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战国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国是关系户,楚国爱加盟,秦国经理太能干

战国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国是关系户,楚国爱加盟,秦国经理太能干

战国时代,列国争相崛起,士子们四处奔波、追逐名利,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有志之君争相争抢有才能之士,一时间出现各种学说和派别,产生“百家争鸣”的盛况。

战国时代激烈的国与国、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各个诸侯国如同现今社会的各个公司,精彩刺激。

如果把周比作一个政府,战国七雄比作七家公司,各个公司又是如何兴衰的呢?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以现代公司角度来看列国兴衰,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津城沐雨制作表1供大家对照:

韩公司(韩国)

韩公司原本是实力雄厚的晋公司的一个分公司,最后韩公司跟另外两家分公司赵公司(赵国)和魏(魏国)公司一同瓜分了总公司的财产和市场,韩公司正式成为新的独立公司。

韩公司刚刚成立,发现市场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周围的传统老公司实力都比自己强,唯有隔壁的郑公司(郑国)经常内斗不止、撤换董事长,这些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甚至走下坡路。

于是,韩公司不断的对郑公司发起攻势,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把郑公司打垮,成功吞并了有几百年品牌的郑公司。

韩公司成功吞并郑公司后,志气大增,招才纳贤,锐意改革,成功聘用职场精英申不害为总经理,改革制度,研制新产品,企图吞并下一家公司宋公司(宋国)。

眼看着邻居强大,不断抢占市场,原来的兄弟公司魏公司那是又嫉妒又担心,于是乎,趁韩公司进军宋市场,派遣职场高手庞涓亲自上阵进军韩公司老巢,企图让韩公司把吃下的市场份额再吐出来。

虽然都是从晋公司分裂出来,但韩公司哪是老大哥的对手?最终败下阵来,本就资本不足市场小的韩公司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扩张雄心,韩公司由盛转衰。

战国后期,在西部实力强大的秦公司(秦国)步步紧逼下,不断丢失市场份额,成为城市一线公司中第一个被秦公司吞并的公司。

燕公司(燕国)

要说燕公司,那可是老资格了,人家可是第一批创建的老公司,八百年的品牌啊!而且创始人还是政府关系户。

怎可奈,公司选址不好,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人口稀少,市场有限,再加上没有市中心那样竞争激烈,一切按部就班,不紧不慢的发展着。

公司成立几百年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崛起的齐公司看到市区油水不够分,索性到边缘市场分杯羹,趁着燕公司董事长之争(燕国子之之乱)大举进攻燕公司的乡下市场。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公司,一直在乡下发展的燕公司哪是对手?眼看着就要被齐公司吞并。

就在这时,市区的几家公司眼看着齐公司四处扩张越做越大,严重威胁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几家公司开始暗中支持燕公司抵抗齐公司,齐公司看到市区的主市场周围的几家公司虎视眈眈,赶紧在乡下收割一波回到城里。

燕公司经过这次遭遇险些破产,好在新上任的董事长燕昭王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决定招才纳贤,振兴燕公司,为此还专门建立黄金台。

一时间,前来面试的精英们蜂拥而至,燕昭王最后看上能力突出的乐毅,任用他为燕公司总经理。

乐毅果然不负众望,大力改革,公司日益壮大。看到齐公司四处树敌,燕公司联合韩赵魏秦,开始向齐公司的本土市场发起进攻。齐国虽然很强大,但也经不住各公司的群殴啊!在几大公司的联合打击下,齐公司终于不支,最后只剩下两个小门店莒和即墨,濒临破产。

齐公司估计怎么也想不到吧,正是这个曾经被他挤的差点破产的乡下燕公司,如今却要吞并他。

正在齐公司就要绝望之时,燕公司的董事长去世,新任董事长燕惠王,因和总经理乐毅有矛盾,让能力平平的骑劫代替乐毅的位置。

趁着燕公司人力大调整,齐公司抓住时机发起反攻,在公司老员工的支持下,成功夺回曾经的市场,燕公司被迫重新回到农村市场,从此再也没有实力向市中心市场进军,最后被强大起来的秦公司吞并。

魏公司(魏国)

魏公司和韩公司、赵公司一样,都是从总公司晋公司分出来的。公司独立初期,董事长魏文侯很有雄心,大力招揽各路人才,重用李悝等人,改革公司制度,研究新产品,魏公司凭借着强大的实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四处扩张,抢占市场。

魏国打造的新产品魏武卒,更是碾压其他老牌公司传统产品,魏公司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公司,称霸天下,占据城市最为中心的地带。

