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财经科技 >华为被制裁,谷歌遭反噬?大量安卓用户逃离换iPhone!

华为被制裁,谷歌遭反噬?大量安卓用户逃离换iPhone!

最新数据显示,Android 13仅占了不到15%的市场,尽管它从12.1%小幅增长到14.7%,仍无法媲美iOS的表现。

旁边的安卓10和12也在下滑,市场上最炫目的安卓明星仍然是Android 11,占比23.1%。安卓面临的碎片化问题就像个顽固的疼痛,一时难以缓解。

更尴尬的是,15%的美国安卓用户转投了iPhone,仿佛在大声宣布:“再见,安卓”!

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安卓表现萎靡,iOS则崭露头角。而这种局面可能源自谷歌对华为的制裁,现在看来,谷歌似乎尝到了自食其果的滋味。大家觉得呢?

那为什么这么多安卓用户逃离换iPhone?小编给大家简单分析四点:

首先,软硬件的整合程度和体验。苹果公司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公司,他们同时设计硬件和软件。

因此,他们可以精确控制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优化性能并提供一致且高质量的用户体验。

相比之下,安卓系统运行在众多制造商的设备上,每种设备的硬件配置都可能有所不同。

这就导致安卓系统必须兼容各种不同的硬件组合,这使得优化变得复杂并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不一致。

举个例说,一个在三星手机上运行良好的应用可能在华为或小米的手机上运行不尽如人意。

其次,安卓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在全球市场上,三星是唯一能够与苹果相抗衡的安卓制造商,但他们的市场份额在逐年下滑。

据Counterpoint的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20%,而苹果为15%。然而,如果看美国市场,苹果的份额在2022年第四季度达到了47%,而三星为20%。这显示在关键市场上,苹果占据了绝对优势。

也就是说,虽然三星作为海外市场的主导者,虽然拥有强大的硬件生产能力,但在软件和系统体验上却显得不够强大。当安卓主要依靠三星来抗衡iOS,这就使得其与苹果在产品体验上的竞争力下降。

最再者就是安卓的碎片化问题,这是因为安卓系统需要兼容各种硬件而导致的。

根据Statista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8月,全球只有31.3%的安卓设备运行Android 11,而超过60%的设备仍然在运行更早的版本。

相比之下,iOS系统在新版本发布的几周内就能达到超过90%的设备兼容。

最后一点很重要,那便是华为被制裁后,全球范围内为安卓系统做贡献的企业和开发者的热情可能会受到影响。

过去,安卓的发展壮大是由全球各大硬件厂商和开发者共同推动的,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厂商一起优化了安卓系统的内核代码。

要知道,早在2017年的时候,在Linux内核代码中,谷歌贡献度是3%,而华为也占有1.5%。且一直以来,华为已经与谷歌深入参与到了整个Android系统从基础代码到最终成型的过程之中。然而,华为被制裁后,这个优化体系也受到了打击。

根据StockApps的研究数据,安卓在2018年取得了其历史上的最高市场份额,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77.32%。2019年,全球有超过80%的智能手机运行了安卓系统。

然而,自2020年以来,安卓的市场份额明显滑坡,现在已经降至大约60%。与此同时,苹果的iOS系统全球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增长,今年已经增长了6%。

对此就有人说,安卓最辉煌的时候,也是华为的巅峰时刻。主要体现在这三点:

华为的手机设备以优秀的硬件设计和创新功能闻名,包括相机技术、电池技术以及处理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整个安卓生态系统的发展。

华为对安卓系统做了大量优化工作,比如其EMUI用户界面就在许多方面对安卓系统进行了改进,包括性能优化、电池管理以及用户体验等。

华为的竞争力推动了整个安卓生态的竞争,从而使得安卓手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华为的强大竞争力也推动了安卓系统的进步。

但在华为被美国政府实施贸易禁令后,它被迫从谷歌的安卓系统中断开,这对华为自身和整个安卓生态系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有人认为安卓最辉煌的时候,也是华为的巅峰时刻。

但如今看来,Android下滑,iOS上行,终究还是要谷歌吞下制裁的苦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74404.html

美国,软硬件,全球,制裁,用户,市场,苹果,华为,操作系统,Android,消息资讯,安卓,苹果,硬件,谷歌,华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美国,软硬件,全球,制裁,用户,市场,苹果,华为,操作系统,Android,消息资讯,安卓,苹果,硬件,谷歌,华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美国,软硬件,全球,制裁,用户,市场,苹果,华为,操作系统,Android,消息资讯,安卓,苹果,硬件,谷歌,华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