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东吴陆逊深谙此道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东吴陆逊深谙此道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其实古人在虚实之道上,早已玩得纯熟无比,而空城计作为最险的缓兵之计,深蕴虚实之道,很早以前就有人用过,并非三国时期才出现的。

最早且有史可查的,应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想要攻打郑国,好一博美人一笑,而郑国兵少力弱,公子元没几天便打到郑国都城,而郑国援兵未至,又无力抵挡,上卿叔詹便想出了空城计,迟缓公子元的攻势。

上卿叔詹了解对手的心理,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但又隐隐约约露出一点蛛丝马迹,又让店铺照常营业,百姓照常生活,不起吊桥大开城门,摆足请君入瓮的姿态。

公子元想要的仅仅是名声,自然不想吃败仗,于是迟疑不定,等到第二天郑国援兵已至,公子元知道事不可为,又怕郑国裹挟援兵包围,于是马衔嚼,人衔枚,营寨也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但军队早已撤走。

而楚国出兵虽少,但精锐,郑国与援兵不敢轻举妄动,待第二天飞鸟在楚军营寨盘旋,才反应过来被耍了。这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事例,双方都来了一出空城计。

而诸葛亮的空城计,则出自《三国演义》,是虚构出来的,正史中并无记载,反而是赵云用了一出“空营计”,此事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当时赵云的兵力都给黄忠带走,身边只剩下亲卫,而黄忠偷袭曹魏粮草并不顺利,未能在约定时间回来。

赵云急中生计,也来了一出空城计,曹军是知道赵云有数千兵马的,加上赵云威名远播,一时之间竟不敢大举进攻,并拖到黄忠归来,曹军立即悔悟,但只能退走。

其实,在三国鼎立时期,能玩出空城计的聪明人并不少,其中有胆识有谋略,将空城计运用自如的,也有那么几个,其中之一则是东吴陆逊。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攻魏,遣使联络东吴协同攻魏,其实也就是通知一声,让东吴牵制曹魏一部分精力而已,诸葛亮也没想东吴出多大力。

东吴与汉蜀双方都心知肚明,时间来到六月,孙权才率军进驻巢湖口,其后又派遣陆逊与诸葛瑾进至江夏,准备进攻襄阳,又命孙韶和张承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

孙权在布置上挑不出毛病,在各方面都考虑到了,但战绩向来都很一般,主力攻打合肥新城未果,眼见曹魏援军已至,于是退守巢湖口,双方主力形成对峙局面。

而另一边两路兵力相加不足三万,相比孙权十万大军,属于机动部队,以见机行事为主,而统帅者则是陆逊,因此陆逊与孙权时常需要书信来往。

很不巧合的是,陆逊亲信韩扁在一次送完书信后,回程时被魏军巡逻的士兵抓获。诸葛瑾得知消息后内心非常忧虑,因为韩扁作为军中重要人员,深知吴军中的一切情况,于是写信问询陆逊:“韩扁被抓,我们的战略计划,军事部署必然已经泄露,是否应该撤军?”

而陆逊并不担忧,所以并未给诸葛瑾回信,直到诸葛瑾找上门来,才解释道:“主公已经回巢湖,没什么可担忧的了,并且情报泄露已成事实,慌张撤退反而非智者所为,如今我们只能虚实结合,才能迷惑曹魏,浑水摸鱼。”

于是陆逊派人去种菜、豆,又命令军中将士与往常一样,该训练就训练,该吃饭就吃饭,而魏军不出所料,果然进退失据,没了大举进攻的心思。

陆逊见魏军慑于自己的威名,又被东吴军的镇定所影响,反而怀疑起己方的情报,于是与诸葛瑾兵分两路攻伐襄阳,并且一路上虚张声势,让魏军不敢追击,暗地里让周峻、张梁等人偷袭江夏、新市等地。

此计虚实结合,虽然斩获不多,却将魏军吓破了胆,缩在城中不敢迎战,而陆逊也达到战略目的安全撤退。实质上东吴军撤退的路上,附近都有曹魏的城池,随时都能追击,却被陆逊一人耍得团团转,最终错失战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656.html

东吴,虚实,诸葛瑾,陆逊,曹魏,空城计,赵云,郑国,公子,魏军,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东吴,虚实,诸葛瑾,陆逊,曹魏,空城计,赵云,郑国,公子,魏军,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东吴,虚实,诸葛瑾,陆逊,曹魏,空城计,赵云,郑国,公子,魏军,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