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长平之战秦国杀卒45万,为何邯郸之战却损兵20万大败而归

长平之战秦国杀卒45万,为何邯郸之战却损兵20万大败而归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是战国后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两次大规模的重大故役。长平之战,秦军一举消灭赵军精锐45万,天下为之震动,赵国举国震恸。邯郸之战,是继长平之战后在赵国国力极其虚弱的情况下,秦国发起的企图灭亡赵国的战役。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秦国损兵20万大败而归,两次战役间隔不到二年,然胜败之势异也,原因何在?

一、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白起将兵攻韩国,秦军攻占野王,切断了上党和韩都新郑的道路。韩王想要献出上党向秦国求和,但上党百姓不同意,上党郡守冯亭就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国接收上党以后,赵孝成王遣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韩国于是告诉秦国,《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说:“赵起兵取上党”,这样就把秦国的矛头引向赵国。

公元前260年4月,秦昭襄王命王龁率军大举进攻上党。赵国名将廉颇奉命统率大军迎战秦军。两军发生过几次小战斗,赵军失利,但秦军也无大进展。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廉颇采取坚守不出避其锋芒,欲把秦军拖疲之后,再伺机反攻。秦赵两军相持于相距上党西境的长平,久未决战。赵王不能理解廉颇的意图和打法,以为其怯战屡次派人催促廉颇出战。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赵军以逸待劳,秦军则是远离故土作战时间一长则不利于秦国。这时秦国丞相范唯乘机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史记·白起列传》记载说: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赵王信以为真,就让赵括代替廉颇出任赵军统帅。与此同时秦国也暗中更换了统帅,秘密派遣名将白起统兵。赵括到任后,一改廉颇的作战部署,贸然率兵出击。秦兵佯装败走赵军追击秦军,被秦军截断粮道和后路包围在长平。

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包围断粮四十六日,赵括组织赵军突围,被秦军射死。赵军人心涣散,40万赵军全部投降了秦军。白起放走了年龄尚小的240人其余的全部被坑杀。战后,秦昭襄王接受了赵国的割地求和。

长平之战,开始时秦国是远离本土进攻赵国,赵国则是本土作战以逸待劳。此时的赵国处于有利的一面,故秦军虽来势汹汹亦不能占到多大便宜。其后赵国名将廉颇避其锋芒,筑城自守,战争进入对峙状态。由于秦国战线较长,随着战事时间的拉长其战场形势将会越来越不利于秦国。秦国统治者深知这种形势的不利,遂派人到赵国施行离间计。赵王竟然信以为真,以未经战阵的赵括代替一代名将廉颇,赵括一改廉颇之计,贸然出击终导致赵国40万大军被歼灭。在选才仍能上不得不说是赵国长平之战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势持续上升,不断进攻山东六国,吞并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列国深受秦国之苦视其为虎狼之国。然则在秦赵两军相持尽三年之久的时间里,山东诸国没有一国出兵帮助赵国,一方面只能说明赵国的外交政策不到位,另一方面可见秦国破坏列国合纵政策的成功。列国坐山观虎斗的举动表明了各国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纠葛。

二、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一方面积极发展国内生产,重整军备,以防备秦国的再次来攻。另一方面派出使者结交联络各国,商讨合纵抗秦。秦国在与赵停战八个月之后,秦昭襄王见赵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于是在公元前259年10月,令王陵率军二十万进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名将廉颇率十万赵军顽强抵抗,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伤亡五万后,秦昭襄王命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十万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近半,仍不能下。秦昭襄王又命郑安平,率军五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赵的进攻。

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向魏、楚两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出兵救赵,秦王威胁魏王,魏军于是驻军邺不前。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夺取了晋鄙的军队统率权,率领八万魏军精锐进攻秦军。赵相平原君赵胜把妻妾编入行伍,散尽家财招募3000敢死队,命李谈率领进击秦军,击退秦军30里。自己亲自到楚国迫使楚王同意出兵10万救援赵国。

秦军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损兵20余万,大败而归。赵国最终取得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避免了亡国的危机。

邯郸之战是在赵国损兵折将国力极其虚弱的时候,秦国意图灭掉赵国的战争。从国力的对比上来看,此时的赵国完全没有和秦国对抗的能力。但历经长平之战的惨败后,赵国人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大力恢复生产,充实武备,同又极力同魏、楚等邻国搞好关系,达到了“其国内实,其交外成”的稳定局面,此时的防备力量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国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白起说:“长平之事,秦军大尅,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民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铺餽,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勠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发军,虽倍其前,臣料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发展生产,加强军备,全民同仇敌忾。是赵国在一定时间内得以抵抗住秦国进攻的重要原因。战争的胜利却是离不开,魏国、楚国的出兵帮助。相较于长平之战时,列国观虎斗的情况来说,这次魏楚出兵相助是赵国积极主动外交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魏信陵君和赵平原君的努力,但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长平之战后山东六国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对抗秦国了,唇亡齿寒,不联合就要被秦所灭的危机加强了,这样各国就不能不考虑救赵以图自存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7982.html

长平之战,廉颇,白起,赵括,赵军,秦国,上党,赵国,邯郸之战,秦军,故事传记,廉颇,赵军,秦国,赵国,秦军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长平之战,廉颇,白起,赵括,赵军,秦国,上党,赵国,邯郸之战,秦军,故事传记,廉颇,赵军,秦国,赵国,秦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长平之战,廉颇,白起,赵括,赵军,秦国,上党,赵国,邯郸之战,秦军,故事传记,廉颇,赵军,秦国,赵国,秦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