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为什么赵括看上去这么好骗,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

为什么赵括看上去这么好骗,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

长平之战,赵国统帅赵括,拿着赵国的几乎全部家底,一举押了上去,结果却中了秦国大将白起的计谋,最终导致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

这场战役,后世多评价责任在于赵括,说正是因为他的“纸上谈兵”,才导致了大败。

尤其是针对他带着赵国全部家底倾巢而出,一头扎进白起包围圈的举动,更让后世对赵括评价为“蠢不可及”。

那么,赵括就真的这么好骗吗?以愚之见,未必完全如此。

促使赵括压上全部赌注的原因,不仅有赵括想一战定乾坤的的主观心理,同时也有当时的形势逼迫赵括不得不速战速决,而最重要的是,这背后还有秦国以及大将白起的技高一筹,三种作用之下,方才使得赵括率45万大军倾巢而出。

首先,赵括想“一战定乾坤”的心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赵括“纸上谈兵”的大名,早已人皆尽知,那么为何当时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还非得用赵括当主帅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秦国派出了间谍,四处散布消息,说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带优良的抗秦基因,所以赵孝成王就选了赵括。

当然,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真正的原因,是赵孝成王除了赵括没得选了。

赵括之前,赵军的主帅是老将廉颇,但廉颇并未有太过亮眼的战绩,反而在对阵秦将王龁时被击败,顺带还丢了赵国的二樟城和光狼城这俩重要据点。

之后,廉颇改变战略,开始龟缩在城内不出,甚至一度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坚决不应战。

但廉颇的不应战,不仅秦国着急,赵国也同样着急。

为什么呢?很简单,当时赵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真的耗不起这么拖下去了。

众所周知,打仗不仅打的是兵力和谋略,同时打的也是钱粮,而赵国几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那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支。

所以,如果战争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不仅士兵会疲敝,国家也会被拖垮。

当时的赵国,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不仅有粮草负担极大的问题,同时,运粮也是一大困难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赵军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因此,赵国真的耗不起了,不能也不敢这么龟缩下去不应战,也会因为如此,身为国君的赵孝成王必须得做点什么。‘

除了数次派人至前线责备廉颇外,赵孝成王当时还打算御驾亲征。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一点,当时的赵国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就连国君本人都坐不住了。

不过,赵孝成王御驾亲征的主意,最终被谋臣楼昌劝阻,他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倒不如派人去找秦国议和,双方商量一下,好让秦国退兵。

而最终,赵孝成王同意了楼昌的建议,派了一个人前去秦国议和。

其实就在赵孝成王采纳楼昌建议的时候,赵国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秦国下了巨大的本钱,怎么可能仅凭三言两语和一些小恩小惠就被打发走呢?

这就好比那些赌徒,把自己的绝大部分家当压倒了牌桌上,他又怎么会因为赢了区区几百块钱就离场呢?

他想要的,是赢得更多,越多越好。

所以,当时的赵孝成王并没有看透这个本质,他也没有去想一想,怎样的议和条件能让此时的秦国退兵呢?

而接下来秦国的反应和应对,可以说是极其高明。

首先,他们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不仅对赵国的使者热情接待,同时又派出人在其他各国宣传,宣传什么呢?很简单,就说秦、赵已经达成和解。

本来,其他列国担心秦国做大会威胁到他们,所以都有出兵援救赵国的想法,但秦国这一宣传,就让列国多了几分顾忌。

一来是担心自己强做出头鸟,会得罪秦国,二来既然秦赵已经和解,自己也师出无名。

接着,秦国同样利用了舆论宣传,不过,这次宣传的重点是老将廉颇。

秦国丞相范雎,从秦王那里申请来了巨额资金,带着这些钱来到赵国开始他的“反间计”计划,他派人对外宣传,说廉颇已经老了,不仅不敢应战,同时还有投降秦国的心思。

本身,赵孝成王就对廉颇屡败屡战极为恼火,也十分反感他畏缩不战,如今再加上市面上均说廉颇老矣,就更加重了他对廉颇的质疑。

秦国的反间计,于是就这么成了。

但不用廉颇用谁呢?这在当时对赵孝成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赵国不乏有名将,但在当时,赵奢已死,而令秦军闻风丧胆的李牧,还未成名,除此之外,赵国真的没人可用了。