都说富不过三代,作为家族企业的魏公司也一样,在第三代魏惠王时期,志大才疏的魏惠王,没有前两代董事长慧眼识珠的能力,一直得不到升迁重用的商鞅,最终跳槽到秦公司;市场拓展高手孙膑,也被庞涓挤跑。

孙膑的跳槽让魏公司损失惨重,几次试图占领新市场均遭失败;商鞅在秦公司的变法最终让秦公司强大起来,成为魏公司最强劲的对手,在秦的一步步鲸吞蚕食下,魏公司最终被秦公司吞并。

在竞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人才非常重要,魏公司培育了很多人才,但却没有重用他们,致使这些人才跳槽到敌对公司。对人才的不重视是魏公司走向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赵公司

赵公司也是从晋公司独立出来的一家公司,一开始只是跟随老大哥魏公司东征西讨,吃些大哥剩下的残羹剩饭,简直就是老大哥的一个小跟屁虫。

赵公司董事长能力一般,公司产品向里竞争不过一线的老大哥;向外又不符合农村市场口味,还不如戎狄的手工小作坊;夹在中间的中山公司(中山国)也时常在自己的地盘分得一杯羹。

直到赵武灵王即董事长位,赵公司才迎来志向高远的掌舵者。董事长赵雍看到公司危机四伏,很大原因是传统的产品长衣大褂已经不适合时代,短衣胡服更符合大众口味,于是乾坤独断,也不顾老员工的反对,执意生产新产品,胡服骑射轰轰烈烈的自上而下开展开来。

新产品果然有竞争力,赵公司凭借品质过硬的“胡服骑射”,吞并中山公司,城市边缘和乡间的戎狄小作坊也先后被赵公司吞并,一时间赵公司市场份额大增,疯狂扩张了三倍,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和秦公司单独抗衡的大公司。

只可惜,自赵武灵王后,赵公司董事长一代不如一代,赵国虽然产品质量上乘,但是公司组织结构不占优势,产品又过于单一(胡服骑射主要侧重军事上的改革),而且经济来源不稳定,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赵公司董事长还听信谗言,两次中秦公司的反间计,在长平蛋糕争夺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丧失大量市场份额;在最后关头,赵公司更是再中反间计,自斩大将李牧,赵公司彻底被秦公司吞并。

赵公司的破产,跟赵公司后期董事长自断臂膀有很大关系。

楚公司

楚公司和燕公司一样,都是第一批创建的公司,不同的是,燕公司一开始就是政府扶持项目,而楚公司属于自己创业,由小作坊做起来。楚国经过几百年不断扩张吞并,成为所有公司中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

在进入战国时代后,各公司都先后进行了改制,实行工薪制。但是楚国仍然是贵族加盟制度,很多产品利润不是直接属于公司,而是属于各个门店(很多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地和私兵,为己而战,非为国),这直接造成公司总部实力有限,难以调动一切资源与其他公司竞争市场。

再加上战国后期楚公司董事长能力平平,在与秦公司竞争中,楚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秦公司占领,最后被秦公司吞并。

可惜了,八百年的老品牌!

齐公司

如果说晋燕郑鲁等公司是政府的关系户,那么齐公司就是为政府做过贡献的红色资本家。政府为了回报齐公司,把东海之滨这块好地盘划给了齐国。

凭借着滨海新区的优势,齐公司不断崛起,吞并周边小公司,最终占据整个滨海新区市场,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公司之一。

只可惜,入赘的陈田家族不断壮大,在齐公司的股份占比越来越大,再加上田氏一族人才辈出又很会笼络人心,最终江山易主,原本姓姜的齐公司成为田氏当家。

田氏代齐后,也出现了齐威王等能力还不错的董事长,凭借着占据滨海新区的优势,不断强大起来,和西城区的秦公司一度并称东西两帝。但是齐闵王后期,齐公司把韩赵魏秦楚燕等公司全部得罪,最终遭到几家公司的联合打击(五国伐齐),齐公司大量市场沦陷,仅仅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小门店苦苦支撑。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却。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湣王出亡…

好在,即墨店长田单还算有一定能力,趁着燕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换人之际,把不懂市场经验的骑劫打的大败,成功恢复市场。经过这次较量,齐国元气大伤,再难以恢复大公司的地位。

齐公司在齐王建当董事长时,关起门来不问窗外事,坐视其他公司被秦公司一个个吞并,最后只能接受秦公司的招降,把整个滨海新区市场拱手相让,齐公司正式被秦公司吞并。

秦公司

秦公司和楚公司的起步有点儿类似,秦人本来是政府的一个小小弼马温,后来政府搬家秦人做了很多贡献,政府就把原来的政府驻地划给了秦人。名义上划给秦人,但那片土地早就被西戎抢占,到处是钉子户,秦人为了公司发展,不断和这些钉子户斗争,扩大规模,拓展市场。

