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卫青首战即封侯,同时李广全军覆没,战场发生了什么?

卫青首战即封侯,同时李广全军覆没,战场发生了什么?

马邑之围后,和亲的面纱撕破,汉朝不再每年送絮、缯、酒、米、食物等,边境互市也没有了。马邑设伏不成,没能将匈奴歼灭在大同盆地,经过几年的准备,武帝决定主动出击。

秦末汉初,匈奴越过大漠,控制了广大的漠南地区,大致是今天内蒙古高原南部。经过几十年的战争,这个区域长城崩毁,田园荒芜,牧民流移四散,庐舍空而不居。漠南沦为白骨蔽野,千里无炊的局面。

漠南匈奴势力范围突进汉朝长城,这个突出部位于雁门郡北部,在雁门郡、定襄郡、代郡之间。这个区域属雁门郡,我们暂且称为雁门北,方圆数百里,汉朝却没有设置都尉府,默认匈奴对此地的控制。

雁门郡是军事重地,有沃阳和平城两个都尉府,直面雁门北匈奴侵扰。这一带干旱少雨,汉军辎重输送困难,匈奴人便将雁门北作为南下的桥头堡。匈奴从雁门北出兵,可以沿着桑干河支流南下,过平城,进入大同盆地。

朝廷的大致思路是先将雁门北的匈奴赶出长城,然后再将漠南匈奴赶回大漠以北,汉朝北方的军事压力将会大幅减少。

雁门北是一个盆地,中间有一个名为诸闻泽(黄旗海)的湖泊,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9千米,呈三角形,周边也称黄旗海草原。春夏站在周边山脉上看,绿浪起伏的草原,河流小溪点缀其中,当然是牧马的好地方。

汉朝制定的计划相当谨慎,在春天发动攻势,这时候匈奴主力还在漠北,汉军可乘机围攻雁门北的匈奴人。

朝廷的具体计划是,从雁门郡、定襄郡、代郡同时出兵,三面合围雁门北。由于长城以北的漠南匈奴几天内就能赶到支援,漠北匈奴十来天后也能陆续赶到,汉军要尽力速战速决。如果陷入持久战,双方持续增兵,汉军和马邑之围一样达到三十万人的规模,那时合围战就会演变成遭遇战,胶着战,汉军要退出战场都不可能。在高原荒漠作战,汉军对天气和地形的把握都不如匈奴,骑射本领也远不如对方,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搞不好三十万大军都得葬送在雁门北。

此时的汉军要士气没士气,要经验没经验,唯一的优势可能是摆阵用强弩将匈奴驱离。

长安,未央宫的一座偏殿密室,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奉旨登上二楼,和汉武帝一道观看楼下的沙盘。这是一个长宽各三丈的巨大沙盘,描绘汉朝北疆各郡和大漠南北,高山、平原、沙漠、河流、城邑,长城,标识得清清楚楚,甚至各郡的城邑还用不同颜色标识。

李广看得瞠目结舌,瞥了一眼卫青,指着马邑的方向,由衷赞叹道:“若早得此图,马邑之围,定能生擒军臣单于。”

原来此图的构想来自卫青,他和一众能工巧匠先做出汉朝北疆沙盘,又根据众多匈奴降将和俘虏口述描绘出大漠南北的地形,在密室外做好局部地图,再到密室中拼接。密室内有虎贲守卫,每次加工都要用粗布盖住其他部分,因此能工巧匠们大多也只记得局部,只有卫青对此图全局最为了解。

卫尉李广自视甚高,一直瞧不起卫青这种外戚,见到此图后却赞不绝口,对卫青的观感大为改善。

卫青提出一个新战术,若军臣单于真的倾巢南下增援雁门北,自己率领一万人便直捣龙城或单于庭,总之要捣毁匈奴一处老巢。

武帝和一众将领虽觉得军臣单于倾巢南下的可能微乎其微,还是被卫青的豪言壮语感动,在被动和亲的年代,卫青直捣龙城的话语,震聋发聩,惊世骇俗。

公元前129年,武帝兵分四路。第一路拜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军职二品),兵出云中郡;第二路拜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军职二品),兵出雁门郡;第三路拜公孙敖为骑将军,兵出代郡;拜卫青为车骑将军(军职二品),兵出上谷郡。

四路大军,一老带三小,公孙贺、李广、公孙敖这三路合围雁门北的匈奴军。初春时节,牛羊骏马繁衍生息,匈奴忙于产羔放牧,军臣单于和左贤王可能不会来援。卫青则绕到敌军背后,四路大军完成合围,消灭长城以南的匈奴。如果军臣单于和左贤王来援,预计兵力也不会太多,卫青见机行事,配合其他三路围点打援。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军臣单于或左贤王倾巢南下,此时汉军三路人马尽量拖住匈奴主力一段时间,卫青则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壮志,向着匈奴龙城或单于庭进发,偷袭匈奴老巢。不过武帝和诸将,都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四路军队中,武帝最期待的是公孙贺这一路,这里面当然包含个人感情。公孙贺的父亲公孙昆邪是义渠降将,平七国之乱的三十六将军之一,封为平曲侯,食邑3220户。虎父无犬子,公孙贺被寄予厚望。