而在这时,范雎派出去的人,旁敲侧击地说秦国人现在想起来赵奢都觉得害怕,那么他的儿子赵括,肯定是虎父无犬子,说不定天生就是秦国人的克星

这样的言论,在赵国的市井之间一层一层被放大,最终放大到了朝堂之上。

面对这种情况,你让赵孝成王怎么选?一方面是廉颇畏战,甚至有意投降的议论愈演愈烈,一方面是赵国也真的经不起廉颇这么一直耗下去。

所以,摆在赵孝成王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换帅,换一个善于进攻,并能主动进攻地将领去和秦国决战。

而之所以选赵括,其实在赵孝成王心里,也有一丝赌的成分。

当初,赵括的父亲赵奢活着的时候,秦国重兵包围阙与,而正值壮年的廉颇和大将乐乘,都认为难以抵御,而赵奢却说可以战胜。

最终,赵奢被赵惠文王(赵孝成王的父亲)任命为帅,一举大破秦军,而此战也让秦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轻举妄动。

也正是因为此战,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成为了和廉颇一样的名将。

如今,赵奢虽死,但他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虽说有人称他不堪大用,但赵孝成王觉得,凭借着自己的任命,以及赵奢的威望,起码军队湖听他指挥,顶多就是在谋略上,多多提点他一下罢了。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赵括,和大部分争强好胜的年轻人一样,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

所以,赵孝成王带着几分不安,同时也带着更多的期待,将帅印正式交给了赵括,他知道这样做有失败的可能,但总比像之前那样干耗着要强吧。

而赵括接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后,他又能怎么办?难道还和廉颇一样,继续这样耗费着大量物资,与秦军对峙吗?

肯定不能,他也想马上做出来点成绩,最好能一战定乾坤,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别人对他只会“纸上谈兵”的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不坠了老爹曾经的威名。

所以,他在开战不久,发出全军出击的指令,也就能够理解了。

这并不是他傻,而是他面对君主的重托,以及自己想证明自己的心理这双重驱动下导致的最终结果。

当然,君主重托也好,好胜心理也罢,这些都只是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能让他下达全军出击军令的,还有另外一个关键因素。

当时战场上以及朝堂上的局势,逼迫赵括不得不速战速决

前文大致提到了赵国面临的窘迫和尴尬,在这里详细说一说。

原本,在上党之战结束后,赵国是十分得意的,不怎么费劲就得到了上党之地,进可以攻秦伐魏,退可以拱卫邯郸,岂不美哉?

然而,长平之战的爆发,让赵国从美梦中醒了过来。

按照赵孝成王最初的想法,秦军来攻,应对就是了,并且廉颇在防守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只要防守得好,秦国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但让赵孝成王没想到的是,原本计划的防守战,结果变成了拉锯战。

廉颇先是首战失利,之后又连连丢掉了几个重要据点,同时损兵折将,最终不得不退至长平一带驻守。

而此时,战场上的形势就已经远远偏离了赵孝成王的最初设想。

并且,秦军在当时也在不断增兵,前文也讲过,秦国在此战中下了很大血本,而秦国增兵,赵国就不得不也跟着增兵。

于是,原本一场计划中的防守战,就演变成了超大规模的军团对峙战。

而超大规模的军团对峙,不管是放在当时,还是放在现代,都是一件极其耗费国力的事情,这件事情耗费的物资,用花钱如流水,都远远不足以形容。

想想看,几十万人的大军团,哪怕是每个人每天吃一斤粮食,那么一天下来,也得几十万斤才够。

但一个战士一天吃一斤粮食够吗?肯定不够。

所以,赵国在当时每天消耗的军粮,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而这还不是最恐怖,最恐怖也最令赵孝成王苦恼的,是这么多粮食,该如何运输到前线,送到士兵们的手里。

要知道,古代没有什么先进的交通工具,没有火车飞机之类的,要想运输,完全靠的是人力和畜力。

而这些运输粮草的民兵、牲畜,在运输粮草的过程中,同样也会消耗大量的粮草。

不要觉得古代说筹备了够十万人吃的粮草就真的够前线十万士兵吃,单是运过去送到士兵手里,一路上人吃马嚼,即便是送到了,还能剩下多少?

所以,前线要是有45万大军,那最起码得准备90万人吃的粮草才行。

另外,这么多人都去打仗了,种地的人就少了,如果任由庄稼地荒着不种,那么前线需要粮食的时候该怎么办?

