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刘备用一成语指责曹操,透露了一桩往事,虚伪面目暴露无遗

刘备用一成语指责曹操,透露了一桩往事,虚伪面目暴露无遗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本文要介绍的这句三国成语出自《三国志·先主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当时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地区,事业达到顶峰。文武推荐刘备为汉中王。随后,刘备上了一道奏章给远在许昌的汉献帝。先来看看原文:

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孤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

今臣群寮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五帝损益,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福。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寔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

在这道奏章中,刘备指出当年自己曾与车骑将军董承一起密谋诛杀曹操,后因行事不密致使董承被曹操杀害。自己虽然在各地组织同盟对抗曹操,却始终未能将其消灭,这也使得曹操的气焰更加嚣张,先后杀害了皇后和皇子。

随后,刘备引经据典,从周朝平定分封诸侯王说到汉高祖刘邦建立九大诸侯国,说明这种方式能对削弱并最终消灭曹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刘备还指出,如今曹操挟持汉室,培植爪牙,心中怀着害人的恶意,早就想窃国篡位。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参照古代的做法,自己的手下想出了一个变通的方法,推举自己为大司马汉中王。

本文要说的这句成语,便出自刘备的这道奏章中,叫做“包藏祸心”,意为心中怀着害人的恶意,其意思很明确,指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过,这句成语并非刘备首创,而是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刘备的这道奏章,其实就是为自己自封汉中王寻找理由。故此,刘备不仅在奏章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古代的分封制,同时还对曹操进行了全方位的指责,以此来说明自己自立为王的合理性。

不过,刘备在这倒奏章中却一不小心透露了十九年前在许昌发生的一件往事。这个事件发生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由汉献帝刘协指使、车骑将军董承及大臣王子服等数人实施、刘备也参与其中的一场密谋,目的是为了诛杀曹操,此事也被后人称之为“衣带诏事件”。

不过,这个计划并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是董承自己行事不密,被曹操发觉。但就在董承等人积极准备之际,刘备却突然离开了许昌,这无疑也削弱了董承等人的力量,董承等人的失败也就变得不可避免。

《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中关羽就曾经对刘备说过:“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这说明当时也的确出现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却被刘备阻止。

这足以说明,刘备在奏章中提到的“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是一句假话,从头至尾,刘备想的只是如何摆脱曹操、自行发展。对于董承诛杀曹操的图谋,刘备只是敷衍,所以才会在事发前就急急忙忙找了个理由离开。

从这个角度上看,刘备与曹操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想在汉末的乱世中有自己的一番作为。只不过刘备与曹操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天下人唾骂,另一个则是假借复兴汉室的名义自立为王,但名义上却要好听的多。由此可见,即便曹操是个真小人,刘备也绝对不是个真君子,他要比曹操更加虚伪。

参考书籍:《三国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3567.html

往事,成语,刘备,许昌,曹操,汉中,奏章,车骑,董承,将军,观点评论,刘备,汉中王,曹操,奏章,董承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往事,成语,刘备,许昌,曹操,汉中,奏章,车骑,董承,将军,观点评论,刘备,汉中王,曹操,奏章,董承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往事,成语,刘备,许昌,曹操,汉中,奏章,车骑,董承,将军,观点评论,刘备,汉中王,曹操,奏章,董承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