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与“越迷”一起回望历史,徐光启也曾开启大明“小进博”

与“越迷”一起回望历史,徐光启也曾开启大明“小进博”

国人总是一边回望过去,一边走向未来。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火如荼地召开,徐汇“日晖有戏”的空间里开始了一次“进博精神”的溯源和创新诠释。

日前,斜土路街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越剧讲座。“徐光启出生的六十多年前,麦哲伦的船队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大航海时代开始了。”徐光启纪念馆策展人冯志浩一下子将在场的观众带到了世界历史的开阔视野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徐光启与利玛窦将西方科学引进中国,上海在清康熙年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关。

作为中国第一位引进西方技术的科学家,徐光启为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他崇尚实学,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毕生致力于国计民生特别是农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他与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积极推广的番薯种植解决了很多地区的温饱问题。他还根据西方历法标准修订历法,我们天天在用的24小时就来自于徐光启。因此,他被称作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上海人”,由于去世后安葬在徐家汇土山湾西北,徐家汇因此而得名。

右一为童丽君

“相当于四百多年前的,他也在进行一场小型的进博会。”正值第五届进博会举办期间,站在更加开放的上海,上海如意越剧团团长童丽君这样理解徐光启。与徐光启相似,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小时候还在用粮票,现在已经是一个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徐光启身上所具有的开拓创新、海纳百川的精神在现在特别有意义。”

今年1月,上海如意越剧团排演的大型原创越剧《海上光启》在上海群众艺术馆星舞台进行了首次试演,好评如潮。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对徐光启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也用现代的内核和越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更加鲜活的人物。

童丽君介绍,无论是在剧本、唱腔设计还是舞美、灯光等设计上,《海上光启》都做出了新的尝试。由于徐光启是一个乐观又脚踏实地的人,主创采用了轻喜剧的戏剧创作手法。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人物或置于田间地头,或立于浩瀚星空之下,人物对话和情节设计也十分接近生活。比如,种红薯这场戏中人物会讨论红薯的吃法等等。

新诠释获得了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认可,很多朋友通过公众号留言、朋友圈等途径表达喜爱。让童丽君印象很深是一位妈妈带小朋友去看演出后发出的朋友圈,看到主人公因为治蝗虫忘记了结婚时间,小朋友说徐光启是行动派科学直男。

对于到达现场的越迷来说,这场讲座更是难得的追星场面。越剧团的主演们一开场,台下的“迷弟迷妹”们便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一段唱罢,还要再来一段。斜土路街道的王阿姨是资深越迷,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听戏、唱戏、演戏,对于如意越剧团演出的剧目更是如数家珍。听完讲座,她对11月9-10日在宛平剧院的正式演出更期待了。

“现在和以前确实是不一样了,以前就喜欢听啊、唱啊,但是看戏的机会毕竟少。现在退休了,街道就安排了包括越剧在内的各种兴趣班,我就经常参加。”王阿姨很感慨。

近年来,斜土路街道打造了“日晖有戏”文化品牌项目,结合戏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内容,打造“戏曲+”跨界体验活动,通过好玩有趣、丰富多元的活动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听戏、学戏、懂戏、唱戏、传戏,感受戏曲之美。这一次的越剧讲座也是一次破圈尝试,希望通过解读徐光启精神和越剧台前幕后的故事为市民带来更好玩的戏曲体验。

王旭、刘晓晶、施昱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667.html

上海,讲座,人物,历史,徐光启,中国,西方,大明,越剧,精神,斜土路街道,童丽君,利玛窦,徐光启,越剧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上海,讲座,人物,历史,徐光启,中国,西方,大明,越剧,精神,斜土路街道,童丽君,利玛窦,徐光启,越剧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上海,讲座,人物,历史,徐光启,中国,西方,大明,越剧,精神,斜土路街道,童丽君,利玛窦,徐光启,越剧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