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中国古代荀子“外王”学说的发展者

中国古代荀子“外王”学说的发展者

荀子曾在齐国程下学宫游学并“三为祭酒”,被齐国尊奉为学术领袖。荀子自称为儒家,但他的思想又与孔孟有所不同,特别是与孟子有着明显的对立。

他既从儒家的立场出发对诸家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又吸收诸家思想以补充儒学。相比于孟子重视人自身的心性修养,荀子更注重外在礼法对人的约束,也可以说,孟子注重“内圣”事业,荀子更偏重“外王”事功,这也体现在两者所建构的理想人格的差异上。

成人:荀子“全”、“粹”、“美”的理想人格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发展到荀子那里,已经相当完善。而荀子所谓的理想人格,也不是仅有一个,他把理想人格主要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士、君子、圣人。在这里,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之间是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的,他是依据知识、能力、道德等方面所达到的不同程度来区分的。

荀子认为“士君子”一词见于《修身》篇及《子道》篇,此名词墨子常用。这时,“士君子”与“君子”的含义是大致相当的。另外,荀子还提到了“仕士”和“处士”两种称谓,通过古今之士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之仕士”与“古之处士”的赞美,以及对当今之“仕士”的批判。君子是长期积累礼义的结果。从孔子开始,“君子”在儒家理想人格系统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荀子认为君子是礼义的根源:同时,君子还是法律的根源;作为先秦儒家的“异端”,荀子是一贯主张礼法并用的“外王”之学,他认为礼法是维持社会、国家安定的根基,而君子正是礼法的创制者。荀子甚至认为,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法律,但是不能没有君子。因此,在其思想体系中,君子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君子观也是他理想人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荀子那里,圣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他还指出,“圣人”是集道德与智慧于一身的人,是“备道全美者”,是“道之极”,是“悬天下之权称”者。但他又认为,“圣人”与一般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由此可见,与孔子相比,荀子的主体意识更加高昂,他不仅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更是对如何成圣提出了具体的条件,只要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集道德与智慧于一身,那么普通人也终能成为圣人,“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此外,《荀子》一书中还经常提到“圣王”,一共有40次之多,“圣王”这一词语在《论语》、《孟子》中均未出现过,而在《荀子》一书中大量出现,足可见荀子对于“外王”事功的高度重视。“圣王”首先必须是圣人,而后要在事功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荀子“圣王”的提出是对“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最确切的解释。

综上所述,荀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实现需要经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士,其次为君子,最高层次为圣人,乃至圣王。除了这三种理想人格外,荀子还提到一种“成人”人格。在荀子以前,孔子已经提出了“成人”的概念。

孔子的“成人”概念包含着真、善、美全面发展的意思,但他认为这样全面发展的人格是难以达到的,《孟子》一书中未见“成人”这一概念,但他主张“充实之谓美”,强调理想人格的实现是不能离开个体人格美的。

荀子在《劝学》篇中对“成人”的概念解释的最为详细:“成人”人格就是知识要全,德性要粹,这样才是完美的人格。荀子继承了孔孟“仁智统一”的思想,与孔孟重“仁”不同,荀子是少数的几个重“智”的学者,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是人的本性,荀子视读书、思考以求融会贯通为“全、粹、美”人格的首要条件。

这样,“主体把握住了礼义,从而具备了合乎于礼义的德性,成其为善,而善的也必然是美的,这样主体具有了美的性质,成为美的观照对象。真、善、美便俱于一身”。

孔子虽然提出了“成人”的概念,他为士人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人格模型。但在荀子这里,“成”是动词,是理想人格实践的过程。

荀子在开篇《劝学》中就提到“成人”,足以看出荀子对“智”的重视,这也是对孔孟重“仁”的超越与发展。荀子重“智”、重学,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之际士阶层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凸显。

化性起伪:荀子理想人格主体意识的体现

荀子理想人格范型的提出,归根结底起源于他对于人的本性的认识。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都是人的本能欲望,如果顺此本能欲望发展下去,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争夺的局面。因此,为了使社会走上礼法之道,最终归于治,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

虽然在人性主张上孟子与荀子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是他们都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圣,原因在于“可以而不可使也”。有些人可能达到,但不能强迫人达到圣人境界,因为这些人“不肯为”,自己不愿意发挥主观积极性去成为“圣人”。

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意识,有成圣的决心和毅力。而且更不仅要积学奋勉,恒久不息,所以,荀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在首篇《劝学》中具体描述了“化性起伪”的情景,对此,李泽厚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荀子在强调成圣要通过后天努力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明分使群”的思想,即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在社会事物中的主体能动性。只有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实现社会群体的和谐有序。

因此荀子还多次论述了明确职分的重要意义,这就是说,每一位社会成员安排好相应的职分,就能进一步要求人们在各自的职位上谨守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性,实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个体价值。

天人相分:荀子主体意识的凸显

在天人关系中,荀子所讲的“天”主要是自然之天,但同时荀子对其做了物质性、客观性的描述。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的职分和规律,也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无关。

荀子将天做了自然的规定,那么人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实现其理想人格呢?荀子进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天与人各有其职能,天的职能是生成万物,人的职能是治理社会。人不要去代天行事,要顺应自然。

同时,他认为天为人发挥自己的职能提供了物质方面的条件,而人则以其治理社会的主体能动性与天地相配合,荀子赞扬了“制天命而用之”,化物、理物、成物等发挥人的主体性的积极观念。与孔子的“畏天命”、孟子的“知天命”的天命观相比,荀子在张扬人的主体性方面已超越了孔子和孟子。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天命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更多的是关注人事,少谈“天命”。虽然孔子对天命尽量作了人文化、理性化的解释,但他的思想中还残留着西周以来的“以德配天”的影响。《论语》中有多处“畏天命”之言,孟子虽然也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但他认为人受天命的制约,因此主张“知天命”,只有“知天命”才能“顺天”。

同时,孟子又认为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人相通,在道德属性上天人是合一的。所谓“尽心”就是把人的“四端”“扩而充之”,进而达到“仁”的境界;这种“尽心”也就是“知性”,因为“知性”是发挥“良知”、“良能”以达到人所固有的“善性”的过程。这样由“心”到“仁”、由“性”到“善”,就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而“知性”也就是“知天”,因为所谓“知天”,就是由“反身而诚”,由此一来,主观的心、性就和客观的天、命统一起来了,这就实现了道德属性上的“天人合一”。孟子这种把“内省”和“自我扩充”结合起来的做法,大大超越了孔子只重内心修养—“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境界,对促进人主体意识的发展、独立人格的觉醒,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结语

将人从自然(天)中提升出来,肯定了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了人“最为天下贵”的主体价值。正如罗根泽先生所说:“荀子以前,无论是幼稚的思想,或成功的哲学家,大半是天的思想,天的哲学在内。

只有荀子才是人的哲学家,只有荀子才完成了戳‘天’与发现‘人’的盛世。这自然是人类进化的自然程序,不能归功于荀子一人,而荀子能特表而出之,予以理论的说明与系统的组织,也便是他的伟大的功绩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8314.html

主体,理想,古代,学说,成人,孟子,人格,圣人,儒家,君子,观点评论,荀子,孔子,孟子,人格,圣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主体,理想,古代,学说,成人,孟子,人格,圣人,儒家,君子,观点评论,荀子,孔子,孟子,人格,圣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主体,理想,古代,学说,成人,孟子,人格,圣人,儒家,君子,观点评论,荀子,孔子,孟子,人格,圣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