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为什么商鞅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就越强、越稳定

为什么商鞅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就越强、越稳定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强盛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变法,找到符合国情和时势的政策。自古以来,通过变法而走上强国之路的朝代有很多,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得变法也只是昙花一现。

说起变法,不得不提商鞅,他算是我国的变法先锋。后世的人只要参与变法,都会以商鞅为例子来进行比较。商鞅变法在当时算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变法之后的秦国实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商鞅变法为何持续不下去呢?主要是因为其“国富而贫治,民愚则易治”的理论只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朝代。那么商鞅为什么会以此为变法的原则和主要理念呢?

秦国为何要变法?这跟当时的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秦孝公继位的时候年仅21岁,当时的秦国还是个诸侯小国,不过“战国六雄”已经初具规模,很显然秦国是被排挤在外的。

他们跟其他十几个小国一样,夹杂在六个大国之间艰难地求生存。再加上周王室的势力已经衰弱,使得六大国之间互为姻亲,同时又互相地分割与蚕食彼此的土地。

当时的秦国与魏国、楚国接壤,两国各自分占着关中的大部分地区。秦国被挤到了边角旮旯里面,“战国六雄”都不带秦国玩,这样的情况促使了秦孝公立志一定要让秦国变强大。

年纪轻轻的秦孝公从招贤纳士开始,并且积极在大臣之中求取富国强兵的政策。秦孝公在位期间为秦国干了三件大事,都为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三件大事就是重用商鞅、支持变法和迁都咸阳。商鞅变法更是他在位期间的重中之重。后世的结果也表明,因为有了商鞅的变法,才有了后来强大的秦国。

当其他六国都在互相争抢分食的时候,秦国已经通过变法变得越发的强大,以至于到了战国中期,整个世界的格局都被改变。秦国正式加入了“战国六雄”之列,成为了“七雄”。

以前你六国不带我玩,现在我强大了就要开始搞你,这就是秦国变强的目的。但是要摧毁根深蒂固的旧法而全面采用新的法规,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秦孝公已经铁了心的要改革,这份初心也一直影响到秦始皇嬴政那一代。

秦孝公要变法,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快狠准”,所以他根本不喜欢儒家那套学说。刚开始商鞅给他推荐就是这个,但他嫌弃太慢了。后来商鞅不得不改变策略,反其道而行之推荐另一个方式给他。

新法一经制定出来立即得到了秦孝公的推举,他心想“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于是他跟商鞅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不过真的要变法,秦孝公还是有点担心的,他最担心的就是民众的情绪和看法,当然还有其他大臣们的意见。当他在朝堂上提出变法的时候,果然守旧一派立马站出来反对。

他们认为如果利益不过百就不要轻易的变法,古法无过的情况下,还是遵循守旧稳妥一些。这让秦孝公犯难了,此时商鞅站了出来,驳斥了他们的说法。

商鞅只用了一句话就怼得守旧派哑口无言,他说“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就此变法得以推行,商鞅变法一共经历了两次,并非一蹴而就的。

商鞅变法具体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军事等三大主要方面。农业上采用《垦草令》,他一共制定了二十种重农政策和开垦荒地的方法,那段时间为了发展农业,商业遭到了打压。

《垦草令》是商鞅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除了重农抑商之外,还涉及到刑罚上。在战国七雄当中,秦国的刑罚是出了名的严苛,这跟商鞅变法有直接的关系。

当时采取了“连坐法”,将每十户人家编成一个小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只要有一个人犯错,那么其他人都连带受到惩罚。商鞅用这个方法让民众们互相监督和制衡,从而减少犯罪。

还有建立起世卿制度,明确想要提升社会地位,必须拿军功来换,奖励一共分为二十等爵制度。

第二次变法就是废除了井田制,改为阡陌制,这也是我国土地私有化的开端。除此以外,还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丁户口、驱除戎狄风俗的残留,规范了社会各种凌乱风俗。

商鞅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就越强、越稳定”,这也是他变法的核心思想。那么商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要百姓保持贫困,那么国家才能强盛。

这个道理听起来有点不顺耳,因为我们是基于现代人的观念去看待的。但是商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想法,并非是他有“仇富”心理,而是他认为百姓只有穷,才能保持勤奋,这样国家才不会存在懒惰风气。

对应这个观点,商鞅的实施方式就是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的存在。这就涉及到他提到的“六虱”,即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

孔子的儒家核心“仁义礼智信”全部让商鞅给否定的,他认为这些都是享乐主义,和平年代可以如此,但是战乱年代这些就是犹如虱子一样只会给国家带来麻烦。

百姓只有一直处于贫穷之中,才不会有享乐的想法,他们才能为这个国家奋斗。为了让百姓穷下去,商鞅提高了国家的赋税,再加上轻罪重罚的严苛刑罚,把秦国的百姓逼成了“绝情绝爱”的人。

当然商鞅的这套方法正是秦孝公喜闻乐见的,他就是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事实上商鞅也做到了,“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的生活得以保障。

但变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刑罚太过于严重,比如一个人只是偷了个东西,有可能会被割掉鼻子。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百姓们生活得非常压抑,轻易不敢犯错。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秦二世时期,由于他更加的暴虐,致使农民起义军开始四处揭竿而起。其实这也是长久以来被秦法压抑之后的释放,商鞅强大了秦国,同时也为它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567.html

秦孝公,社会,国家,商鞅,秦国,战国,方式,政策,百姓,儒家,观点评论,秦孝公,商鞅,秦国,商鞅变法,百姓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孝公,社会,国家,商鞅,秦国,战国,方式,政策,百姓,儒家,观点评论,秦孝公,商鞅,秦国,商鞅变法,百姓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孝公,社会,国家,商鞅,秦国,战国,方式,政策,百姓,儒家,观点评论,秦孝公,商鞅,秦国,商鞅变法,百姓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