一边倒的支持刘备,而刘璋也深知刘备是一个宽厚仁爱的人,刘璋也就为了城内百姓免受生灵涂炭,所以选择投降给了刘备,而刘璋集团也自此宣告灭亡。

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刘备之所以能够击败刘璋主要还是人心向背,当然这和刘璋的领导能力也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刘璋太过仁爱,在管理方面上没有丝毫办法,不然也不会导致益州大多数的军民投降,那个时候鹿死谁手,也许是真的说不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529.html

投降,刘备,益州之战,刘璋,百姓,兵马,张鲁,的能力,大军,时候,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投降,刘备,益州之战,刘璋,百姓,兵马,张鲁,的能力,大军,时候,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投降,刘备,益州之战,刘璋,百姓,兵马,张鲁,的能力,大军,时候,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