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清华大学一批竹简,揭开周文王真面貌:严重颠覆周文王形象

清华大学一批竹简,揭开周文王真面貌:严重颠覆周文王形象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革》

由于夏商周时期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再者说人们现在并没有发现足够多的文物,可以佐证当时一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因此一些学者也将我国的夏商周时期称为“半信史时代”,不过前不久清华大学得到了一批竹简,而这些竹简则揭开了周文王的真实面貌。

不得不说它们严重影响到了周文王的形象,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简单了解一下周文王,再看看这些竹简中究竟记录了什么,才使得周文王形象被颠覆。

先周崛起

彼时周的君主是季历,他在位期间一直非常重视民生,并且在保证国内发展的同时,季历还积极向边境地区的戎狄部落发动战争。

凭借非常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以及手下的众多能臣良将,季历彻底打服了四周蛮夷,在这之后,周的势力便不断扩大,甚至隐隐有超过商朝的意思。

对此商王文丁忧心不已,在与臣子们商讨之后,文丁决定以封赏之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对此季历也没有想太多,他大大方方地来到殷都。

然后被文丁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是为西方诸侯之长。继而文丁又邀请季历在殷都旅居一段时间(名为旅居实为软禁)。

可是没过多久,殷都就传出季历意外身亡的消息。尽管很多人都知道季历是因文丁的猜忌而死,但出于种种原因,周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向商讨回公道。

周人将季历葬在楚山之后,便支持季历的儿子姬昌登上了君主之位。西伯侯姬昌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都非常爱惜人才。《唐语林·卷二·文学》曾记载称:

“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虽逢相识,犹待安车。君王握手,何期晚耶?”

由此可见,姬昌其实是天下名士非常愿意追随的那一类君主,跟随他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且几乎不会面临杀身之祸。

在周文王的努力下,周汇聚了大量有才之人,在这些人中甚至还有来自于商的能人。后来周文王见时机成熟,他郑重地拜吕尚为军事,并发布了“有亡荒阅”的律令。

在这道律令下达后没多久,很多诸侯见有利可图,便纷纷叛纣而往归姬昌。姬昌得到众人的支持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同时还因为采用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整车,使得周人以及依附而来的诸侯们对自己更为尊崇。后来商纣王暴虐之名深入人心,对此姬昌表示非常愤怒。

不过这时候的周并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于是姬昌提出,自己自愿将周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给商纣,以让商纣废除一些惨无人道的刑罚。

商纣王因为有免费的土地可以占有,所以非常高兴地废除了部分刑罚,只是这种行为却导致他的名声越来越差,而姬昌则越发受人爱戴。

被囚羑里

后来没多久,姬昌又被封为三公,此后他的势力一度扩展至江汉地区,而归附于周的诸侯也越来越多。这时候商纣王就像是前任商王文丁一样,无比担心姬昌会造反。

于是在崇侯虎等人的建议下,商纣王将姬昌拘禁在了羑里。周大臣散宜生为救出姬昌,四处搜罗了大量的驺虞、鸡斯之乘以及骊戎文马等,另外还有一位有莘氏美女。

商纣王见状非常高兴,并且在美人的建议下将姬昌给放回了周,临行前还赐予了不少弓矢斧钺。姬昌回到周之后:

一方面恭顺对商,以松懈商纣王的警惕,一方面继续仁慈驭下,以获取更多的人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之后,姬昌成为周边诸侯公认的道德楷模。

在众人的建议和支持下,西伯昌顺应民意称王,是为周文王。随后姬昌开始筹划着征讨殷都,只是因为年龄影响,他在文王五十年的时候病逝,享寿97岁。

被礼葬在毕地之后,其子姬发继承了王位,是为周武王。他凭借自己老爹打下的基础,顺利灭掉殷商,并且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

竹简《保训》

尽管在很多文献资料上,周文王均有着称王的记录,比方说《史记·周本纪》上便有着这样的记载:

“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周文王在很多儒家经典中,均为“至忠至德”的形象,可倘若他真的对外称王,那就意味着这个曾臣服于纣王的人最终选择了谋反。

