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赤壁之战,曹操输得一点不冤:优势兵力错误部署,周瑜根本不用借东风

赤壁之战,曹操输得一点不冤:优势兵力错误部署,周瑜根本不用借东风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25

赤壁之战虽然以赤壁为名,但并不是仅发生在赤壁,而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浦口前哨战、赤壁遭遇战,以及最终的火烧乌林。

浦口之战后,赵俨七军用竹排强渡长江的策略为周瑜所破,只好停在江北,再无所作为,而周瑜的下一个作战目标就是曹军主力了,赤壁之战也进入了第二阶段。

不过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赤壁究竟在什么地方。

关于这一点,千百年来始终争论不休,湖北省境内有许多地方都声称自己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

其中比较主流的说法有四种,第一是黄州赤壁,第二是钟祥赤壁,第三是江夏赤壁,第四则是蒲圻赤壁。

首先看黄州赤壁,这种说法是最为知名的,因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其作了有力的宣传。当时苏轼被贬到黄州(今黄冈市黄州区),他在此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名篇。

不过这种说法基本是不可信的,黄州赤壁最大的漏洞就是位处江北。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赤壁之战联军是在江南击败曹军的,而曹军受挫后才退往江北驻扎。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另外,黄州位于夏口以东,如此一来,岂不是说明曹军早已拿下了夏口吗?

按照历史记载,刘备并未主动放弃夏口,因为周瑜在和孙权分析军情的时候,曾表示要进驻夏口。

如果曹军已经突破夏口,进至黄州一线,那说明双方一定会在夏口发生过一场战斗。然而纵观史料,都没有出现过相关记载,这说明真正的赤壁必然不在夏口以东的黄州,而在夏口以西。

再来看钟祥赤壁,这种观点认为双方交锋的战场并不在长江一线而是在沔水一线。其根据大概有《英雄记》和《辨亡论》,这两部作品都说曹军是通过沔水进攻。

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三国志明确记载曹操大军是经过了巴丘的,巴丘在湖南省岳阳市一带,濒临长江,既然到了这里,就没有可能再进入沔水一线了。

另一方面,即使曹军从江陵出发,经过古扬水(两沙运河)进入沔水,那么在到达今沙洋县以后,也应该是进军下游的夏口,而没有逆流而上前往钟祥市一带的道理。

至于《英雄记》和《辨亡论》,提到的走沔水南下的部队,更有可能是赵俨七军。

由此可见,钟祥赤壁一说也是不成立的。

接下来再看江夏赤壁,这种说法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他认为今赤壁山(今武汉市江夏区赤矶山)就是赤壁古战场之所在。

江水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水经注)

这种说法看似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有一点无法解释,那就是这里距离最终决战发生的地点乌林实在是太远了,足足有三百里以上。

曹军在赤壁受挫后,并没有放弃作战计划,而是屯兵江北乌林,这说明曹军仍有一战之力,而并没有撤回江陵的打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路狂奔三百里西撤,岂不是白白损耗战斗力吗?

况且曹军退到江北是没有争议的,而江北正是云梦泽中最为难行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艰难行军数百里,再加上疫病折磨,恐怕不需要火攻大军也要不战自溃了。

最后一种观点也就是蒲圻赤壁,这也是现在最主流的认识,而蒲圻也最终得到了官方认可的赤壁市这一名称。

蒲圻赤壁的说法出自盛弘之的《荆州记》。盛弘之生卒年不可考,仅知道他曾作为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侍郎。由此推断,盛弘之很可能活跃在宋文帝元嘉年间。

也就是说,盛弘之所处的时代要比郦道元还早几十年,距离三国时代要更近。而且他的长官刘义庆长期担任荆州刺史,因此盛弘之作为属员也有充分的机会在荆州进行考察以及资料的搜集,其条件比出身于北朝的郦道元要更好一些。

总之,盛弘之的《荆州记》应该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

蒲圻赤壁一说,之所以被主流学界所认可,就是因为它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和三国志相关记载没有冲突。除此之外,其他说法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确定了赤壁的地点,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曹军在这场遭遇战中失败的原因。