而这种种问题,都让当时的赵孝成王焦头烂额。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他数次斥责廉颇畏缩不战,是不是就能够理解了?不是他非得催着廉颇应战,而是巨大的压力,迫使他想快速结束战争。

当然,廉颇对此也不是不清楚,但他不主动应战,也是有他的苦衷。

作为享誉盛名的将领,廉颇对峙战场上的一切可以说是相当熟悉,并且,在他的概念里,向来是无把握不会出兵。

如果他是那种喜欢贸然出兵,或者是比较激进的将领,当年也不会有赵奢的出头。

所以,廉颇尽到了一个大将的职责,他的宗旨,就是绝不会带着他的士兵,走向可能的失败,尤其还是在刚刚经历了数次大败,且被秦军连夺两个重要据点的情况下。

也许有人会说,廉颇这是爱惜自己的名声,怕继续失败会玷污了自己的荣誉,但放在当时,从他的角度出发,他的做法并没有错。

毕竟谁也不会在明知道自己不敌对方的情况下,悍然出去送死,那不叫英勇,而是叫愚蠢。

那么,既然陷入僵持,撤退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如果撤退,那么给赵国带来的损失将会更大。

首先,如果撤退的话,单从战场层面来讲,秦军会极为欢迎赵军大撤退。

为什么呢?众所周知,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以军功论爵位,而军功则是以杀敌数量为准绳,所以,秦军才会在战场上犹如出笼的猛虎,看到敌人分外眼红。

毕竟砍掉一个脑袋,那就是明晃晃的爵位啊。

所以,如果赵军在两大军团对峙的时候来个撤退,那么秦军的虎狼之师,简直就要乐上天了,到时候极有可能发生的场景就是,几十万秦军,嗷嗷叫着从后面追击赵军。

这也是为何赵王会同意议和,如果真的一声令下就那么容易撤退的话,他也犯不上这样做。

还有,即便是赵军运气好,绝大多数主力安全撤回,但经此一闹,往后还让赵国如何在其他列国面前有脸混?

兴师动众,举全国之力动用大军,结果却寸功未建认怂撤退,这如何向国内以及天下交代?

所以,说来说起,赵国当时只能打,所说继续打下去,并不一定能够胜利的,但总归还是有一丝希望的,万一出现奇迹呢?

说白了,当时的长平之战,已经成了赵国的国运之战。

而既然必须要打下去,那么,自然就不能继续按照廉颇这种拖延消耗战术,只能用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速战速决。

因此,换下廉颇,启用赵括,是当时赵王不得不做的一个决定。

而赵括呢?在接任主帅的时候,赵王自然也会将当前的局势告诉他,自然而然的,赵王想要什么结果,想如何去做,同样也会传递给他。

所以,又好又快的解决战斗,是当时赵括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赵括刚一上任,马上就换了不不少将领,改变军中的制度,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再像廉颇那样畏缩不战了。

要主动出击,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明白,赵括为何会带着大军倾巢而出了,不为别的,因为当时的局势,已经让赵国拖不起了,所以赵王必须尽快结束战斗,而作为他亲自任命的主帅赵括,自然也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他的意志。

后世很多人在评价这场长平之战时,都会不自觉的代入到上帝视角,认为当初赵王如果不这样,或者认为赵括不那样,说不定最终的战局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但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因为知晓这段历史,所以才能指点江山,而在当时,不管是赵王决定阵前换帅也好,还是赵括带领大军倾巢而出也罢,都是在不得不做的情况下,才做出这种决策的。

最简单的,如果你是赵括,你的君主要求你速战速决,难道你能表示拒绝,说这是不对的,咱们应该接着耗下去吗?

肯定不能,并且,在赵括上任没多久,白起的一系列操作,也让赵括误以为,秦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白起的高明之处

在得知赵军临阵换帅,将廉颇换为赵括后,秦国也进行了换帅。

在此之前,秦军的主帅是王龁, 而秦昭襄王得知赵括成了赵军主帅后,随即下令,将王龁换下,改为武安君白起。

当然,秦国和赵国不同的是,秦国换帅,是偷偷进行的。

史料记载,当时秦国对于白起担任主帅的消息,进行了严密封锁,甚至还下令,谁要是走漏了消息,杀无赦。

为什么要这么做,很简单,因为白起当时的名声太大,如果被赵括得知,说不定就会吓得畏首畏尾,到那个时候,秦国就被动了。

不过,秦国的担心显然有些多余,赵国急着决战的心理,促使赵括不得不迅速主动进攻。

但没等赵括开始动手,秦军倒是先动手了,只不过,在白起的命令下,这支秦军在遇上赵军后,佯装败退,让赵军获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

