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卫青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他一死,汉武帝就灭了他整个卫氏家族?

卫青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他一死,汉武帝就灭了他整个卫氏家族?

作为汉初首位压着匈奴打的狠人,卫青本身的历史地位,不能仅限于汉朝的,而应该是站在幽幽向前的历史长河中遥望,这条关于汉族抗战和斗争的河流,卫青这个巨人在上方。

这一切,汉武帝是知晓的,也是认可的。

跟卫青这个小舅子,汉武帝有没有什么矛盾?

只能说从来没有矛盾,卫青人生的转折,来自于汉武帝的“恩宠”,虽然司马迁写《史记》,带着情绪说卫青、霍去病就是两个关系户,不过人家司马迁的确没说错,卫青就是十足十的关系户,本是平阳公主马奴,一个奴仆,竟成为了大将军。

卫子夫是卫家的根本,没有卫子夫,一切故事都不会开始。

当年十几岁的汉武帝深受家族后宫长辈的压制,他祖母窦太皇太后在他登基不久就给了下马威,硬是要打压儒家,他母亲王太后又非要和他祖母在朝堂上安排人手掰手腕,汉武帝对这一淌浑水,深感无奈。

可以想象的是,十几岁的汉武帝,内心肯定发过誓,不允许这种后宫长辈插手干政的事情再发生,而眼前,他只能忍受着,毕竟他还是一个孝顺的人。

而机缘巧合下,他所宠幸的卫子夫,给了他新的启发。

卫子夫是个贤妻良母,汉武帝很满意,不过卫子夫还有一个看起来出身很不堪的家族,里面就有跟卫子夫同母异父,其母亲和人私通所生下的卫青、还有一个与人私通生下霍去病的姐妹卫少儿。

人家皇帝自古以来联姻讲究“能当户对”,汉武帝倒好,喜欢找上不了台面的。

为什么汉武帝要这样做呢?

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支没有基础的外戚,实现朝廷的权力制衡。

卫青的能耐是一个惊喜,或者说,汉武帝并没有想着自己的手下能出一个军神,按照他爷爷汉文帝、父亲汉景帝的安排,大汉的军事水平即便平均只有李广的实力,也能通过经济和资源耗死匈奴。

但是卫青却一战成名,把匈奴打得狼狈不堪。

龙城之战,也是汉武帝“大权独揽”的开始,如果把汉武帝一生的“权力收集”看作一个历程,那么当他“宠幸”卫子夫,抬高卫家地位的时候,这是整个历程的第一步,他试图以新的外戚来打击朝堂旧势力。

而第二步,就是卫青击败匈奴建立功劳,汉武帝扶持的外戚开始“起效”,证明汉武帝的眼光和能力强大,所以卫青的胜利,就是汉武帝在朝堂中话语权的胜利,只有当一个皇帝拥有强大的文治武功时,反对他的声音才会减少。

有了第二步,汉武帝已经利用卫青的强大来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接下来就是利用这个新的秩序,培养新的核心政治群体,当这个改造完成,汉武帝将获得自秦始皇以来最至高无上的皇权,让别人不能反抗的皇权。

所以出于这个逻辑,对于卫青,汉武帝没有必要猜忌。

卫青是他从底层捞出来的,是他培养的,这注定了卫青及其后代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贵族心理所腐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忠臣就是卫家的第一原则。

除此之外,卫青的外甥刘据是储君,他的外甥是未来的皇帝,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汉武帝驾崩之后,卫家依旧能通过这种良好的外戚关系延续、强大,所以能爬到这个位置,即便卫青感应到了帝王心术,也会自觉百分百忠诚于汉武帝,这便是命运带给人的魅力。

这种好处同样也是相对的,所以从汉武帝的角度来说,他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反而使他更依赖卫青,在汉匈的对决中,汉武帝不断突出卫青的主要位置,替换掉一系列将领,卫青也投桃报李,每一次出征都能凯旋而归,成为了镇压匈奴的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要知道,自汉高祖以来,大汉已经没有这样的人才了。

有了卫青,汉朝的历史被改写,汉武帝的大名注定流传千古,可仅是还不够,因为在一开始,卫家的势力还是太单薄了,当年汉武帝的姑母刘嫖就差点派人杀了卫青,所以为了避免卫家忽然发生“高楼倾塌”的事情,汉武帝又等同于养儿子一般,培养了霍去病。