此时曹军兵力强大,在得到了荆州水军后,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

不过这样庞大的一支部队,水陆并进,无论水军还是陆军,都是以行军队形在运动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摆出了一字长蛇阵,而并没有展开。

这就导致一种情况,那就是队伍的先锋和队尾很可能距离较远,而这就给了周瑜可乘之机,他决定在赤壁守株待兔,先击溃曹军先锋,挫其锐气。

另一方面,曹军除了荆州水师以外,几乎都是中原人,他们初到江南,因水土不服发生了大范围的疫病,导致战斗力大幅下降。

反观联军这一方,其主力部队江东水军是经历过百战磨练的精锐之师。

当初孙策渡江时,江东水军草创。之后吸纳了刘繇水军,又在和黄祖的数次交锋中获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荆州水军中有一定战斗力的江夏水师早已被东吴歼灭,凭江陵那作战经验薄弱的水军,绝不是江东这支有十几年建军历史的精兵的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主力部队初次遭遇。

曹军虽然在总体上占据明显优势,然而优势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至少在赤壁这块战场上,曹军并没有什么优势。

如今曹军抵达赤壁的先头部队数量有限,对联军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再加上江东水军强悍战力的加成,以及曹军受疫病影响被削弱,战斗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曹操在赤壁挨了当头一棒后,认为在水军无法取得优势,不能保障制江权的情况下,分兵南北两岸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他下令南岸的陆军全部前往江北,全军驻扎于江北乌林。

从这个部署看,曹操的处理比夷陵之战期间的刘备要稍微好一些,至少没有因为随意分兵而白白葬送部分军队。

但我认为此时曹操仍对战局没有个清醒的认识。兵法有云:“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圮地则行。

山林、沼泽等行军艰难的地区称为圮地,到了这种地区一定要快速通过,怎么能停下驻扎呢?

曹操本来就是个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的军事理论家,他曾给孙子兵法作注,在谈到圮地时,他曾注解道:“无所依也,水毁曰圮。

这说明基本的理论,曹操是非常清楚的,可他仍然在此驻军,这说明他的心态是非常膨胀的,自恃兵力强大就无视兵家常理,最后遭遇惨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操大军所驻扎的乌林一带正是圮地,位于云梦沼泽和长江之间的狭长地带,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即使兵力再多也难以展开,根本无法发挥出人多势众的优势。

吴起认为,如果以寡击众,就要避免在开阔地迎战,应该据险而守。这说明兵力强大的一方必须要在可以展开的地方作战,才能发挥优势,而曹操则丧失了自己的优势。

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吴子兵法)

另一方面,曹操的铁骑更需要在开阔地带才能有发挥的余地,将其放在沼泽地带岂不是暴殄天物吗?

总之,曹操虽然达到了让主力部队和赵俨七军汇合的目的,但同时也将大军置于险地,长江北岸行军条件远不如南岸,一旦作战不利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反观联军方面,形势就要好得多了,周瑜的驻兵地点,据推断应该位于长江南岸的陆口。

按照一些影视作品的描述,双方是隔江对峙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联军应该位于曹军下游的位置。

首先黄盖在发起火攻之前,是先航行了一段,然后在距离曹军水寨两里多的地方开始点火的。而乌林一带长江宽度也就一公里不到,这说明黄盖的出发点肯定不在乌林对岸。

另一方面,根据《荆州记》的记载,周瑜和黄盖是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击败曹操的,这也证明双方并非隔江相对,联军位于曹军下游。

周瑜黄盖,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於乌林。(荆州记)

至于具体地点,只有陆口是最合适的。

陆口位于陆水汇入长江的水口,也叫陆溪口。此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后来孙权、鲁肃和吕蒙都曾在此地驻军。

