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赵国大将李牧曾以弱胜强,大败匈奴,为何后世名将却很少效仿他?

赵国大将李牧曾以弱胜强,大败匈奴,为何后世名将却很少效仿他?

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5个月之后,赵国战败。

赵国曾经赖以为长城的草原飞骑在秦国的打击之下全军覆没,自此,赵国边关再也没有足够强大的防御力量抵抗匈奴。

不仅如此,战争还导致战国国力衰败,赵国再也没有办法再次组织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失去了骑兵力量,这让赵国在北方战线上和匈奴的对抗尤为吃紧,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住。

加上匈奴人掠夺蛮横的天性,让边境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整个赵国的经济也长久无法恢复。

这种情况直到公元前249年,李牧的到任后才得以改变。

李牧的才能之高,堪比秦国大将白起,终身无败绩。

然而后世的名将往往更愿意把白起当作榜样,为什么将士们都不愿意效仿李牧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李牧的悲剧结局。

李牧才高权重不懂得低调行事

李牧为将的时候,为了抗击匈奴,凭借自身的才能将雁门关打造成了铜壁铁墙。

这个时候的雁门关,就像是一道结界,让匈奴不仅不敢越雷池半步,还闻风丧胆。

在抵御匈奴的同时,李牧率领的赵国军队还一次次击退了秦国十万之师的进攻,在燕国企图偷袭赵国的时候,反而让燕国签订了城下之盟。李牧一次次率领赵国士兵力挽狂澜,将长平之战后近乎灭亡的赵国救了回来。

著名的“美马计”也是李牧才能的一个写照。在李牧刚刚进驻雁门关的时候,因为赵国的兵马都有限,粮草也不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采取的都是守势。

李牧在雁门关巡视的时候,看到匈奴人正将战马赶到河里洗浴,李牧顿时心生一计。他下令将自己军中的百余匹母马也放出来,然后将母马赶到河另一边的树荫下,匈奴的雄性战马发现母马之后很快都渡河跑到了李牧这边。

就这样,李牧就收获了匈奴的众多良马。除了才能之高,李牧得到的权力也不小。

在驻守边关的时候,边关地区官员的任免权以及经济大权都在李牧手中。

因为带兵打仗,李牧的兵权也不小,主要体现在兵力数目上。根据《史记·李牧传》的记载,李牧在反击匈奴的时候先“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说明李牧的战车根本不止千三百。

李牧才高还手握这么多权力,可以说,已经大到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地步了。

如此将才,如果是遇到贤明的君主,自然是不用担心什么,但是偏偏赵国的朝堂昏聩权臣当道。虽然也有廉颇和蔺相如这样的良臣,但是最终都是权臣的牺牲品。

李牧自然也不例外,如此将才,又不懂得隐藏锋芒,朝堂奸臣心生嫉妒,在国君面前说尽谗言,让国君猜疑李牧,最终李牧还是被杀害了。

李牧有性格缺陷,处事缺乏灵活性

如果李牧只是一个才高权大但性格圆滑的人,能够和朝堂上的权臣有所交际的话,或许他也不会遭到杀身之祸。

但偏偏李牧就是一个十分坚守原则的人,和征战沙场的武将一样,因为长期远离朝堂和国君,在边塞作战一切都得依靠他自己的运筹帷幄和独断自决。

可以说,在抗击匈奴时,李牧自有一套方法。

抵御匈奴的时候,李牧有时候会实行保存实力,伺机而动的战法,但是这一战法为国内人所猜疑。赵王也下令让李牧出战,但是李牧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他认为此时不适合出击而坚决不会出击。

可见,李牧是一个多么固执又有个性的人。如果是出战,他也需要君主确保满足他的出战条件,否则还会称病拒绝赵王。

这样的性格虽然会招致赵王的不满,但是毕竟赵王还是比较开明的,然而之后的两任国君却是实打实的昏君。

这就给了秦国离间李牧和赵国的机会。

当赵王命令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的时候,李牧考虑到赵国的安危,为了这一大局,宁肯放弃自保的机会,也还是拒绝接受这一命令。

良将难遇明君

赵国的历代君王中,赵武灵王是一个比较出色的国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推进胡服骑射等一系列的改革最终让弱小的赵国起死回生。之后的赵惠文王虽然没什么太大的作为,但是也算是成功守业了。

但是到了赵孝成王的时候,国风日下,而李牧恰恰就是生活在赵孝成王时期。

这一时期,昏聩的赵孝成王重用的是朝廷中的奸臣,忠良之人在朝堂中反而被逐渐边缘化。

这段时间,赵国国内的秩序十分混乱,因为其他的诸侯国也都在谋划着扩大自己的领土。在和其他诸侯国的外交过程中,赵国很容易相信这些诸侯国。

赵国因为有过不少兵变的前例,赵武灵王虽然也进行了相关改革,但是还是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的一次兵变,三朝元老廉颇在盛怒之下都攻击了同朝的乐乘。

之后,赵国的国君对非赵姓的大将都很难真正的信任,这是赵国很同意被敌国离间的重要原因。秦国在战国时期一心想要统一称霸,而王翦知道,一日不除赵国的李牧,秦国就难以打败赵国。于是便上奏秦王对赵国使用反间计。

秦王先派了两个秦人混入赵国都城邯郸,让这两个人去收买曾经诬陷过廉颇的郭开,让郭开散步李牧和司马尚勾结秦军反叛的谣言。

这个郭开又恰好是赵孝成王的亲信,如此一来,赵王二话不说便听信了谣言,毫不犹豫地剥夺了李牧和司马尚的兵权。

总结

后世名将大都不愿效仿李牧的主要原因应该就是李牧的悲剧结局吧。

特别是在当朝的君主不够贤明的时候,一个如此有才能的人尚且在战功卓著的时候招致杀身之祸,一般人怎么敢轻易效仿呢?

参考资料

[1]邓键,安少华.烽烟散去话李牧[J].文化产业,2021(09):22-26.

[2].战国名将李牧[J].前进,2020(02):61-6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3645.html

后世,名将,大将,李牧,匈奴,赵王,秦国,朝堂,赵国,时候,观点评论,李牧,匈奴,赵王,秦国,赵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后世,名将,大将,李牧,匈奴,赵王,秦国,朝堂,赵国,时候,观点评论,李牧,匈奴,赵王,秦国,赵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后世,名将,大将,李牧,匈奴,赵王,秦国,朝堂,赵国,时候,观点评论,李牧,匈奴,赵王,秦国,赵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