实战中,公孙贺毛里拖毡,畏缩不前,未能按时赶到会师点。虽然公孙贺这一万人马毫发无损,但对第二路李广军来说可就是门户大开,雪上加霜。

李广担任过雁门郡太守,一万骑兵出雁门,轻车熟路,很快就遭遇对方一支劲旅,攻杀两天,互有胜负。不料匈奴人越来越多,数日后单于主力赶到,十余万骑兵,众寡悬殊。没想到军臣单于来的这么迅速,按计划李广军西有公孙贺军,东有公孙敖军,三军顶在这个位置,将单于主力拖住,为第四路卫青创造战机,甚至可能长途奔袭龙城。

由于公孙贺军没有出现,李广军左翼空虚,匈奴骑兵势如潮涌,从北、西、南三面将李广围困。

李广长子校尉李当户,弓马娴熟,武艺尤胜其父。李广领雁门太守时,老虎常下山嗜人。李当户便备足箭矢,单枪匹马上山,逐虎过涧。十丈外虎王咆哮来袭,瞬息之间已扑到跟前,却轰然倒在李当户跟前。原来李当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出三箭,第一箭射中虎王右腿,第二箭射中虎王左眼,第三箭从虎王颈脖射入。

然而任李当户如何善战,终究是寡不敌众,杀得势穷力竭,身受数十创,轰然倒地。几个月后,李当户的夫人在长安产下遗腹子李陵,为李当户续上香火。

此刻李广军兵士战死一大半,东侧的公孙敖军也陷入苦战,自身难保,根本无力救援。军臣单于闻围住的是飞将军李广,急传下军令,务须生擒李广,不得将他杀死。

李广强忍丧子之悲愤情绪,东冲西突,血染战甲,不能脱身,战到力竭,匈奴骑兵一拥上前,竟将李广压在身下生擒。

李广军全军覆没,匈奴人高唱凯歌,把李广捆绑在马背上,去向单于报功。李广心中方寸不乱,故意诈作重伤。匈奴人见李广“奄奄一息”,料他插翅难飞,也不捆缚,只在两匹马之间挂一张绳网,让“命若悬丝”的李广躺在网上。

李广索性闭目养神,行十余里路,瞥见近旁有一人骑着一匹高大骏马,便翻身跳下,纵身一跃,敏捷如猎豹,竟跳上马背,一双铁臂早将匈奴人抛出一丈开外。李广勒转僵绳,快马加鞭向南飞驰。匈奴草率从事,这才如梦方醒,一齐拨回马头,策骑急追。李广张弓搭箭,尘埃起处,追兵无不应弦而倒。李广且行且射,行数十里路,杀敌数十,竟得逃脱。

李广军全军覆没,回来后罢官,拿钱赎死罪,免为庶人。

第三路公孙敖,此战尽职尽责,悍不畏死。

公孙敖与公孙贺祖上都是北地郡义渠人,秦末汉初很多义渠人给自己一个中原的姓氏,其中姓公孙的人不少,公孙敖与公孙贺并不是亲属。公孙贺的父亲公孙浑邪几乎就是义渠人,官至典属国、陇西太守。公孙贺因此年纪轻轻就官至太仆,公孙敖显然没有这等身世,所以入宫做了羽林郎。

当陈皇后和其母窦太主(馆陶公主)派人杀卫青,公孙敖竟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一个有情有义且不怕死的人,正是武帝急需的。

当李广军溃败,李广被生擒,公孙敖也知道大势已去,便率军突围南走。最后公孙敖率三千残兵奔回代郡,一万人十去其七,可见战场惨状。

与李广一样,公孙敖也是罢官,拿钱赎死罪,免为庶人。

第四路卫青军,在前三路未能持久吸引单于火力的情况下,情况并不乐观。

卫青从小牧马,骑术精湛,又为武帝献出许多精妙计策,遂擢升为骑都尉(军职四品),掌羽林军。

卫青自上谷北上,本要从背后突袭匈奴,在得知单于十余万主力系数南下,正和李广和公孙敖激战。卫青果断改变战术,事先预料的极端情况出现了。

卫青便以翕侯赵信带队,穿越千里大漠戈壁,从东南到西北,杀向匈奴单于的龙城。

卫青年约二十四五岁,豹头环眼,虎臂狼腰,眼神精光闪闪,跨在马背上犹如一头豹子正搜索猎物。卫青肤色黝黑,因少年时长期牧马,在阳光下暴晒所至。

一万骑全速策骑飞驰,越过草原、荒漠、沙地,大地在马蹄下飞快地往后方泻去。卫青早已下令,不用理会沿途匈奴的骑哨和牧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此战的关键是赶在匈奴骑哨前兵临龙城。

此时龙城有数千守军,多为老弱病残,未能随君臣单于南征。卫青率精锐之师,以犁庭扫穴之势,斩首七百级,余者鸟兽散。

卫青不敢久留,得手后立即撤军,仍穿越大漠戈壁而回。此战卫青军战马损失上千匹,战士也伤亡和失踪数百,战损和匈奴不相上下。

但是此战直捣龙城,好比匈奴南下匈奴洗劫汉朝长安,从此攻守之势易也,汉军不再拘泥防御,而是伺机攻出塞外。武帝赐卫青爵为关内侯,食邑200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598.html

首战,单于,匈奴,汉朝,武帝,卫青,李广,长城,战场,汉军,经验教程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首战,单于,匈奴,汉朝,武帝,卫青,李广,长城,战场,汉军,经验教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首战,单于,匈奴,汉朝,武帝,卫青,李广,长城,战场,汉军,经验教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