秦人由一个小作坊,慢慢成为西部一个强大的大公司,西部农村地带市场被秦公司占领,当秦公司也想进城发展时,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城市大公司的对手,被魏公司接连暴揍,不但没有进军城市市场,就连城乡结合部的市场还被魏公司占领(战国初期,秦人失去河西地区)。

公司生死存亡之际,秦孝公成为秦公司新任董事长,为了振兴秦公司,秦孝公在城市里发求贤令,企图网罗天下英才进秦公司效力,振兴公司。

正在这时,踌躇满志的商鞅在实力强大的魏公司里已经当了数年的小职员,人才济济的大公司难有升迁机会,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决定到乡下秦公司试试。

商鞅辞职后进入秦公司,秦孝公一想,商鞅原本是世界第一强公司的员工,能来到自己的小公司实在是难得,赶紧安排面试。经过面谈才发现,大公司出来的员工就是不一样,原来自己所任用的能人在商鞅这里简直就是乡巴佬。

秦孝公当即决定任命商鞅为秦公司总经理,有着董事长的全力支持,商鞅终于可以一展才华,对公司的人才结构、经营方式进行了大力改革,研究新产品,制定赏罚分明的制度。一时间,秦公司上下充满了活力,干劲十足,力争升职加薪。

经过几年的发展,秦公司实力大增,开始重新向城市进军。新研制的产品果然质量上乘,逼迫魏公司产品下架,成功夺回城乡结合部,打开了进军城市的钥匙。

最难得的是,秦公司历任董事长都很贤明,重用贤才当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秦公司蒸蒸日上,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南灭巴蜀,获得利润丰厚的成都门店,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向东鲸吞蚕食原先城市里的大公司市场。

战国末期,各公司被秦公司挤的濒临破产,董事长嬴政继位后,经过几年的稳定和积蓄,开始吞并各大公司,短短十年,秦公司就先后灭掉了山东六大公司,成功垄断市场。

至此,天下英才尽聚秦公司,没有了其他公司的竞争,一切都是秦公司说了算,那些销售经理(口舌论辩之士)失去用武之地,财富的多少回归于生产者(耕战之人)。

秦公司垄断市场,一切利润都是自己的,再也不用为了跟其他公司竞争而精打细算。于是,阿房宫、骊山陵开始大规模修建起来,修驰道、建长城,垄断市场的秦公司开始奢侈起来,也不再重视产品质量是否影响广大群众的日常消费。

于是乎,秦公司看似赚钱更容易了,实则暗潮涌动,一些个人小作坊开始偷偷生产更加适合普通老百姓的产品,他们越做越大,逐渐吞噬着大秦公司的市场。

当第一家小作坊公开叫板时(陈胜吴广起义),其他小作坊也蜂拥而起,各种小公司小作坊遍布全国各地,他们比秦公司的产品更加符合老百姓需求,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秦公司的产品在各地下架。

秦公司想要挽回局面,派遣章邯亲自去各地驱逐正在崛起的小公司,怎奈太多,根本忙不过来。最主要的是,秦公司的董事长秦二世胡亥是个对产品一窍不通的领导者,而且总经理还是个太监(赵高),只懂得中饱私囊,哪知道如何运营?

最终,一度垄断市场的大秦公司轰然倒塌,就这样倒闭了!

结语

我们发现,以公司角度来看战国七雄,韩国开局太小打不开市场,关系户燕国更像传统的老企业步履蹒跚,赵国产品质量很好但是过于单一,楚国是门店加盟制度规模大却难以团结,齐国后期缺乏竞争合作不思进取,秦国董事长有志向、总经理也很能干,是最具活力的公司,只可惜垄断后过度榨取利润造成公司倒闭。

从列国兴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个人,只有心存危机意识,不断创新,才会不断进步,保持着活力和竞争力。如果不居安思危,沉迷于眼前的安乐窝,终将会走向衰亡,正如战国末期的齐国、统一后的秦国。

居安思危,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潮流所抛弃,才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现在。从战国七雄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放到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适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从中学到生存的智慧。

【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创,严禁洗稿抄袭,侵权必究】

参考文献:

《史记》,

《左传》,

《东周列国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865.html

关系,市场,竞争,公司,实力,燕国,秦国,人才,董事长,楚国,观点评论,秦公司,韩公司,公司,魏公司,赵公司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系,市场,竞争,公司,实力,燕国,秦国,人才,董事长,楚国,观点评论,秦公司,韩公司,公司,魏公司,赵公司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系,市场,竞争,公司,实力,燕国,秦国,人才,董事长,楚国,观点评论,秦公司,韩公司,公司,魏公司,赵公司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