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宋襄公冲冠一怒为“仁义”,反误了众军士性命,自己也难逃一死

宋襄公冲冠一怒为“仁义”,反误了众军士性命,自己也难逃一死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出了很多“名人”,有的是因为是有名的战将,有的是有名的君主,有的是有名的地方官吏,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宋国的宋襄公。为什么他很有名呢?因为他做了一件让人非常费解的事。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慌忙向楚国求救。接到消息的楚国国君二话不说就派能征善战的大将成得臣出发了,成得臣采取围魏救赵之计直扑宋国本土,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兵,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宋国的大司马公孙固知道宋国远不是楚国的对手,就劝宋襄公,说:“楚国是大国,兵多将广土地辽阔,我们小小的宋国哪里能和他相匹敌呢?还是跟楚国议和吧!”这是真正的在为宋国考虑的人,献上的也是为宋国千秋计的谏言。圣明的君主都会采用的,但是宋襄公却选择了大多数人都不认同的方式去解决这件棘手的事。

宋襄公大怒道:“身为宋国的大司马,为什么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楚国虽然是大国,兵力比我们多,但仁义不足;我们宋国虽然兵力不多,但是我们仁义有余,仁义之师是战无不胜的。”

大司马公孙固还想争辩一下,但是宋襄公已经不许他说话了,并告诉他:我已经下定决心了!为了彰显宋国的仁义,宋襄公命人做了一面大旗,大旗上面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仁义”。战斗开始。楚军呐喊着要过泓水,准备向宋军冲杀。宋将司马子鱼看到楚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河中,就劝宋襄公攻打楚军,好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或许还能战胜强大的楚国。但是宋襄公却说“本王一向主张仁义,敌人尚在渡河,我军趁此进攻,那还有什么仁义可言。”冲冠一怒为“仁义”,宋襄公让稍纵即逝的战机从自己手中溜走。失去了一次击败楚国军队的机会。

楚军也纳闷了,为何宋军没有在我们过河一半的时候发起进攻,楚军将领看宋国没有进攻,于是从容的排兵布阵。司马子鱼看到楚军如此从容,再次劝说宋襄公:“大王,楚军现在立足未稳,我们赶快进攻,还是有希望获胜的。”不屑于司马子鱼的看法,宋襄公指着迎风飘扬的“仁义”大旗,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敌人布阵未稳就发起进攻呢?”人都说第一次犯错不可怕,只要改正,还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第二次还犯同样的错,特别是在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候的决定,这样的错误,第二次就可能会要人命的。

“仁义”的宋襄公等着楚军摆好打仗的架势,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杀过来,想带领着宋国的军队迎战,但是此时的宋国军队的士兵都已经吓破了胆,不等短兵相接,就已经溃不成军了,纷纷夺路逃命去了。被楚军打得大败,“仁义”的大旗也被楚军没收了,宋军被杀了大半,宋襄公也被射中了大腿。宋襄公的冲冠一怒,不仅搭上了众军士的性命,最后还把自己的命也要搭进去。

遭此惨败的宋襄公又发表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言,说:“仁人君子作战,重在以德服人,敌人受了重伤,不应该再去伤害他;看见头发花白的敌人,也不应抓他去做俘虏。”此言论一出

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无奈的司马子鱼长叹一声说:“我们宋国兵微将寡,本来就不是楚国的对手,更不应该跟楚国交战。大王你既然选择了交战,就应该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可是您两次错过战机,不许进攻。打仗就是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你不杀别人,别人就要杀你,这时候哪里还有什么仁义可言?如果讲仁义,不打仗岂不是更仁义吗?”

重伤的宋襄公无言以对,最后,宋襄公因为伤势过重,久治不愈而亡。

宋襄公作为国君,太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分场合和地点的强加给别人,是一种很自私的做法。宋襄公的仁义之说并不是不对,而是用在了错误的地方,用错了对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9697.html

仁义,进攻,大司马,敌人,宋国,军士,宋襄公,楚军,性命,楚国,观点评论,仁义,宋国,宋襄公,楚军,楚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仁义,进攻,大司马,敌人,宋国,军士,宋襄公,楚军,性命,楚国,观点评论,仁义,宋国,宋襄公,楚军,楚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仁义,进攻,大司马,敌人,宋国,军士,宋襄公,楚军,性命,楚国,观点评论,仁义,宋国,宋襄公,楚军,楚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