由于这“谋反”记录实在是不符合儒家给周文王所树立的形象,因此针对“西伯昌究竟有没有称王”这个问题,便一直备受争议。

后来一直到2008年7月,清华大学意外得到了一批竹简,据悉这批竹简共2388枚,由一位清华校友在海外发现并拍了下来。

在这批竹简上所记录的“经、史”类书,绝大多数都不属于我们现有的经史结构,教授们敏锐地察觉到,这批竹简或许会揭露一些不为人熟知的事情。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比对研究之后,学者们从竹简上还原出了一个名为《保训》的篇章。

此篇章较为详尽地讲述了文王姬昌在弥留之际,叮嘱武王如何治国的故事。且最重要的是,其中还间杂了不少中庸、德治内容的阐发。而在开篇的第一句就提到:

“隹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恐坠保训。戊子自演水,己丑昧爽至□,病,述保训,令史书之。”

即是说,周文王在生前就已经称王,并且从时间上来看,周文王称王的时间要远比《史记》中记载得早——

他应该是从继位之初就已经称王,故而才会有“隹王五十年”的说法。要知道“隹”在古时候同“惟”,常以助词的词性被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也就是说,“隹王五十年”可以理解为“做了50年的大王”,这也难怪有些人会说《保训》的存在,使得周文王形象大减。

也不知历朝历代那些坚持认为“姬昌称王”是一种污蔑的儒家信徒,在了解这件事情之后会受到何等冲击。

补充

由于的存在,很多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起关于商周时期的历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古本竹书记年》中曾提到:

“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

在这里二年指的是公元前1100年,而周文王的生卒年大概在公元前1152年和公元前1056年,即是说,周文王正值壮年时期,就已经带领着周人征伐过殷商。

只不过这一次征伐应该失败得很惨,所以在这之后,周文王一直在休养生息,等待攻打殷商的又一绝佳机会,可是周文王最终并没能顺利灭掉殷商。

于是周文王将伐纣作为遗愿,希望儿子姬发可以代替自己灭掉商朝。是以姬发才会在第一次动员各位诸侯之时使用老爹姬昌之名。

最后姬发顺利灭掉商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并且在周朝建立之初,武王姬发沿用商的分封制,将王族以及功臣等分封,以尽可能控制新征服区。

据统计,彼时周朝足足有70多个诸侯国,而周武王也通过这种办法,实现了三个目的:

安抚殷商的旧民,进一步收服民心;崇德报功,让众多功臣对自己更加忠心;进行移民实边,对周边其他势力形成牵制力量。

不过光有分封制还不够,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还将早有萌芽的进行了完善。

从而形成一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的完整且系统的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在中国古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存在对家族内部的地位、财产继承权进行了完善和分封制巩固,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贵族之间出现承继纠纷。

哪怕是在后来的封建制度之下,也很好地起到了巩固社会阶级的作用。

另外周武王还实施了井田制度,他将井田通过一定的规则费赔给了庶民,并规定领主不得私自专卖井田,同时还需要按照一定的比率纳税。

此举更为有效地控制了周王朝辖内的大片土地,并且使得百姓进入了封建制度之下的小农经济生活状态。

尽管后来井田制度被商鞅废除,但对于最开始的周朝而言,这一制度的确起到了刺激生产的作用。

事实上周朝会备受后人推崇,主要也是因为周朝为非常出名的“礼乐天下”。其中礼的部分对人的身份进行了划分和社会规范。

而乐的部分则基于礼的等级制度,以音乐为主要依托缓解了社会矛盾。中国能够在世界上延续至今,与中国古代出现的礼乐制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539.html

严重,周文王,文丁,诸侯,季历,竹简,面貌,姬昌,殷都,商王,观点评论,商纣王,周文王,季历,姬昌,殷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严重,周文王,文丁,诸侯,季历,竹简,面貌,姬昌,殷都,商王,观点评论,商纣王,周文王,季历,姬昌,殷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严重,周文王,文丁,诸侯,季历,竹简,面貌,姬昌,殷都,商王,观点评论,商纣王,周文王,季历,姬昌,殷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