霍去病也是个传奇人物,前面说到他也是一个“私生子”(卫家在男女关系上的风评确实很差),若不是他的姨母卫子夫改变了命运,那么霍去病未来会不会被人戳着脊梁骨过活,都是两说,而汉武帝,却很喜欢这类出身的人。

霍去病年少入宫,跟着汉武帝生活,汉武帝把自己能教的东西,都教给了霍去病,而霍去病十八岁被封冠军侯,潜力比舅舅卫青更高,舅甥二人主导了“漠北大决战”,打得匈奴二十年无法回归漠南,让汉武帝成为千古一帝。

不管是霍去病还是卫青,汉武帝都当成“宝贝”,他们舅甥二人的能力和成就与大汉朝的发展牢牢绑在了一起,大汉朝未来能够安定发展的空间到底有多广,这全看这对舅甥能做到什么地步。

漠北大决战后,汉武帝显然没有停歇的打算,他深知匈奴的恢复力和难缠强度,于是不久之后他又安排霍去病对匈奴的战略性出击,但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还有妒才之难,年轻的霍去病忽然“暴毙”,仅是二十多岁就离世了。

霍去病的离去造成了汉武帝一朝“大面积”的失语,沉默是由汉武帝开始的,一方面,霍去病是汉武帝未来数十年计划的重要部分,霍去病离世,这让汉武帝的计划思绪全部被打乱,另一方面,霍去病自幼跟随着汉武帝长大,在汉武帝心中,霍去病就是半个儿子,这种至亲的早逝,让他难以接受。

所以霍去病英年早逝,这是汉武帝大半生的苦痛,从感情的角度来讲,也从政治的角度来讲,霍去病的早薨,对汉武帝的打击都是很大的。

祸不单行的是,在霍去病去世之后,卫青走向了衰老,衰老后的他,也开始吃到败仗了,不过还是将汉匈的平衡维持在一个适合的尺度,公元前106年,卫青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汉武帝再失去一个亲人。

关于这对给予他奇迹、希望的舅甥,汉武帝对他们的身后事“风光大办”,从朝廷的层面出发,汉武帝给予他们二人极高的规格:

汉武帝对于霍去病的墓,让人仿照祁连山的形状来修筑,对于卫青的墓,让人仿照阴山的形状来修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世人能够永远记得这两个人,可见汉武帝,未曾想过扼杀两人的功绩。

厚待这两个人,按道理说,汉武帝更应该给予卫家千秋万代的富贵才是,怎么后来却制造出了毁掉卫家的血案呢?

常言道,王朝都难过三百年,皇帝更难过五十年岁月,汉武帝又怎么可能保证卫家的富贵,而且,他自己也开始老了。

在自然界中,只要成年动物仍然存在,那么就能保持整个生态圈的平衡和安全,但一旦成年动物离去,那么弱小的一方就会被立即吞噬。

这个道理,放到冰冷的朝堂上,也是一样的。

所以强大的霍去病、卫青不在了,这个才是卫家的被害的根本原因,没有他们两个,镇压不住一些“有心人”了,卫家强大多年,虽然他们不像老牌贵族一样飞扬跋扈,可汉武帝却总拿卫家来作为取缔老贵族利益的工具,这种“借力”,也让卫家被朝廷的多方势力所记恨。

这就导致年老色衰的卫子夫,当了储君多年的刘据,已经开始被人尝试着动摇地位了,在不久的将来,还有一件庞大的阴谋,针对着卫家最后的两个核心人物而爆发。

在汉武帝的晚年,他开始相信很多玄学理论,开始跟秦始皇一样,对自己的寿命十分计较,如果修仙能长寿,那他就修仙,同样的,如果汉武帝听说有人“诅咒”他,试图想要汉武帝“龙驭宾天”,那么他宁可杀错也不放过,这种多疑的心理,让汉武帝变得十分扭曲。

而卫家之毁灭,就是从这种变化开始的。

随着卫霍的离去,卫家在军权上的掌控变得很不稳定,而汉武帝在后期渐渐多了很多“外戚”,他不可避免地分管一些军权给这些外戚。

有了军权,汉武帝另外几个有儿子的妃嫔想要借汉武帝给予她们家族的力量,开始和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掰手腕,在明面上来看,卫家势力是不可抗衡的,但一切不是没有转机,这个转机就是,汉武帝对所有事情都保持的一种高度质疑。

因为卫青、卫子夫的积累,卫家确确实实扩大了,汉武帝不是没有担忧过以后卫家外戚实力太强反而会掌控刘据的可能,就汉武帝本人,就经历过这样的命运,被祖母压得喘不过气,但刘据已经年长懂事,甚至还会自己组成自己的“政治班底”,汉武帝久而久之,也卸下了担心。

