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年,出现了圣人的多种说法,但其中不变就是孔子

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年,出现了圣人的多种说法,但其中不变就是孔子

民间有所谓两个半圣人的说法。有说是孔子朱熹曾国藩的;也有说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的。两种相同之处是:孔子始终是确定不疑的圣人,曾国藩一直是那半个。

孔子比这两个人加起来都要强上10000倍。孔子是一个教育家,平民教育家。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只有贵族可以学习文化,上层垄断了知识,而孔子打破了这种垄断,让所有阶层的朋友,都有机会获得知识。所以,据说孔子有3000个弟子,放到现代可以组建一所大学。古代人口不多,3000个弟子的影响力相当于现在的300万个知识分子。孔子还有72个弟子被称之为“贤人”,都是可以直接做官治理天下的,相当于现代的72个国家一级教授。一个人培养出这么多杰出的弟子,还不算伟大吗?

孔子的功劳不光是创立了一门学说,更在于他系统整理出了四书五经,让后世读书人有了标准,让社会形成礼仪和道德标准,让君王找到了治国得准绳和法杖,有所顾忌和恐惧,不再轻易发动战争和肆意妄为。

孔子对《易》《道》推崇备至,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其同老子之“一”),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其《易》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若非深通《易》《道》,实难有如此高屋建瓴的精当之言,孔子辅做“十翼”,若非如此,今人难窥堂奥,这些都表明,孔子的智慧也是出类拔萃的。孔子有“仙缘”,仅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数遇隐者(也许是冥冥中的上天安排),但人各有志,孔子虽屡次碰壁、屡遭挫折,却矢志不渝推行自己的学说主张。孔子诲人不倦,使平民皆可受教,而且有教无类,这都说明孔子品行高尚。孔子虽说“四十不惑”,即便临死,孔子也是抱憾的,并非其无经世之学,其从“仁”出发,坚定自己的学说,追求自己的理想,决定了他难逃自己设定的学说。孔子于《易》亦有抱憾,他说:“假我以数年,若此,于《易》则彬彬矣!”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在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9366.html

说法,学说,平民,孔子,曾国藩,中华,弟子,千年,圣人,影响力,观点评论,学说,孔子,曾国藩,弟子,圣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说法,学说,平民,孔子,曾国藩,中华,弟子,千年,圣人,影响力,观点评论,学说,孔子,曾国藩,弟子,圣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说法,学说,平民,孔子,曾国藩,中华,弟子,千年,圣人,影响力,观点评论,学说,孔子,曾国藩,弟子,圣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