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自商鞅试行“耕战”政策强国以后,秦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显著

自商鞅试行“耕战”政策强国以后,秦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显著

“耕战”政策是我国古代独创的、以农业与战争为核心、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法家、兵家、农家等提出的一套国家施政策略。

这种政策独重农业耕作,形成了一种忽略工业、商业等经济成分的特殊农业系统。然而,这一政策在战国时期被列国普遍采用。

从上古伏羲、女娲时期开始,氏族社会的生活方式由渔猎转至游牧,度过了中华文明中蒙昧、原始的“创世纪”时代。

到殷商中后期的奴隶制社会,居于都城内部的贵族将奴隶的居住地安排在城郭周围,如此一来,奴隶不仅承担农业耕作,还要负责保卫都城的安全。

此时,广阔的天然草原之中,耕地农业伴随城郭的建立开始孕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周代产生了一种较为完善的社会面貌:乡人除了承担贡赋、徭役等义务以外,还要强制服兵役。

平时不仅要与其他乡人一同从事农业生产,还要额外参与军队的四季操练,以待战时裹革携粮,冲锋陷阵。这种社会面貌与“耕战”政策互为基础。

春秋战国之际,正逢乱世,社会面临着变革。春秋争霸之战狼烟四起,从公元前77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76年,漫长、残酷的战争期间先后出现过五位霸主。

此后,中原逐鹿又崛起了“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波及整个华夏大地。与此同时,通过征战与掠夺,部分国家获得了丰富的物资与肥沃的土地,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工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与此同时,私人办学之风兴起,“士”的流动性增强,各种学说“百家争鸣”,虽布衣之徒,通过拜师和游说亦可致将相之位。

另外,牛耕和铁犁技术开始推广,土木水利工程在各国展开。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农业的支持下繁荣发展,人口向大都市集中。正是在这样的繁复错综的历史大背景下,“耕战”政策产生了。

“耕战”政策在列国的实施,经历了一个提出、发展到完善的过程,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孙子称“战争”为“生死之地,存亡之道”,这意味着一场残酷战争的胜败,几乎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兴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祀”的重视,本质上就是对“食”,即农业的重视。

农业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所有生产部门中最为重要,而拥有大量劳动力和可耕作的土地则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两种生产要素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农业的最终产出。

一个国家,在土地被完全开发、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土地的增加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增大,而人口增加不但不会对农业生产量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使得粮食的最终平均分配量减少。

因此,国家对人口和土地这两种要素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其政策必然倾向于获得更多的土地,土地就成为乱世中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而“耕”与“战”二者的关系中,“耕”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和重要保证。

所以,战国期间,列国的政策自觉、不自觉地都转向“耕”与“战”的结合,“耕战”政策的出现是大势所趋。

列国实施“耕战”政策时,制定具体措施需要考虑到本国实际情况,但是无论细节方面有多大差异,本质上来看,“耕战”的特征是一致的:在国家内政方面大力支持、发展农业,对外则进行兼并、扩张战争,内政与外交紧密结合、互为补充。

春秋末期,晋国的“六卿”普遍采用了带有耕战性质的政策。战国初期,魏文侯为了增强魏国国力,任用李悝等人在魏国进行变法。

此时,耕战政策的内容和措施虽较为简单,但已趋于完善。秦孝公时期,商鞅相秦,他继承并发展了管仲的耕战思想。

商鞅高呼“治国之要”中,最重要的就是“令民归心于农”,只有如此,才能“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对内,民众尽力于农业,辟草垦田,粟锦丰足;对外,勇猛善战,开疆拓土,才能有富强之功。

其推行“耕战”政策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彻底性,围绕“耕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了法律禁令,制定了奖惩措施。以最终的结果来看,列国制定的“耕战”政策中,秦国最具代表性,也最有成效。

“耕战”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百家争鸣”中的一种与国运相关的改革性学说,同时也是最符合时代特征与历史发展需求的一种施政措施。

但由于它的“逐利”特征过于明显,受到了儒家、墨家等具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的学派的批评。在耕战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本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土地。

秦国在战国早期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由于人口过少,土地不足等原因,一直未能在列国中称霸。

自商鞅试行“耕战”政策强国以后,秦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商鞅认识到秦国强大的必要条件:充足的物质基础与强大的军队战斗力。

对农业与战争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着深刻透彻理解的商鞅,以秦国的农业地理环境为依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农战”国策。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商鞅在“耕战”国策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重农抑商,推崇农作耕织。在商鞅看来:“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因此,“农”的发展乃第一要务。先颁行“垦草令”、“粟爵制”,奖励垦荒,使当时耕地面积扩大,后出台优惠政策招引三晋之民来秦开荒。

另外,抑商政策的实施阻止了商人对小农经济的损害和破坏,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废除贵族掌控下的旧井田制。“坏井田,开阡陌”,即触碰贵族利益——废除土地国有制。

此处的“阡陌”指的是小田界,以一亩田为界限,“封疆”则意味着大田界,每一顷田处划一道界限。商鞅将原来的“阡陌”、“封疆”废除,代之以二十四步为一亩的新的“阡陌封疆”。

