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阿古柏势力只有五万人左右,左宗棠平乱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

阿古柏势力只有五万人左右,左宗棠平乱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

在晚清时期,阿古柏在新疆作乱,结果在清廷内部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最终左宗棠抬棺入新疆,将阿古柏势力彻底击败。那阿古柏到底有多少部队,敢于这么猖狂呢?

根据民国初年的《湘军记》、《新疆志略》等书记载,新疆建省后,光绪十三年(1887年)也不过只有123万人口。民国建立后,人口也只有400万。

至于阿古柏真实兵力到底是多少?其实是有相对可靠的数字的。在阿古柏为首的境外分裂势力占据新疆的时候,沙皇俄国的军官库罗帕特金曾经奉命来新疆与阿古柏政权联络,回国后写了一本叫《喀什噶尔》的书来全面的阐述阿古柏政权情况,里面对阿古柏的军事实力有过全面的介绍,阿古柏的武装力量,有所谓的正规军3.5万人,加上团练1万人,共计4.5万人。这个数字与曾经在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国”任职过的毛拉木萨所写的《伊米德史》上的兵力数据基本符合。所以可以推知阿古柏麾下的武装力量总数不过是5万人左右。

阿古柏手下的人不仅数量不多,而且这帮人的质量也很差,首先从装备上来看,真可谓是新旧掺杂,部分枪支还是火绳枪,火炮加起来总共只有60门,而且部分还有损坏。至于军队的供应体系和战斗水平也非常堪忧。

首先是军饷随缘式发放,有时候甚至都不发放了,这个分裂势力完全没把给它卖命的鹰犬当人看啊!阿古柏麾下的士兵由于过于困窘连好不容易得到的靴子和皮大衣都舍不得穿,宁可卖掉换点钱,自己仍然穿着之前的旧鞋,库罗帕特金还说到,阿古柏的仪仗队士兵“头几天总是夸耀自己的处境,讲述阿古柏伯克如何慷慨,夸大他们所得到的薪金和给养。但和我们较为熟识以后,他们就变的坦率了,通常总是痛苦地抱怨自己的命运,对他们长官的舞弊行为诉苦不止”。

穆罕默德·雅霍甫

所以,阿古柏所谓的这支武装更像是“流寇式的军阀”,组织性、纪律性、装备水平非常松散,其战斗力还不如白彦虎从陕、甘流亡到新疆的回民武装。而清军的战斗力虽然比不上列强,但是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此次奉命西征的清军都是装备西式军火的老湘军、淮军、蜀军还有吉林和黑龙江马队等,尤其是西征主力湘军,当年建军时期的部分骨干成员还在,还留有相当程度的战斗力。不管怎么说吧!清军再不济,有组织的封建军队比流寇式的武装可强悍多了。

而左宗棠统率的西征军总共有6万人,而考虑到要保持后方稳固、接济后勤等原因,真正发动进攻的有刘锦棠、张曜等36营,共计2万多人。之所以左宗棠只带着6万人攻打阿古柏侵略势力,完全是出于后勤考虑。纵观历史你就会发现再强盛的王朝,进行西北远征,出动的军队也就是数万人的规模,也是由于受限于后勤,所谓“军事莫重于转饷,而转饷莫难于塞外”,清朝于乾隆时期达于全盛,出征准噶尔也不过是5万人马,西征军这个数量完全是正常操作。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左宗棠在西征之前不仅已经做了大量的军队整编工作,还成批量采购了西式的步枪和火炮,据后来主政新疆的巡抚饶应祺在一份奏折中提及,“前督臣左宗棠、抚臣刘锦棠出关,携运后膛来福马步枪,哈乞开斯、马蹄泥、标针快、利名登、七响、八响、十三响枪共二万余杆”。这还只是刘锦棠部装备的枪支数量,这还没把金顺、张曜部的算上。

西征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程度是远远高于阿古柏匪帮的,在实战中,清军的枪炮之密集,打得那伙匪帮毫无还手之力。有赖于强大的火力,清军的攻城战术倒也很简单,“先枪炮轰打,后步骑狂冲”,为什么左宗棠制定了“缓进急攻”的战略?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这种打法很吃后勤军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事实上,清军除了在玛纳斯城遭遇到困难,打了一个多月以外,其他战役基本是在几天或者十几天之内结束的,反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行军、休整和准备给养上。

就比如说攻打北疆门户古牧地之战,清军先“移开花大炮斜轰城之正东……复以开花小炮及劈山炮环攻不歇”。后攻势移至南城,面对城内守军的负隅顽抗,清军“标针快响枪、七响枪、劈山炮连发,子如注雨,贼多死者”,在强大的火力加持下,清军攻破古牧地城垒,杀死敌军高达5000到6000人,俘虏215人,而清军伤亡600多名。守城方的伤亡居然比进攻方还要多10倍,很显然守城方被清军的火力强度压的死死的,才会导致这么大的伤亡,清军六月二十六日进攻,二十八日攻破古牧地,仅仅使用了3天时间。

