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保尔:关公庇护努尔哈赤?清朝为何如此尊奉关羽?

保尔:关公庇护努尔哈赤?清朝为何如此尊奉关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在华人文化圈中,关羽可谓是公认的万能神。无论是在全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兄弟结义要拜关公,升官发财要拜关公,祛病消灾也要拜关公,甚至求姻缘也可以拜关公。似乎在这人世之间,就没有关老爷管不了的事情。

在各种三国题材的文学、戏剧、影视,乃至游戏作品中,关羽也都是极为重要的角色。就连关羽的扮演者,也同样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不久前,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扮演者陆树铭因病去世,许多影迷吊唁哀悼,在网络上引起了一波回忆三国、崇敬关公的热潮。

作为影视作品,老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塑造可谓成功,陆树铭精彩的表演让不止一代中国人感受到了关云长的伟岸。但无论怎样,三国里的关羽毕竟是人。从作为人的关羽,到作为神的武圣关帝,这其中的变化从何而来?关羽是如何从凡间走向神坛,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略谈一二。

陆树铭扮演的关羽,深入人心。

五百年后才被祭祀

阅读《三国志·关羽传》会看到,蜀汉后主刘禅给关羽的追谥为“壮缪侯”。谥号关乎人物的评价,“壮缪”这个谥则有着褒贬参半的意味。壮表彰了关羽的赫赫战功,而缪在谥法解的意思是:“名与实爽”、“伤人蔽贤”、“蔽仁伤善”,无论哪个显然都不是褒义。不难看出,在关羽去世之后,人们并没有立刻将他捧上神坛。

清代史学家赵翼注意到了关羽“身后待遇”的变化,他发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政权都没有建立过祭祀关羽的官方庙宇,这与后来遍布天下,并且屡屡得到皇帝垂青的关帝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追溯历史,关羽第一次出现在官方的祭祀系统中,可能始于唐代中期。

唐肃宗上元元年,深陷于安史之乱的唐王朝寄托于神明的助力,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并仿照孔庙七十二弟子从祀,选取历代名将六十四人从祀姜太公。正是在这轮选拔中,“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入选其列,终于在遇难五百四十年后,享受到了国家祭祀。

唐朝君臣之所以相中关羽,最主要的是因为关羽的勇气与忠诚。在内乱的漩涡中,唐王朝急需关羽这样忠义无双的将领。不过,此时的关羽毕竟只是陪祀,而且位置也并不高。在唐代的武庙制度中,关羽不仅低于张良等名臣,也不如汉初的诸多将领,处于六十四名将中的最末一等。

在北宋初年的调整中,关羽因为“身死敌手”的缘故,一度被挪出了武庙,失去了官方祭祀。幸好,宋仁宗庆历年间再度调整武庙,又把关羽请了回来。在唐、宋之间,荆楚等地虽然有一些关羽祠庙,但都是民间或地方官员修建的,既不在国家正统的祭祀体系中,也得不到来自官方的支持。在官方认定的榜单中,关羽的地位依然不高,不仅远在诸葛亮之下,甚至还不如项羽。

显然,在去世之后,关羽并没有立刻得到官方的认可,也没能走通“上层路线”。真正将关羽的形象抬升、烘托,一步步推向神坛的力量,来自于流传在民间的宗教。

80后小伙祁红宁在修饰面塑作品《关公》。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宗教助力,关公成神

自关羽遇难之后,荆楚等地就将他奉为神明。但长期以来,关羽只是一个流传范围有限、影响力不大,甚至形象也不佳的地方神。在唐宋之际,将关羽的形象重新包装,并且推向大众的,是影响力远高于民间宗教的佛、道二教。

佛教神话利用关羽,可以追溯到唐代中后期。传言关羽的阴魂被玉泉山老僧点化,从此常在玉泉寺显灵。久而久之,僧众开始把关羽和“神意”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诸如关羽护法沙门、冥建佛寺的说法。尽管“关羽起玉泉”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佛教经典文献亦未曾载入,但由于玉泉寺是天台宗的祖庭之一,关羽成为玉泉寺的护法神与创建者,具有极为重要的宗教意义。

