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汉代端午纪念过好多人,为何最后只纪念屈原?

汉代端午纪念过好多人,为何最后只纪念屈原?

时至今日,只要提起端午,大家都会想到屈原,端午与屈原算是划上了等号。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端午的起源是众说纷纭,到底是怎么出现,纪念谁的,历来都有不同说法。

“端午”这个名称,也是在汉代定下来的。

先秦时期,人们注意到,到了农历五月,天气已经很炎热,各种虫蛇病毒都开始大肆活跃,人们极容易生病,故而逐渐兴起了五月祈福消毒的活动。

古人还发现,到了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战国时期,阴阳学兴起,“崇五”之说流行,而夏至这一天在古历中又靠近五月初五,于是祈福活动就定在了五月初五。

所谓端午,端是初的意思,午就是五。端午的意思,就是五月初五。汉代以后,五月初五过端午就定下来了。

到了东汉,各个地方的端午,就已经出现不同的纪念对象了。

比如介子推。

介子推为了晋文公重耳复国,和重耳逃亡,后来还割下自己大腿肉给重耳吃。但是重耳复国赏赐大家的时候,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此时躲入山中,为了逼他出来,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和母亲抱树而死。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就下令五月初五不能点火。(资料参考《琴操》《邺中记》《荆楚岁时记》)

这个说法,至今在山西一带还有流传。不过,介子推更多的是和寒食节或者清明节联系。

比如伍子胥。

相传,伍子胥进谏吴王夫差,不可耽于享乐,更不能放勾践回国。但是夫差不听,而且赐他剑,让他自杀。伍子胥自杀后,还被夫差装在袋子里扔进了钱塘江。传说,伍子胥死后,化为波神,会稽郡每年五月初五就会有巫师跳着舞来祭祀他。(资料参考《曹娥碑》)

会稽郡同样还有纪念曹娥的风俗,这个资料同样在《曹娥碑》中有记载,不过《后汉书》也有说到。

还有陈临。

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在两广之地,可能有人听过他。汉时,两广之地还没开发,人民也没开化,是陈临教导当地人,所以他很受欢迎和爱戴。

《后汉书》记载: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悌。临徵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

当然,还有屈原。

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中写道:“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

从这段话也可以推测,五月初五的额习俗,祈福避灾在前,纪念屈原在后。

除这些人外,还有端午是纪念勾践、祭龙等是说法。

尽管五月初五纪念的对象中,屈原不是最早,但是范围却是最大。首先是屈原的生卒地两湖地区,还有就是屈原的放逐地,汉北江南地区。

另外,屈原的影响力度也是最大。为何?

其一是楚地之人对屈原的怀念。

其二是汉初楚辞大兴,上层人喜欢楚辞,汉初的诗歌名篇,比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就是典型的楚辞体。其实汉武帝也喜欢,他不仅能做辞赋,大臣中谁要是擅长楚辞,他也会偏爱。朱买臣因为读楚辞好,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

其三是到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人们更加怀念屈原的正直忠诚,尤其是文人士子,他们主动加入纪念屈原的活动中,增加了屈原的影响力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朝的湖南湖北地区,吃粽子、赛龙舟等纪念屈原的活动基本定型。

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南方的习俗逐渐传到北方,端午日,全国兴起纪念屈原的的活动另外,隋唐之前,因为怀念屈原,加上五月杀子的习俗,端午和悲相关。到了唐朝及以后,端午成了人们欢度纪念的节日,再也不用担心端午能不能欢乐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2715.html

活动,说法,伍子胥,汉代,楚辞,人们,介子,屈原,习俗,陈临,观点评论,重耳,伍子胥,介子,屈原,陈临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活动,说法,伍子胥,汉代,楚辞,人们,介子,屈原,习俗,陈临,观点评论,重耳,伍子胥,介子,屈原,陈临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活动,说法,伍子胥,汉代,楚辞,人们,介子,屈原,习俗,陈临,观点评论,重耳,伍子胥,介子,屈原,陈临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