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康熙王朝》中康熙召鳌拜,鳌拜明知要杀他为何还敢一个人进宫?

《康熙王朝》中康熙召鳌拜,鳌拜明知要杀他为何还敢一个人进宫?

鳌拜败给康熙,不是因为自大,归根结底是他不够狠、不够毒。

在我们固有印象中,鳌拜是一个武力值爆表、喜好杀戮的权臣。实际上,对于杀人这件事,他非常不干脆。

当然,一开始,鳌拜杀康熙的念头,多少还是有点;无非是死在哪里的问题——鳌拜的府上,万万不可,他怕坐稳了弑君之罪。

这就犯了权斗大忌。

毕竟犹豫就会败北。

更致命的还在后头。

千钧一发之际。

康熙来到鳌拜的府上“看望”他,说了一大堆好听的;主要和感情有关,细数鳌拜和皇家的点点滴滴。

这鳌拜听完,还真被感动了。

下一秒就想把废立之事终结。

他的同伙赶忙劝道:“你不动手,他照样动手。”鳌拜突然醒过神,决心明天一早上朝,解决此事。

《鸿门宴》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有些人替项羽感到十分惋惜,如果当时下决心杀掉刘邦,就好了。

可惜没如果。

项羽和鳌拜的这种犹豫,对于那些“权斗狠人”来说,简直就是笑话。杀人就杀人,还怕背负杀人之名?所以他们的失败,仿佛早已注定。

说完了“狠”,再说“谋”。

事情已经清晰明了,一个不太狠的人,怎么可能在权谋中生存呢?

玩权谋的,第一准则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一个人。

班布尔善作为鳌拜的同伙,他本该小心提防才是,结局却是过于听信此人,从而导致自己极度悲惨的晚年。

班布尔善说大事可定,他就真以为万无一失。

班布尔善的手下回答他:“皇上身边只有四个库布。”他真就一点不犹疑。

等知道上了班布尔善的当,为时已晚——四个人,鳌拜可以轻松对付,十几个人,他打不过。

人家班布尔善就是要你鳌拜的命,然后杀了康熙和孝庄,自己当皇帝。这种人的狠毒,鳌拜想不出的。

毕竟班布尔善乃皇上的叔叔。

《康熙王朝》塑造的鳌拜,与以往比,偏正。不是那种极端的杀手形象、十恶不赦。甚至有一丝感怀天下,他一直强调:“不想做皇上,只想另立贤君。”

班布尔善更是吹捧他废立的正当性:

中堂大人先前效忠于皇上,那不过是效忠一人而已,而现在则是效忠于天下。

孔子曾云:“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汉朝的董仲舒根据此言,改编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明清戏剧进一步改编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见一位忠臣的觉悟,是视死如归。

想必自诩“做了一辈子忠臣”的鳌拜,也是带着这种觉悟去见康熙的。

当然,他的这种觉悟,不是为了康熙,而是为大清;大清就是他的君。

最后鳌拜一心求死,也证明了他的“忠”。因为他觉得,康熙不是好皇帝,自己宁死也要把他废了。

只有这样,大清才能长存,天下才能安生。

可惜康熙不让他死。

理由其实也非常简单,鳌拜始终不是纯粹弑君的恶贼。

与鳌拜的犹豫一样,慢慢地,康熙对“好皇帝”这个词的理解,也是左右摇摆。就算两人恨死了对方,想干掉对方,内心的坚持还是要坚持。

鳌拜最后为“忠”之名而不杀康熙;康熙最后为“仁君”之名而不杀鳌拜。

总结一下,不难发现,只是自大,顶多算个莽夫、蠢货。

鳌拜显然不是。

历史上,康熙五十二年、雍正时期、乾隆时期都曾给鳌拜追赐。可见,鳌拜还是深得朕心的。他死以后,三位皇帝还在怀念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76.html

府上,权谋,项羽,同伙,觉悟,班布尔善,皇帝,天下,康熙,一个人,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府上,权谋,项羽,同伙,觉悟,班布尔善,皇帝,天下,康熙,一个人,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府上,权谋,项羽,同伙,觉悟,班布尔善,皇帝,天下,康熙,一个人,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