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横向对比宋襄、秦穆、阖闾、夫差、勾践,谁更有资格入选春秋五霸

横向对比宋襄、秦穆、阖闾、夫差、勾践,谁更有资格入选春秋五霸

引言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彼时周王室的权威每况愈下,仅存所谓的“天下共主”之虚名。周天子所能管辖的疆土越来越小,人口也不断减少,而各诸侯列国却日益强大,他们逐渐不向周天子朝拜纳贡,甚至“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一些强大的诸侯“兴师不问天子,却挟周王室之义,或征伐,或会盟”,一个个的都想做霸主,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

“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因此,“春秋五霸”便应运而生了。由于春秋五霸所对应的是战国七雄,而战国七雄指的是七个诸侯国,所以不少人都以为春秋五霸也是指五个诸侯国。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春秋五霸指的并非诸侯国,而是具体的某个人,例如齐桓公、楚庄王等。很多史料典籍中都有“春秋五霸”的相关记载,但究竟是哪五个,历来是众说纷纭。

霸主的三种说法与标准

“五霸”一词,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一书,“所谓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何为“三王之罪人”?乃是说五位霸主是夏禹、商汤、周武王的罪人,因为他们破坏了古代的礼制。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几种说法,我们初中历史教科书上所介绍的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索隐》所载的“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霸。五霸者,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

《墨子·所染》和《荀子·王霸》都认为五霸乃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汉书》则认为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三种说法不尽相同,如此一来便有八位霸主了,所谓五霸只是举出五个霸业最显赫、最卓若的霸主而已。而春秋五霸的众说不一,关键就在于对五霸的入选的标准不一致。因此,我们必须先定一个衡量的标准,通过横向对此才能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答案。

孟子所认为的五霸必须满足两个标准,一是“三王之罪人”。二是“霸者,伯也,伯之为长者,谓与诸侯为长也”。何谓为诸侯之长?指的是春秋时期在中原这个舞台上主持过诸侯盟会,并建立过显赫霸业的诸侯。因此,是否主盟中原,是衡量诸侯能否入选春秋五霸的重要标准。同时,这五个霸主应该是得到周天子任命,并在某种形式上得到诸侯共同认可的。

前文作者所举出的三个关于春秋五霸的版本中,有三位霸主是公认、无争议的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因为这三位霸主的霸业显而易见,各自可用一句话概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存亡继绝,天子赐伯;晋文公还政襄王,赐伯为霸,狩于河阳;楚庄王一鸣惊人,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那么剩下有争议的霸主分别是秦穆公、吴王阖闾、夫差、越王勾践和宋襄公。

横向对比秦穆公、吴王阖闾、夫差、越王勾践和宋襄公

作者先说说秦穆公,秦穆公在位期间,齐桓公、晋文公相继称霸。作为秦国一代雄主,他知人善任,勇于悔过。然秦穆公欲东出争霸中原,始终被晋国所阻。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称霸中原的机会到了,便举师东出,欲取郑国而未果,回师途中与晋军战于崤山,秦军被全歼。此后几年秦穆公又与晋国交战数次,东出的意愿皆落空,迫不得已才向西发展。

“穆公用由余谋,伐戎王,并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穆公以金鼓”。秦穆公的一生是非常有作为的,但他始终没有成为中原的霸主,全在于晋国的强大。秦穆公仅仅是有霸名,而无霸实,既未主持诸侯会盟,更未称霸中原,自然不能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再来说说吴王阖闾,《墨子》和《苟子》皆认为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主要是因为公元前506年阖闾与强楚战于柏举。

阖闾五战五捷,破楚国郢都,致使楚昭王仓皇出逃,声势益大。《吕氏春秋》载:“阖闾与楚战,五战五胜,遂霸”。公元496年,越王允常新死,阖闾趁机发动槜李之战偷袭越国,最终兵败身死。翻阅史料,阖闾从未参与过诸侯会盟,甚至也从未涉足过中原。阖闾自身尚且兵败而亡,谈何位列春秋五霸?接着说说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阖闾伐越兵败身死,夫差即位后励精图治,第二年与越国战于夫椒。