而且联军所驻扎的地点不能和曹军太远,如果过远的话,就无法监视曹军动向,曹军很可能会再次分兵,在上游某个地方偷渡过来,对联军进行两面夹击。

总之,陆口就是最适合联军驻扎的地点。

如今曹操的形势已经愈发不利,乌林距离他后方的大本营江陵,比起陆口距离联军大本营夏口要更远,再加上曹军兵力是联军的六七倍,后勤补给压力要大得多。

而曹军也确实陷入了这一困境,整场战争的减员中,确实有一批是饿死的。

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其实曹操在赤壁遭遇战失败后,就应该认识到战局已经非常不妙了,此时全军沿着长江南岸返回江陵是最好的选择。至于赵俨七军,就让他们北上返回襄阳好了,反正孙刘联军在南岸,又是以水军为主,很难对这支部队产生大的威胁。

然而曹操自从南征以来的一系列胜利让他自信爆棚,不愿轻易放弃这次机会,这是他的一个重大失误。等到进退两难的时候,周旋的余地就越来越小了。

事实上,曹操之前本有更好的选择,除了不要在江陵耽误过久,趁孙刘联盟达成之前发起进攻以外,他还有其他方案。

在江陵按兵不动不是不可以,毕竟以他的实力,就算孙刘联合也远不是他的对手,但他的进军路线不妥。

曹操的最终目标肯定是夏口,这里是联军的后方大本营,也是进取江东的门户。在长江上下游的争夺中,这里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重要地点,和柴桑(九江)以及皖口(安庆)一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进攻夏口,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线,沿着长江顺江而下,难以发挥中原精锐步骑的优势,因此不如经过古扬水,转入沔水,通过这条路径进攻夏口。

沔水北岸地势开阔,而且不像长江北岸一般沼泽众多,可以充分发挥曹军兵力强大且拥有精锐骑兵的优势。而且走这条路的话,跟赵俨七军汇合也是非常方便的。

当然,如果选这条路线,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出兵是肯定不行了,因为在深冬时节,沔水水浅难以行船。

但曹操可以再休整两个月左右,等到转年二三月份春涨的时候再发起进攻,到时候联军就很麻烦了,即使分兵袭击江陵也达不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因为在拿下夏口的情况下,长江中游和下游已经被截断,联军进攻江陵的部队会成为孤军,因此毫无意义。

只可惜曹操既没有抓住时机立刻出击,又没有采取稳妥的策略,最终选择了这个看似中庸却一无是处的方案,这也为他最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而代价则是十几万人的生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诗仙李白这首著名的《赤壁歌送别》,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乌林的场景。

作为中国古代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孙子兵法单独用一整篇来详细分析火攻。

火攻战法多种多样,单论具体打击目标就有五种,分别是火人、火积、火辎、火库和火队。

其中火人就是通过火攻来直接打击敌方的作战人员,火积是烧毁敌方粮草,火辎是烧毁敌方武器辎重,火库是烧毁敌方囤积物资的仓库,火队则是烧毁敌方的重要交通线。

总地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打击敌军,二是通过火攻间接虚弱敌方的战斗力。

这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比如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就是火人,官渡之战是火积和火库,而陈仓之战中郝昭用火箭破坏蜀军攻城器械则属于火辎。

然而火攻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起的,放火容易,但让大火为己所用就不容易了。

发起火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要选择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时节。所谓地利,则是要占据上风的位置。而人和则是指要提前准备好发动火攻的器材,并有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具体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火攻发动的条件。

不过以火助战虽然可以事半功倍,但仍需慎之又慎。大火一起难以轻易扑灭,正如战端一起难以卒解。火势失去控制可能误伤本方部队,战争失去控制更是会两败俱伤。因此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以火喻战,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他慎战的思想。

具体到赤壁之战,联军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完全吻合兵法中所描述的条件,最后大获全胜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当时情况虽然对孙刘联军有利,但却只是暂时的。随着战局的深入,不仅曹军面临很大的后勤压力,联军也不例外。

