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之语激怒刘备,战后面临两方压力再度求和

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之语激怒刘备,战后面临两方压力再度求和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称作三国三大战役。这夷陵之战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刘备逞一时意气而自取其辱的战争。其实这种观点有点以成败论英雄了,事实上都知道刘备打东吴,目的表面上是要为关羽报仇,实际上是要夺取荆州。而孙权方面则是不断求和。甚至在战胜之后也是主动求和的一方。为何孙权要这么做呢?

在夷陵之战正式打响之前,孙权就已经向刘备求和了。只不过呢,因为刘备最终没有同意孙权的求和,孙权只能是被迫应战。

这个事儿呢,琢磨起来还挺有意思:第一,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的事,《吴主传》里面没有任何的记载;《先主传》里面记载一语带过——“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这其实也很好解释,《三国志》本身就是纪传体,谁的传记当然还是多给他记点儿长脸的事儿。比如说,刘备战败之后的状态,《先主传》刘备看起来并没有多么惨;而《吴主传》里面却是“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还真不是个什么长脸的事儿,要是“孙权遣书请和”,刘备同意了然后罢兵,这和“先主盛怒不许”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当然就值得记上那么一笔啦。

诸葛瑾

第二,孙权请和比较详细的过程,是记载在《诸葛瑾》传里面。孙权是派遣诸葛瑾去操作求和这件事儿的,说明孙权选人还是很会用人的。

为什么孙权要选诸葛瑾去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他这个身份办这事儿最合适;二是孙权请和的那封书信啊,有点儿问题。

裴松之对陈寿收录那封书信有看法,他认为“载之于篇,实为辞章之费。”先看看这封书信,然后再想想这封书信有啥问题:“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孙权让诸葛瑾送去这封请和书,是在刘备已经陈兵白帝城的时候。要知道,自打关羽死后孙权就没朝刘备表过态。假若刘备没有出兵,孙权还会不会做出求和之举呢?

可能孙权看到刘备又是给汉献帝发丧,又是忙着称帝,错误地估计刘备不会优先选择去攻打他吧。既然刘备都没顾及到他,那自己何必再去寻求刘备的谅解呢。万一再碰一鼻子灰,那就是自讨没趣,继续保持沉默呗。

孙权

孙权之所以“遣书请和”,还不是刘备没有选择攻打曹魏,而是选择了攻打他。看这样子,孙权实际上也不是很想和刘备开战,至少也是能不打就不打。不用打就能让刘备退兵,从策略上来说不是比打更好吗?

既然是请和,那么这封书信就有了两个问题:一是这封书信的口气很硬;二是孙权没有做出任何的让步,以换取刘备的谅解。

求和并不一定非要做出一个低姿态,很多时候低姿态并不能达成和谈的目的,有时态度强硬一点儿反而能坐在一起。毕竟要想与对方和谈,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和谈的资本才行。

孙权的请和书之所以敢这么写,大概有这么两个原因:第一对于攻打东吴这件事儿,整个蜀汉集团几乎一边倒儿地反对;第二孙权在书信里刻意使用了曹丕给封的“吴王”头衔,孙权这是告诉刘备他这会儿有曹魏给撑腰了。

估计刘备没看到这封书信,气还能顺点儿;等看到孙权的这等书信之后,那更加气不打一处来。就算刘备原来的意图,做个出兵攻打东吴的架势给孙权施压,从而让孙权做出一些让步就撤兵,这会儿也是非打不可了。

夷陵之战示意图

孙权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从而彻底地激怒了刘备,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的爆发。刘备已经打了过来,孙权也就不得不被迫应战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孙权战前就不是很想和刘备开战。刘备虽然在夷陵之战中战败了,但他马上就调整了部署。如此一来,东吴虽然有着夷陵之战的余威,但再继续打下去的话,不仅不能扩大战果,反而有陷进去的可能。

东吴派遣李异、刘阿等将领,继续攻打蜀汉。刘备和他们来了一个小小的拉锯战,刘备曾经一度撤退到了巫县。但随着刘备不断地向永安增派兵力,刘备很快就扭转了局势。

刘备让留守在江州的赵云“进兵至永安”。刘备同时命巴西太守迅速征兵,让马忠带兵增补永安。面对不断增兵的刘备,孙权只能选择了撤兵。东吴和蜀汉之间的战事,基本上就算是停了下来。

时间持续了还不到一个月,孙权退了一步,刘备却进了一步。因为孙权和曹丕的关系开始恶化,曹魏的大军南下直逼孙权。刘备立刻就抓住了时机,把兵力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直接就常驻在白帝城了。虽然这只是地理位置上的一小步,却是吴蜀形势上的一大步。

刘备

这个时候,孙权就要同时面对来自曹魏和蜀汉两方的压力了。看着刘备一直待在白帝城,心里感到非常害怕。孙权没有办法,只好主动地再次向刘备修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

一个是刚刚打了败仗,一个是被曹魏所逼,两个总算能够坐下来谈谈啦。好多时候啊,两个闹崩了的人能够重新坐到一起,还得靠敌人踹他们一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804.html

东吴,孙权,书信,刘备,夷陵,诸葛瑾,先主传,蜀汉,压力,事儿,知识科普,东吴,孙权,刘备,诸葛瑾,夷陵之战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东吴,孙权,书信,刘备,夷陵,诸葛瑾,先主传,蜀汉,压力,事儿,知识科普,东吴,孙权,刘备,诸葛瑾,夷陵之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东吴,孙权,书信,刘备,夷陵,诸葛瑾,先主传,蜀汉,压力,事儿,知识科普,东吴,孙权,刘备,诸葛瑾,夷陵之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