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孔子何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谈,如今又该如何对待儒家之学

孔子何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谈,如今又该如何对待儒家之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化体系,儒学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进程。当然,儒学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有着帝王们的大力扶持,但还有类似秦始皇焚书坑儒、近代抵制儒学的事件发生。到底应该如何去合理的对待儒学文化,也是如今文化转型所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所谓“去其糟粕”又该如何去实施。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口头语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大致意思就说“这都可以忍,还有什么忍不了的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其实是孔子所说。这件事情发生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混乱,天子的权力受到极大的破坏,更不用说那些诸侯国之中新兴起的贵族对所谓国君的威胁。私有制的产生产生的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传统的阶级观被打破,新的阶层在兴起,必然有了新一轮的势力洗牌。

当时孔子所在的鲁国,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境遇。当时的鲁国主要掌控在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族的手上,鲁国国君的地位形同虚设,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这写新兴起的贵族自然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例如按照西周的礼制,天子举行宴会的乐舞规模为八佾(佾为乐舞编队,一佾八人),诸侯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但在当时的鲁国,季孙氏居然用“八佾舞于庭”,孔子听到后自然大呼“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孔子也才有了恢复“礼”的构想,进而有了庞大思想体系的儒家思想的诞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导向,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之久。

但是,却有人将清代中期以后的没落,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归因于是儒学造成的。他们认为儒学产生了奴才,钳制了思想,不利于接受新文化,固守传统,导致中国没有在世界大变革之时做出应有的措施,在这种文化指导下,中国文化诞生了一批惟命是从的奴才,而没有产生锐意进取的人才。甚至完全认为于中国人的奴化也都是儒学造成的,简直是太折煞我们的孔老夫子了。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对待儒学。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儒学的内涵。几百年之前,因为时代变革的需要,他们想要于传统的文化彻底断绝,因为这是他们推翻专制的必须。但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之中,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何况还有一些国家对我们的文化还虎视眈眈,保护文化确实是迫在眉睫。孔子强调的重点在于“文、行、信、忠”,也就是对个人修养的的注重,通俗一点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自然需要我们从中汲取可用之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品质缺乏的情况屡见不鲜,人心道德的丧失,孔子的儒学确实大有用处。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却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现在人的一些道德品德的沦丧,宣传孔儒之中的教化作用有何不可。如果真的都是像那些毫无底线、人品败坏的生产者或者普通人一样,社会的未来确实充满坎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288.html

社会,文化,传统,中国,孔子何,自然,儒学,儒家,的发展,鲁国,观点评论,文化,孔子,季孙氏,儒学,鲁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社会,文化,传统,中国,孔子何,自然,儒学,儒家,的发展,鲁国,观点评论,文化,孔子,季孙氏,儒学,鲁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社会,文化,传统,中国,孔子何,自然,儒学,儒家,的发展,鲁国,观点评论,文化,孔子,季孙氏,儒学,鲁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