夫椒之战夫差大败越王勾践,迫使勾践成为夫差的奴仆。此后夫差便一意北上,争霸中原。公元前486年,为了北上争霸,夫差始凿邢沟,贯通江淮。公元前484年伐齐,歼灭十万齐军主力于艾陵,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其后,夫差两度主持诸侯会盟。第一次是公元前483年,与鲁、卫盟于真皋。第二次是公元前482年著名的黄池之会,天子周敬王也派单平公与盟。黄池之会迫使强大的晋国承认吴王夫差的霸权。

虽然夫差最终被勾践击败,落得个身死国亡的下场,但他曾入主中原并建立过的显赫的霸业。因此,夫差位列春秋五霸,是有足够的说服力的。然后说说卧薪尝胆击败夫差的越王勾践。公元前494年的吴越夫椒之战,勾践败于夫差,越国沦为吴国的属国。此后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前482年趁夫差北上争霸主持黄池盟会,率军伐吴,并杀吴太子友,最后终于在前473年灭掉了如日中天的吴国。

灭掉吴国之后,勾践也循着夫差的足迹,北上中原争霸,称霸中原。“越灭吴,南面而霸天下,宋、郑、鲁、卫、陈、蔡洒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最有说服力的是,勾践不但在中原主持会盟,而且得到了天子周元王的册命。《国语·越语》载:“勾践已平吴,遂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致贡于周。周王使人赐勾践祭胙,命为伯。诸侯毕贺,号称霸王”。由此可知,越王勾践主持会盟后,周天子赐勾践祭肉,并册命他为伯。

勾践主持过诸侯会盟,并得到周天子的册命,故而勾践位列五霸,没有问题。最后说说争议最大也是最没说服力的宋襄公。宋襄公在位期间,恰逢齐桓公霸业鼎盛之时。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后,宋襄公想要继齐而霸诸侯,主持过三次诸侯会盟。公元前641年,宋、晋、邵盟于曹南;前639年,宋、齐、楚盟于鹿上;同年秋,宋、楚、陈、蔡、郑、许、曹又盟于盂。这三次会盟,《春秋》都列宋为首,可知是宋襄公主持会盟。

但是,宋襄公的霸主地位并未得到诸侯承认。此时齐国已衰弱,晋国尚处于内乱,唯一的竞争对手是楚国。楚成王即位以后,国力渐强,成为南方霸主。齐桓公对楚成王尚且无奈楚何,最后只能与楚盟于召陵而还。楚成王岂能容忍不自量力宋襄公称霸呢?公元前638年,宋楚的矛盾激化,两国交战于泓水,泓水之战如是宋国胜出,那将是宋襄公霸业最有力证明。结果宋襄公大败而归,次年伤重而亡,其霸业遂成泡影。

既然如此,宋襄公为何能跻身传统春秋五霸之列呢?据作者翻阅史料多方查证,这或许是后人出于对宋襄公“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所谓仁义的赞许,以及对他本人的同情。说句实在话,宋襄公的霸业是最没说服力的,甚至不如秦穆公、吴王阖闾。因为宋襄公既未被天子赐伯,也未有称霸之实。连楚成王这样的雄主都未入选春秋五霸,更何况他的手下败将宋襄公呢。

结语

春秋五霸是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一个历史概念,所指的是在春秋数百年间诸侯争霸中霸业最显赫并得到诸侯共同认可的五个霸主。五霸中五不一定是实指五个,也可能是虚指代称多的意思。春秋五霸的称号虽然早已出现,但五霸的具体人选却是长期悬而未决的公案。通过多方比对,作者认为真正称得上春秋五霸的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而秦穆公和吴王阖闾只能算是区域性霸主,至于宋襄公之霸,尚未得逞,只留下一个千古笑柄。

参考文献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6年

童书业,《春秋史》,文史出版社,2009年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99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0299.html

对比,霸主,宋襄,诸侯,夫差,阖闾,春秋五霸,勾践,吴王,秦穆,观点评论,秦穆公,诸侯,宋襄公,齐桓公,勾践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对比,霸主,宋襄,诸侯,夫差,阖闾,春秋五霸,勾践,吴王,秦穆,观点评论,秦穆公,诸侯,宋襄公,齐桓公,勾践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对比,霸主,宋襄,诸侯,夫差,阖闾,春秋五霸,勾践,吴王,秦穆,观点评论,秦穆公,诸侯,宋襄公,齐桓公,勾践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