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春秋战国时代的“户口”有多重要?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春秋战国时代的“户口”有多重要?

任何时代,户籍制度都相当重要。

户籍对应户口,户口对应人口,中国社会便是由此组成。

上古原始到春秋战国的先秦,这段时间大致就是户籍制度形成的阶段。西周推行分封制,以土地为基础,不止诸侯,不止功臣,更不止庶民子弟们,便是纷纷被捆绑于土地之上。

商朝时有“登人”之制。《殷虚书契后编》载“王登人五千征土方”,就是说商王从民间招募士兵参与征战,这些士兵的来源就是“登人”。“登人”就是捆绑于殷商帝国疆域范围内的民众子弟,这个疆域的范围当然就是依靠土地来划分的。

这种传统到了春秋战国,则发展得更为完整。比如,周人说“社之户口书于版图”,土地版图与户口就是绝对对应的。地方诸侯或是管理者往往宜居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来登记赋税收入,在固定的时间里呈报上级或者周天子。

秦国商鞅推行耕战法,捆绑在土地上的户籍人口,没有战争的时候耕田种地,有战争的时候则要参军入伍,所谓“五家为保,十家为连”,也即当时非常有名的“什伍连坐法”。

即便是到了今天,户籍制度依然影响着我们。人一出生就会登记户籍,没有户籍读不了书,没有户籍找不了工作,没有户籍也结不了婚,可以这样说,行走江湖,要是没了户籍,恐怕是没法行走的。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户籍更大的重要性则还是在于战争。周宣王攻打戎狄得了败仗,撤兵回都城的时候重新征兵,就在太原把户籍人口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东周列国志》有“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周宣王的目的,当然就是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一个诸侯国的强大与否,就要看这个国家的户籍人口有多少,人口越多的说明经济越发达,即便国中臣民也多认同这样的观点。比如宋国孔夫嘉带兵出征,也是因为打了败仗,国人们就满是怨言:“宋君不恤百姓,轻师好战,害得国中妻寡子孤,户口耗减。”

一个国家如果把土地、户籍都贡献给了别国,就代表着这个国家彻底灭亡了。齐襄公攻打纪国多年,后来纪国国君嬴季无奈之下,为保臣民之安危,便是将“纪国土地、户口之数,尽纳于齐,叩首乞哀”,而齐襄公既已灭纪,手下也还是留了情,做的是“收其版籍,于纪庙之旁,割三十户以供纪祭祀,号嬴季为庙主”。纪国公族子弟最后就只有依靠这三十户生活了。

因此,当一个国家被另外一个国家灭掉了,胜利的一方往往便会将被输了战争的那一方的户籍人口迁往别处,以此来削弱其力量,最大限度防止其反叛的可能。比如吴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曾有“迁楚境户口万家,以实吴空虚之地”之事。

国与国之间,除了战争以外,外交谈判活动中,往往也便会提及土地、户籍之说。秦穆公俘虏晋惠公时,就曾协议约定晋国割让五块土地和土地上的户籍人口,先是有“会秦穆公,将五城地图,及钱谷户口之数献之,情愿纳质归君”,其后晋惠公才窝囊的回了国。

如晋惠公这般割让户籍人口的事情,春秋战国时代还有很多。

“卫灵公与齐景公合谋叛晋,晋赵鞅帅师伐卫,卫惧,贡户口五百家谢罪,鞅留于邯郸,谓之“卫贡”,这是卫国为了自保主动送了五百家户籍人口给晋国。

还有越国人曾惧怕秦国大军,主动投降秦国,也是献了土地与户籍。“至是闻秦王威德,悉来纳降,王翦收其舆图户口,飞报秦王,并定豫章之地,立九江、会稽二郡,楚祝融之祀遂绝”,说的也就是这件事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0985.html

人口,户口,时代,国家,子弟,古代,诸侯,户籍,土地,战争,观点评论,户口,嬴季,户籍,土地,纪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户口,时代,国家,子弟,古代,诸侯,户籍,土地,战争,观点评论,户口,嬴季,户籍,土地,纪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户口,时代,国家,子弟,古代,诸侯,户籍,土地,战争,观点评论,户口,嬴季,户籍,土地,纪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