到了北宋,玉泉寺在修缮扩建时留下了《重建关庙碑记》。在这篇记文中,关羽不仅建寺,而且是在与智者大师斗法失败后心甘情愿建的寺,甚至还归心佛门,永护佛法。到了南宋,关羽和佛教的关系就更夸张了,在僧人撰写的《佛祖统纪》中,关羽干脆就拜倒在智者大师座下,“洗心易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成为了僧人。

这种在后人看来可谓荒诞的说词,在唐宋之际不仅广为传播,而且还影响到了元朝。蒙古统治者对宗教普遍持开放态度,关羽和佛教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元世祖正式封关羽为伽蓝神,宫中做佛事还真的会抬出关羽的神像。

佛教的僧侣们傍上了关老爷,道士们也不甘落后。宋代的道士们抓住了一件涉及关羽的传说:解州平妖,由此大做文章,在道教系统里神化关羽。

此事最早见于宋代史话《大宋宣和遗事》。起初关羽的戏份还不算太大,但经过道士们的改编与渲染,情节就发生了变化。在道教文献中,宋真宗大中相符年间,轩辕降神于皇宫,以赵宋始祖的身份表扬真宗治国有方。大宋皇帝为了感恩始祖轩辕降临,令天下各地修建圣祖轩辕宝殿。

此事引起了蚩尤的不满,他枯竭解州盐池为难宋朝。为了击败蚩尤,龙虎山道士张天师出山降妖。在与蚩尤的战斗中,关羽率领五岳四渎名山的阴兵与蚩尤大战,终于击败了蚩尤。这段故事后来也被戏曲采用,成为各种《关云长大破蚩尤》的蓝本。

在这个故事里,道教不仅用上了关羽作为猛将的“专业技能”,而且还以其战功,顺理成章地让关羽步入仙班序列。比如在后来的道教文书《历代仙鉴》中,关羽就妥妥的入了仙传。当然,道教也从中得到了好处,特别是经过道教徒的演绎之后,张天师的地位变得特别重要,是他保举原本只是玉泉山土地神的关羽出战,并且在大战中指引各路神仙,最终取得胜利。道士们也利用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传经说咒,扩大了道家的影响。

在宗教的助力下,关羽在官方的地位也得到了决定性的提升。进入北宋末年,关羽接连得到了三次加封,于宋徽宗时升格为“王”,被编入了宋朝的《正祠录》,成为关键祭祀系统中的神明。有研究者认为,宋徽宗尊崇关羽与他本人崇信道教有密切关联。但就当时的形势而言,这可能只是因素之一。

一方面,所谓宋徽宗尊关羽为“崇宁真君”的说法,史书并无确凿记载,很可能只是道士们的说词。另一方面,宋徽宗确实追封关羽为王,但在北宋末、南宋初,被追封为王的前代先贤并不在少数,张飞就也在宋高宗那里得到了“忠显王”的追封。

但无论如何,在佛教、道教,以及民间宗教的渲染与烘托下,关羽在宋元时代走出了“地方神”的小圈子,进入国家体系中,成为了有封号、有地位、有祭祀的“官方神”。

2013年5月25日,中国国家京剧院在日本东京艺术剧场演出《赵云与关羽》。

从步入神坛到无所不能

宋元时代的关羽虽然得到了封王、成神的待遇,但进入明代之后,其地位还没有那么稳定。明太祖整理祭祀,虽然将关羽列入祀典,但也废除了前朝加的封号,只使用“汉前将军寿亭侯”的本称。在洪武年间的国家祭祀体系中,关羽处于“群祀”的地位,位次与等级都不算高。但从明代中叶开始,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正德四年,明武宗赐南京关庙“忠武”庙额,成为皇帝赐关庙名的开始。嘉靖年间重新议定礼仪,关羽的祭祀等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万历年间潘季驯整修水利,在至关重要的高家堰工程中,觉得关云长屡屡显灵庇护。于是,潘季驯、于慎行等官员奏请明神宗加封关羽“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至此,关羽完成了由凡间的侯到神间的帝的重大转变。

万历四十二年,明朝再度加封关羽,从此有了“关圣帝君”的名号,后人熟知的“关帝”亦由此而来。从此以后,关羽取代了姜太公,成为武庙祭祀的主神。

万历年间,关羽为何被如此器重?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说法见于晚明重要史料《万历野获编》,称关羽屡加封号源于明神宗在梦中得到启示,由于打通了最高层,关羽的地位扶摇直上,成为与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