这叫什么,这就叫给赵括送自信,而赵括看到一路败退的秦军,当时的感觉就是,这秦军也不是不能战胜啊。

而初战告捷后,更坚定了赵括速战速决的信心,有道是兵贵神速,这个时候,就应该迅速出击,趁着秦军战败,士气不稳的时候,来一个大决战。

坦白来讲,赵括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他的兵书并没有白读,这样做并没有错。

那么他错在哪里了呢?至少在他跳进白起的包围圈之前,他的做法和策略,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有人会说,那不对啊,兵贵神速不假,但赵括在未经分兵试探进攻的情况下,就把全部比兵力压了上去,难道这不是犯了大忌讳吗?

诚然,赵括不掌握战场的详细动态后就大举出击确有有点问题,但我依然还要说,他这么做并没有大问题。

为什么呢?很简单,当时赵军是45万人,而秦军差不多也是这个人数,而在双方都是等量的兵力,试探性的进攻,基本上只能带来一个结果。

那就是赵国用来试探进攻的小股部队,会被秦军逐一吃掉。

一旦如此,那么损失的就是赵括,而赵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加上背负的压力和使命,所以,为了一战定乾坤,赵括就顺其自然的做出了决定。

宜将剩勇追穷寇,全军出击,击败秦军。

而在开战之后,秦军死伤惨重的表现,更加印证的赵括的想法,那就是秦军是可以战胜的,因此,赵括便带着大军,一路杀到了秦军大本营附近。

直到这个时候,赵括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白起的口袋之中。

史料记载,白起当时派出了两支队伍,一支为两万五千人,奔袭至赵军驻守的长平关,随后发起进攻,成功将这里占据。

能这么轻松打下长平关,还多亏了赵括带走了大量兵力。

而另一支队伍有五千人,这五千人,准确插入了赵军与其营垒之间,这样一来,不仅让赵军的主力部队被割成前后两段,同时还截断了赵军的粮道。

与此同时,秦军大营的部队,也在死死拖着赵军。

就这样,一场完美的包围战就形成了,并且,还是同样四十多万人包围四十多万人,而为了防止赵括逃出,白起又安排援军,支援派出去的两支队伍,顺带对包围圈进行加固。

而等到赵括明白过来的时候,白起已经完成了合围,虽然他迅速展开突围,但奈何始终未能成功,最终,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

其实,如果当时赵括能继续玩命突围的话,也不是不能成功,毕竟秦军也是四十多万,要想彻底围住赵括,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并且,事后白起向秦昭襄王的汇报也验证了这一点。

“伤亡过半,实为惨胜”---白起

但赵括选择了固守待援,这就意味着,他断绝了自己所有生路,毕竟,白起已经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哪里还能让他传出请求救援的信号?

退一步讲,即使是赵括传出了求援信号,但当时的赵国,哪里还有什么援军来救他呢?

之后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悬念了,看到赵括开始固守待援,白起一边派轻骑兵不断骚扰,一面火速把情况报告给秦昭襄王,而秦昭襄王听说赵国主力被围后,随即亲自赶到河内,下令全民动员,用所有河内郡十五岁男子升爵一级为鼓励,征调人马开往长平。

至此,赵国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而在粮道被断绝后,赵军饿死甚多,突围战死者更是无数,而赵括自己也在突围过程中,被秦军乱箭射死。

决定赵国命运的长平之战,随着赵括的死,就此落幕。

通过回顾长平之战的前后,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并不能完全是赵括好骗,他在当时的情况下,只不过是做了他认为正确,也认为该做的事情,但奈何白起技高一筹,其背后的秦国更是步步为营,因此,赵括钻进包围圈也是必然的结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8150.html

因为,廉颇,赵孝成王,白起,宣传,赵括,秦国,问题,赵国,大军,知识科普,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廉颇,赵孝成王,白起,宣传,赵括,秦国,问题,赵国,大军,知识科普,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廉颇,赵孝成王,白起,宣传,赵括,秦国,问题,赵国,大军,知识科普,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