清军收复新疆示意图

攻打南疆门户阿古柏重兵屯驻的达坂城时,三门火炮不停施放,炸中了叛军的弹药库,导致大爆炸,阿古柏匪帮见势不妙,落荒而逃。此战杀死叛军2000多人,俘获1200多人,清军军阵亡受伤200多人,4天解决战斗。

如果说阿古柏匪帮守城还能坚持几天的话,野战就是被暴打的份,就如古牧地之战,阿古柏派其心腹阿托爱来援,结果被清军将领金顺所部杀败,落荒而逃,连自己的乘马都被清军俘获。

阿古柏匪军火力比清军差,守城又守不住,野战又打不赢,自己的实力自己最清楚,在清军攻克他重兵防守的达坂城之后,又迅速攻下吐鲁番和托克逊,阿古柏知道大势已去,在绝望之下自杀。至此,清军收复南疆真的只是时间问题,他死之后4个月,“哲德沙尔”伪政权被清军攻灭,全疆除伊犁外全部平定。

当然,清军之所以能在两年内收复新疆也与阿古柏不得人心的统治是息息相关的。一开始新疆动乱和清廷的吏治腐败是分不开的,清廷驻扎于南疆的官员与当地的伯克鱼肉百姓,可谓是声名狼藉,是故新疆动乱,被阿古柏钻了空子。

在阿古柏占据南疆后,倒行逆施,竭泽而渔,可谓是人神共愤,对这一点不管是外国史料和本国史料是非常一致的。在库罗帕特金的著作《喀什噶尔》中,就描绘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且民不聊生的事实。“由于这些舞弊行为,赋税的全部重担都落在没有支付能力的百姓身上。富人们大多采用这种或那种方式(通常是贿赂)博得征税人的好感,因而他们上交国库的税款往往比穷人要少。关于征税人的许许多多亲属是自不待言的。他们或者完全免交税款,或者只从他们的收获量和牲畜中收取极小的比例。向富人收的哈拉哲税不是百分之十,而是百分之二,而向穷人则收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因而从不富足的阶级征收的税款约占全部税收的百分之七十五。其他税收也同样如此。加在人民头上的临时税和附加税有时并不比直接税轻。收取这些捐税时也许更加恣意横行。例如,征税人的酬金(卡分、萨蛮普耳)就完全由他们的贪婪程度而定,因为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这种酬金的数额。即便有所规定,喀什噶尔的征税人也不会受规定的束缚。在给军队征集运输工具时,颇有些马匹的人家向征收人行贿而得以免征,但穷人却不得不把自己最后的马匹也献出来。在使团路过的地方,所有沿途的村庄都得无偿供给燃料、饲料、牲畜和各种可贮存的食品,诸如大饼、蛋类、甜食、茶和糖等等。所有这些食品均按需要量的两倍、三倍征集,多余的部分又往往被那些照管使团给养的官员再卖给奉献这些东西的人们。阿古柏伯克新增设的每一项税收并不是以喀什噶尔居民纳税能力的增加为条件的,而是出于一些偶然的原因,其中多半是不断增长的军事需要。”

《伊米德史》

而库罗帕特金所写的这些得到了毛拉木萨所写的《伊米德史》的证实,这位曾经在“哲德沙尔”伪政府任职的人也对阿古柏的行径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出来了实情。

首先是个人生活奢靡,他居然有600位妻妾,清朝皇帝和太平天国的洪天王都没他这么多。其次是制定极端的伊斯兰教规,不准百姓有娱乐活动,清朝统治者再怎么腐败横行,也没禁止新疆人民载歌载舞啊!

至于对民生的压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清朝官员搞腐败,好歹是割韭菜,阿古柏伪政权直接是拔韭菜,连根都不剩的那种。工商业者和普通百姓直接破产,民不聊生。

而从负责西征行动的前敌总指挥刘锦棠的奏折上看阿古柏匪帮完全是把南疆变成了一个地狱,在阿古柏的主导下,“土豪视杀人为儿戏,而抢劫之风因之日甚”,阿古柏更纵容自己的核心附属安集延人对当地维族百姓百般欺凌,强奸、勒索无所不至,当地百姓备受其荼毒。

在阿古柏的暴政下,当地人怀念起了清廷的统治,这并不意味着清朝在当地的统治有多得人心,实在是阿古柏的统治实在太差了。所以,当清军进军新疆消灭侵略者的时候,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清军推进到阿克苏时,“城内缠回十余万则皆守待官军者”。这个态度在毛拉木萨的《伊米德史》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前面还在说阿古柏各种武力强盛、英明过人,当写到左宗棠的大军进军新疆的桥段后,上来就称呼清军为“伟大可汗的军队”!

综上所述,阿古柏没有所谓的百万大军,清军出动6万人灭了这个伪政权完全没有问题,当然阿古柏在南疆的残暴统治也加速了他的灭亡。总而言之,左宗棠和刘锦棠领大军灭了阿逆古柏为首的侵略势力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是旷世大功,当永载史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045.html

装备,刘锦棠,左宗棠,势力,新疆,清军,群众,武装力量,人民,匪帮,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装备,刘锦棠,左宗棠,势力,新疆,清军,群众,武装力量,人民,匪帮,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装备,刘锦棠,左宗棠,势力,新疆,清军,群众,武装力量,人民,匪帮,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