夏口虽然是联军的后方大本营,但这里在过去九年中经历了四次大战,早已民生凋敝。根据甘宁的描述,黄祖为了抵御东吴的进攻在当地横征暴敛,导致江夏钱粮物资消耗殆尽。

因此,夏口的物资储备远不如几乎未经战火摧残的江陵,不足以维持长期战争,必须要依靠江东本土的支援。

这样一来,就导致联军的补给线要比曹军更长,他们面临的后勤压力并不比曹操要小。

另一方面,目前曹军确实为疫病所拖累,战力锐减,但是到了第二年春天,情况或许就会好转,届时曹军的兵力优势就能得以体现。继续拖下去,难免会产生变数,因此速战速决是必要的。

而针对这一现状,黄盖首次提出了火攻的构想。

黄盖虽然出身贫寒,但他自幼熟读兵书,自然对火攻战法不陌生。而且他发现曹军将舰船首尾相接,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机动性,这也是发起火攻的一大有利因素。

这一点和周瑜不谋而合,因为火攻正是周瑜所熟悉的,建安四年(199年)他跟随孙策西征江夏,在那次战斗中东吴军队就成功发动过一次火攻。

目前正处深冬,是一年中气候最干燥的时候,而东吴军队有丰富的经验,发起火攻的物资也有储备,唯一的变数就是风向了。

火攻具体实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内发,一种是外发。

内发需要细作混入敌营,在敌军内部点火制造混乱,这种方式受风向影响较小。而外发就不同了,这要求必须在上风方向点火,否则难以对敌军造成什么损害。

联军的驻地陆口位于乌林东南方,因此发动火攻必须要有东南风。而现实中又不可能去借东风,这一点如何解决呢?

其实周瑜对此毫不担心,因为荆州在冬天是有可能会起东南风的,九年前和黄祖的那次战斗中,东吴军队就是依靠东南风发起火攻的,巧的是,当年也是一样的寒冬腊月。因此周瑜通过这一点积累到了相关的气象知识。

于是,周瑜开始为火攻进行积极的准备,他下令在数十艘艨艟斗舰内装满柴草,灌入膏油,外面用帷幕包裹好,上面插上牙旗,又预备了一些轻便快捷的走舸,分别系在大船后面。

对于有丰富火攻经验的东吴军队来说,这简直轻车熟路,而这也是孙子兵法中所提到的“烟火必素具”。

然而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行火必有因”。也就是说,只具备实施火攻的客观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能成功完成放火这一动作。

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直接冲过去点火必然会被敌军阻拦,何况双方还隔着大江。

对此周瑜的解决方案是命黄盖前去诈降,从而得到顺利接近曹军并放火的机会。

为此,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虽深受孙氏厚恩,然而以江东六郡对抗中原百万雄师无异以卵击石。倘若我为您效力,击破周瑜鲁肃等不自量力之辈必如摧枯拉朽。”

曹操收到信后,为了确认实情,跟送信的使者询问了很久,最后虽然嘴上还是有些怀疑,但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他应该还是相信了。

东吴的诈降之计之所以能够成功骗过曹操,有两大原因。

其一是黄盖的信件准确把握了曹操骄矜的心态,其二则是这类情况之前曾经有过先例。当初官渡之战时正是许攸来降,献上了袭击乌巢之策,最后才大获全胜,如今黄盖请降有什么奇怪的呢?

上了这个恶当,让曹操始终耿耿于怀,后来他在给孙子兵法作注时,就“行火必有因”这句话写道:“因奸人也。”可见其怨念之深。

没过多久,强劲的东南风就刮起来了,如今万事俱备,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

黄盖立刻出发,在途中将提前准备好的速度最快地走舸置于船队最前方,待行至江心,则升起风帆开始加速冲锋。

与此同时,黄盖举起火把,以此为讯号,让全体将校一同高呼:“我等来降了。”

