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河南农村一项民间绝活,八个壮汉累得直喘气,两千年前恭送过孔子

河南农村一项民间绝活,八个壮汉累得直喘气,两千年前恭送过孔子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每年正月最后几天,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社火表演。社火表演当天,整个县城万人空巷,群众携老扶幼争相走出家门,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能够看抬阁表演。因为抬阁是滑县社火中的重头戏,如果在古会上没能看到抬阁,那就会错过一年,因此会觉得甚是遗憾。

滑县抬阁属于社火项目中的一绝,至今已流传数百年。据当地群众介绍:“宋朝末年,滑县道口因运河而兴,逐渐成为商贸重镇。因为那时的夜间照明主要使用蜡烛,因此多有火灾发生。人们为了敬奉神明,祈求平安,所以就兴起道口古会。在每年的正月末,当地就会举办大型的社火活动,抬阁就是众多社火表演中的一项。”

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使用人力肩扛人抬,要付诸很大的体力;阁是指木箱子,这也是古人对木箱子的一种叫法。因此,抬阁有用人力抬起木箱子之意。在木箱子的上面,坐着几个年龄不大的孩童,他们需要跟随锣鼓的伴奏,进行即兴表演,观赏性很强。所以说,抬阁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广大群众非常欢迎的民间艺术。

据当地一位群众介绍:“明代嘉靖年间,滑县道口抬阁已达到鼎盛时期,民间抬阁发展到20余架。那时候,每支社火队伍参加演出的人员有200多名。同时,为了增加演出效果,还在队伍中加入了尖子号、八大钐、大旗等等。前面鸣锣开道,后面众人跟随,整支演出队伍声势浩大,非常壮观。”

观看抬阁表演,不难发现最辛苦的要数抬杆子的人。一架抬阁需要八人台,前面四人,后面四人,有八抬大轿之势。这些肩抬杆子的都是些身强力壮,肌肉结实的汉子。设计最简单的抬阁上面坐着三个孩子,下面是一个木质的底座,总重量达到了上千斤。所以,每个人要均分大约上百斤的重力,劳累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抬阁需付出很强的体力,所以,当每架背阁行走大约50米时,人们就需要停下来进行短暂的休息。别看仅是50米的距离,足可让一个精壮的汉子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位老伯介绍:“抬阁是一项体力活儿,绝不能掺杂使假。假如一人掏了假力,那么这架抬阁就不能正常表演,抬阁人真的很辛苦。”

一位安阳的群众介绍:“其实抬阁是能找到渊源的。春秋时期,群雄逐鹿中原,中原大地战火不断,民不聊生。一日,孔子带领学生来到安阳,看到生灵涂炭,不由心生悲怜。于是,就在当地讲授仁义礼智信,以此感化民众。临行时,孔子把随身携带的物品全部赠送给村民。当孔子和学生走出数里,突然听到身后锣鼓齐鸣,远远看到村民把化了妆的孩童放在桌子上,众人抬着孩童依依相送,心中很是感动。这就是抬阁最早的雏形。”

若按照那位安阳群众的讲述加以推算,抬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抬阁至今兴盛不衰,也许是后人仍用抬阁的形式,表达对孔圣人的尊重吧。虽说滑县抬阁具体的出现时间无法考证,但是,滑县抬阁的形式较为丰富,也很坚持传统。除了人数多的抬阁需用拖拉机拖运,或者靠人力推运外,其余的抬阁全部靠人力肩扛。这是滑县抬阁最大的亮点所在,所以在中原地区实属罕见。

在观看滑县抬阁时,会发现很多抬阁人把衣服缠裹在木杠上,这样可以增大木杠与肩膀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不舒服感。很多抬阁人说:“抬阁是一个技术活儿,抬阁人一般都是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人。因为上面坐的是孩童,所以,安全是第一位。再者,抬阁有时需要变着花样表演,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经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4766.html

壮汉,绝活,安阳市,社火,滑县,千年,群众,表演,民间,农村,观点评论,安阳,社火,滑县,孔子,抬阁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壮汉,绝活,安阳市,社火,滑县,千年,群众,表演,民间,农村,观点评论,安阳,社火,滑县,孔子,抬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壮汉,绝活,安阳市,社火,滑县,千年,群众,表演,民间,农村,观点评论,安阳,社火,滑县,孔子,抬阁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