由于实行全国统一赋税,国家仅征收一定比例的农业税,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大大调动了乡人进行农业生产时的积极性,所谓“赋税平”即是此意。

(3)按户按人口征收赋税。在战争频发的年代,这一政策保障了秦国的物资供应。结合户籍、兵役、徭役等战时管理制度,将民众与土地紧紧地绑在一起,并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商鞅为政期间,大力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等与国家命脉相关的改革措施,尤其影响深远的是“耕战”策略,为秦国带来了“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理想国家状态,对外征战中“民勇于公战”,民间邻里则“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得益于“耕战”国策以及对“农”与“战”的辩证认识,商鞅一言以蔽之:“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考虑到秦国正面临着“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此王所不能两成也”的现实,商鞅试图以重“农”来稳定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为“战”的补给提供保障,并以重“战”来取得兼并、争霸战争中的绝对胜利,进而为“农”提供广阔的可耕作土地与相对安定的内部环境。

农与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身在边境西陲之地的秦国,通过与各国频繁的交流,将学习到的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与种植理念应用在本国农业的发展上。在“耕战”思想的推动下,农业手工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

1、农业的发展

战国时期,秦国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农业发展与中原的传统农耕地区相比有着先天不足的劣势,既缺乏相应的畜力设备,也没有大量的铁质农具,这也导致这一时期,秦国的水利设施难以建设、覆盖范围不足。

但在“耕战”思想的推动下,秦国的农业生产力迅速进步,农业方面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以及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

(1)农业工具,即农具的进步。工具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生产力的提升。秦国在战国时期的铸铁作坊遗址与其中大量的冶铁原料、残渣和铁质农具的成品、半成品表明:秦国不仅有着大规模的铸铁作坊,而且铁质农具在一定范围内还得到了推广。

(2)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秦人认为“凡耕之道,必始于垆”,可见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田地时,要先“相高下,视肥饶,观地宜”;对于产量较低的田地,也要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改良,如要“注填瘀之水”来冲淡盐碱之地的卤泽、贫瘠荒芜之地要“以热汤”、“粪田畴”来“美土疆”等。

(3)田间管理。秦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田间经验。从种子的保管、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施肥、防治病虫害,一直到收割都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在农业灌溉方面,更是以井水、河湖、沟渠等方式来保障水源的充足。秦国“耕战”国策中,农业对于秦国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增强了秦国国力。

农业不仅能够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为军队提供人员与粮草保障,同时也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

2、手工业的发展

“耕战”思想中隐含的暗线,与严格控制相应的——手工业生产“标准化”是秦国手工业发展最大的成果。

作为中国古代标准化行业的突出代表,秦国手工业内部分工的细致程度和手工业技术的标准化水平都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具体实物的标准化形态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制度两大方面,即构建手工业产品标准与对手工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

就手工业产品的要求来看,秦国对于手工业产品标准的构建,包括对器物形制和工艺流程的标准两个方面。

《云梦秦简·工律》中就以“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作为同一规格器物的生产标准,提出了对产品规格的要求。

从秦俑坑出土的铜质兵器来看,秦国兵器在生产时,已有了统一规格的生产标准,合金配比、冶铸工艺等加工工艺标准化生产出了误差较小的兵器,意味着秦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规格化和系列化的器物生产。

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对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保障手工业生产的高标准、高效率。

合理的管理机构、明确的责任分工、规范的生产流程以及严格的质量监督这四部分环环相扣,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业管理体系。

首先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秦国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每个层级中细分下来的生产部门都设有直接负责生产管理的官员,如此形成了从中央扩展至地方,可追溯至生产源头的手工业生产管理系统。

对手工业生产人员,则需要更为灵活机动的标准化管理方式。这一体系,大致包括对生产人员构成身份的规范,对生产工人展开技术培训的规范,对每个生产者设置明确的工作量,安排合理的待遇标准等方面。

在秦国,官营手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者地位较为低下,主要由附属的奴隶、服刑的刑徒和征调来的自由工匠这几类人构成

总而言之,“耕战”国策影响下,农业、手工业由于政治上的重视,确实获得了相当大程度的发展。

农业的发达,致使粮食产量大增,积贮丰厚,一时人皆言:“秦地半天下……积粟如丘山”,关中地区在当时以物产丰饶著称,被人们冠以“天府”的美称。

《战国策·秦策》中,将秦国农业发展的盛景形容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沃野千里,蓄积饶惰,地势形便”,称秦为“天下之雄国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3878.html

国家,农业,强国,秦国,土地,政策,手工业,耕战,战争,发展,观点评论,农业,商鞅,秦国,手工业,耕战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家,农业,强国,秦国,土地,政策,手工业,耕战,战争,发展,观点评论,农业,商鞅,秦国,手工业,耕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家,农业,强国,秦国,土地,政策,手工业,耕战,战争,发展,观点评论,农业,商鞅,秦国,手工业,耕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