可当他听到江充说有人“诅咒”他的时候,他立马就坐不住了,单单拿一件事来污蔑太子,效果几近于无,但如果把几件事情都关联起来,且刻意地缔造巧妙的联系,汉武帝就会深信不疑,汉武帝晚年的混乱,造成了一切的混乱。

这便是“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汉武帝既有理由、也没理由地杀害数以万计的人,而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先后自杀,除此之外,此前和卫家有过联姻的贵族也被一一清算,卫家等同于毁灭,因为卫家再也没有中坚人物支撑,只剩下了霍光算半个,可霍光终究是霍家人,跟外戚还是差了很多。

制造这场灾难的,是汉武帝本人,历史都说卫家受伤最重,可实际上,大汉皇室受伤更重,汉武帝的疯狂其实更超乎史书记载的想象,因为汉武帝连自己家的女儿、女婿都一并杀掉,当时已经接近了不分敌我的状态了,对他能造成威胁的一切,都被铲除。

事后,汉武帝才表现出忏悔的姿态。

他知道他的敏感被人利用了,为了长生,汉武帝不是没有吃过亏的,他的晚年甚至被江湖骗子栾大骗得道歉,一代大帝刘彻竟有这样的一面,任谁能想得到,而汉武帝变成这个样子,正是因为少了卫霍的存在。

卫霍存在,汉武帝做事还会有几分思索,不至于肆无忌惮,这并不是说卫霍就是威胁汉武帝的存在,而是因为他们有份量,有地位,才得以让汉武帝谨慎行事,这本质是一种尊重。

而且汉武帝也是被被骗得大开杀戒的,刘据和汉武帝父子根本没有沟通的机会,却互相派兵厮杀,这里面,必定是有心人主导的,可能是汉武帝的后宫,也可能是一些看卫家不顺眼的朝臣,如果大将军还在,又安敢如此?

所以历史上把晚年的汉武帝称之为“昏庸”,这个昏庸,汉武帝自己也是承认的,他所颁布的《轮台罪己诏》,就是一个说明。

对于毁掉卫家,汉武帝从未推卸过责任,结合吕后吕家的经历来看,大家会以为这是汉武帝顺水推舟灭掉外戚的一个好方法,不排除汉武帝有这种想法,但汉武帝的最初的动机,肯定不是针对着卫青去的。

历史上关于皇帝清算功臣的常见方式,不外乎撤掉给功臣的追封,严重的还有劈棺戮碑,可是汉武帝没有这样做,卫青还是那个静静躺在茂陵的卫青,对于这个小舅子,汉武帝从未没有说过一句不是。

汉武帝也不仅没有怪卫青,晚年因为对匈奴战争的失败,还常常回忆霍去病、卫青当常胜将军,挫败匈奴的日子,也许只有那些让人热血沸腾、扬眉吐气的年月,才让汉武帝找到最真实的自我吧。

结语:

卫青和霍去病是幸运的,他们幸运在有生之年,遇到了汉武帝,并且被汉武帝改变了命运,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和汉武帝的关系也还在“蜜月期”,对外一致的坚定精神让他们不会产生内部矛盾,所以他们不曾看过汉武帝狰狞的一面。

至于之后的巫蛊之祸,那是一个直接针对了汉武帝“人性弱点”的阴谋,更应该说,这是一个专属于汉武帝的“阳谋”,汉武帝如果不过这关,他心中所执念“长生”就会成为虚设,所以即便知道是个坑,汉武帝也还是要去试探,去跳。

这种猜忌最终成为一股毁灭卫家的力量,看着这个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新贵族”又毁灭掉,或许汉武帝的心中也有不忍吧,但可惜他也已经身处晚年,四面危机了,他除却偶尔的忏悔和怀念,再多的事情,他已经做不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8133.html

什么,卫家,卫子夫,汉武帝,匈奴,霍去病,皇帝,汉朝,卫青,外戚,知识科普,卫家,汉武帝,霍去病,刘据,卫青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卫家,卫子夫,汉武帝,匈奴,霍去病,皇帝,汉朝,卫青,外戚,知识科普,卫家,汉武帝,霍去病,刘据,卫青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卫家,卫子夫,汉武帝,匈奴,霍去病,皇帝,汉朝,卫青,外戚,知识科普,卫家,汉武帝,霍去病,刘据,卫青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