托梦之说过于玄幻,但在明末,关羽确实对皇帝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丹午笔记》记载,明末宫中经“召仙”,崇祯皇帝因为焦头烂额的战事,特别希望能够召来忠勇无双的关羽。但怎么召都不来,最后得到一句话:“汉寿亭侯受明深厚,不忍下降”,原来是关老爷也觉得明朝没有救了,不忍心下来掺和。

关公不愿意帮明朝指点战事,但崇祯并未死心,依然在宫里搞仪式,请关公降乩,指点迷津。关公给崇祯的判词是:“妖么甚多,不可为”。当时内阁首辅周延儒也在场,此公不知轻重,竟然多嘴问关公:“谁为妖么?”,结果而到了回复:“汝即是也。”

鉴于这段记载的针对性太强,不能不让人与明末党争产生联想。但也能看出,关公已是明朝皇帝认可的重要神明。

《关公》特种邮票《千里单骑》

进入清代,虽然统治民族发生了改变,但关公的地位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被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后金入关之前就将《三国演义》翻译成满文,乃至当作兵法使用,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关羽的崇拜。清朝初年,满洲称关羽为“关玛法”,“玛法”即“祖”的意思,可见崇拜之深。

在清朝的开国故事中,关羽不止一次庇佑过努尔哈赤。传言努尔哈赤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时,李发现其有帝王之象,欲除之而后快。努尔哈赤夺路而逃,正当走投无路之时,得到关羽显灵指示,终于逃出生天。后来努尔哈赤吞并女真各部,一次在黑龙江边遭遇大雪,军无粮草、士气低落。关键时刻又是关羽显灵,鼓舞士气,终于取得大胜。正因如此,早在入关之前,清朝就对关羽尊崇有加,在盛京建关帝庙,皇太极钦赐“义高千古”匾额。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随即承袭明制,祭祀关帝。后来在所谓的关羽故居发现了记载关氏父族三代的碑刻,尽管这方碑刻极有伪造的嫌疑,但向来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清朝君臣竟然没有深究,于雍正三年给关公三代追封。乾隆年间,精于文史的高宗皇帝还注意到了关羽的碍眼谥号,亲自下达指示,把“壮缪”改成了“壮穆”。

由于清朝皇帝不断给关羽加封名号,到了嘉庆二十五年,单行已难以写全,于是将关帝庙字样改为双行书写。由此释放的“字符空间”又给了后代皇帝以发挥的空间。比如道光年间,清廷给关羽加“威显”二字。太平天国北伐时,河南省城未被攻克,以此再为关羽加“保民”。

此后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清朝不断增加关羽的封号,到了光绪五年,因为保佑年丰收成有功,又新增“宣德”,关羽的封号达到了二十六字之多,可谓无以复加。也正是在不断加封的过程中,关羽不再只是一员武将,也不只是武神,已然具备了诸如庇护百姓、风调雨顺、年丰岁登等各种各样的功能。

大陆关帝金身启程赴台巡游,新华网资料图

与越来越长的封号相对应,清朝官方对关羽的祭祀也越来越隆重。早先“关圣大帝”虽然名号响亮,但祭典事实上与一般的神灵并无太大差异。在尊崇关羽的过程中,清朝不断提升祭祀等级,到咸丰年间达到了最高峰,关羽从此享有与历代帝王、文昌帝君同等的地位,为神明中的最高等。

就目的而言,清朝统治者无限抬高关羽的地位,既是求关羽保护王朝统治,也是宣传纲常教化,利用关帝神灵在民间的影响力动员民众,让他们将追随关帝与效忠清朝结合起来。经过轮番强化,关帝信仰的精髓最终与儒家三纲五常、忠孝仁义等思想实现契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的地位也被逐步抬高,成为今日华人世界都共同尊崇的神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455.html

关羽,关公,佛教,清朝,庇护,宗教,官方,祭祀,三国,努尔哈赤,原创新闻,关羽,关公,道教,蚩尤,努尔哈赤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羽,关公,佛教,清朝,庇护,宗教,官方,祭祀,三国,努尔哈赤,原创新闻,关羽,关公,道教,蚩尤,努尔哈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羽,关公,佛教,清朝,庇护,宗教,官方,祭祀,三国,努尔哈赤,原创新闻,关羽,关公,道教,蚩尤,努尔哈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