听到江面上的呼声,曹军将士不疑有诈,纷纷走出营帐来到江边驻足观望。

待黄盖船队来到距曹军水寨只剩二里多的位置时,突然点起火来,那十艘走舸快艇一马当先,如离弦的火箭一般扎进了曹军水寨。

风助火势,很快一发不可收拾,曹军战舰大部被焚毁,而大火又蔓延到了岸上。一时间烈焰冲天,曹军烧死溺死者不可胜数。

曹操一看大事不妙,在疫病和火攻的双重打击下,他无法继续坚持,于是只好下令撤退,临走之前为了不资敌,烧毁了其余所有未被破坏的舰船。

不过战斗却还没有结束,火攻只可辅助作战,最终还得靠军队上阵厮杀,周瑜率轻锐士卒紧跟在黄盖之后,见曹军陷入混乱,立即擂鼓进兵,杀向敌阵。

然而,功臣黄盖却差一点乐极生悲。他正杀得兴起,不想被一支冷箭射中,落入冰冷的江水中,所幸被左右救起,才捡回一条命。

此战刘备全程参与,年近半百的他憋屈了半辈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联军一路紧追不舍。

而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的撤退路线究竟是哪一条。

按照《山阳公载记》的记载,曹操走的是华容道,通过陆路返回江陵。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山阳公载记)

而按照郭嘉传的记载,曹操似乎是原路返回的,在途中的巴丘烧掉船只。

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我认为如果觉得这两种记载有矛盾,则是曲解了郭嘉传的正确含义。

曹军是在从江陵到赤壁的路上遭遇疾疫的,地点应该就在巴丘,但曹操烧船肯定不在这里。理由很简单,如果溯长江西上返回江陵,需要水陆并进,那为何却要烧掉船只呢,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我认为曹操在想起郭嘉时,要感叹的其实是在巴丘遭遇疾疫以及因战败而被迫烧船撤退这两件事,而不是说在往返两次经过巴丘时分别发生的遭遇疾疫和烧船事件。

另一方面,以曹军当时低迷的士气,走水路逆流而上是否能摆脱气势如虹的联军的追赶尚属未知。曹操的优势在于精锐步骑,因此他选择走华容道是正确的,只不过若想成功脱身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乌林走华容道返回江陵几乎是一条直线,而且只是后有追兵,前面却没有伏兵,曹军的情况看似不算太悲观。

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却让他们遇到了大麻烦。

在汉末时代,长江北岸和沔水南岸的大片地区都被广阔的云梦泽所覆盖,这是一片湖泊和沼泽密布的湿地。

华容道虽然被称为道,但其实根本算不上正经的道路,此处泥泞不堪,再加上隆冬时节寒风呼啸,曹军苦不堪言。

如今疫情并未削减,原先水路的补给线又已断绝,大批将士在饥寒交迫之下倒毙路旁,凄惨无比。

曹操为了脱困,下了一道极为残忍的命令,他让老弱士卒割草铺路,之后竟不准他们离开,让骑兵踏着他们的身体行进,这才勉强通过了可怕的沼泽地,保住了自己的精锐。而那些可怜的老弱残兵,则成了荒野中的无名枯骨。

赤壁大败让曹操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他一统天下的美梦彻底破碎。心灰意冷之下,只好命曹仁、徐晃留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则领兵回到北方。

至此,波澜壮阔的赤壁大战彻底落下了帷幕。

此战周瑜的部署深得兵法之妙,先是兵贵神速,突入南郡,粉碎了曹军两路人马分进合击围攻夏口的计划。

随后小试牛刀,用一次小规模火攻阻止了赵俨七军的渡江行动,将曹军以长江为界分割为南北两部。

之后以逸待劳,用优势兵力挫败曹军先锋,先声夺人,将曹军逼入环境恶劣的圮地。

至于最后的决战,从战前的准备,到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再到为接近敌营实施诈降,用一套完美的操作进行了一次教科书般的火攻。

这一战,周瑜的表现堪称完美,他的赫赫战功足以彪炳史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2161.html

错误,曹操,部署,黄州,兵力,赤壁,优势,周瑜,曹军,夏口,曹操,江陵,赤壁,周瑜,曹军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错误,曹操,部署,黄州,兵力,赤壁,优势,周瑜,曹军,夏口,曹操,江陵,赤壁,周瑜,曹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错误,曹操,部署,黄州,兵力,赤壁,优势,周瑜,曹军,夏口,曹操,江陵,赤壁,周瑜,曹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