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赵国硬骨头:长平之战损失惨重,仍能打败30万秦军和10万匈奴

赵国硬骨头:长平之战损失惨重,仍能打败30万秦军和10万匈奴

这段历史涉及很多名人,武力与谋略相互交织,是战国最为精彩的部分,首先要从长平之战说起。

偏居一隅的秦国经过自秦孝公后面数代明君的励精图治,当时格局可以称为“一超多强”,在位时间最长的秦昭襄王渴望能够统一六国,秦国与赵国之间决定胜负的战争在长平拉开。

秦国这边是君王圣明、将相齐心,而赵国这边则是很容易被范睢的离间计破坏君臣联盟,最终在秦将白起的带领下,四十多万赵军将士被坑杀。

大量的青壮年牺牲在战场上,对赵国的打击很大,当时战国正处于征伐频频的时期,将士常年甲胄不离身,大量青壮年战死不管是对国防力量还是国内发展生产都是极为不利的。

也正是因此,按照常理推测,经过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国本来应该是在未来20年都不会恢复昔日国力,没想到赵国之后竟然能够干掉三十万秦军和数万匈奴。

长平之战,对于秦国来说是灭亡赵国的机会,秦军只需要领军直逼邯郸,基本可以顺势灭亡赵国。但赵国派出“间谍”前往秦国游说范睢,离间秦王和白起,最后在赵国割地求和之下,秦王决定撤回军队。

让秦王万万没想到的是,赵国竟然不愿履行割地盟约,反而对内开始准备与秦军对战,于是战端一触即发,也就是后来的邯郸之战。

秦国军队兵分三路,其中进攻赵国都城邯郸的是三十万秦军,为了保证攻取邯郸顺利,秦国同时派出两路军队进行牵制,北边用十万军队牵制赵国北部的兵力,主攻目标是太原,但只是发挥牵制作用。南边再用十万军队防范魏国和楚国,秦军陈兵南阳,目的是防止魏国和楚国趁秦国内部空虚时发起偷袭。

都说秦军耐苦战,果然名不虚传。在进攻赵国时,秦军遇到赵国“坚壁清野”的战术,将分散在小城的兵力全部收缩到大城市邯郸,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最后一战。

邯郸之战,受重创的赵军能够战胜秦军,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首先从秦国方面分析,秦军此次出征的气势已经不如长平之战,因为此时的秦国大将白起正在遭遇危机。当初在范睢的建议下,秦昭襄王决定撤军,而白起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一举荡平赵国,回国之后的白起不愿再战,最主要是因为秦王的猜忌,令忠心耿耿的白起寒心,其次是因为战神白起已经感觉到此次不是绝好的出战时机。

秦军中很多将领都是白起的部将,自从白起受到冷落之后,秦国的将士不能像以前那样纯粹忠勇,毫无后顾之忧,再加上秦国将领的变化,对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极大的折扣。

其次从赵国方面分析,邯郸之战对于赵国人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意义重大、后果严重,这是赵国举国上下的共同认知,因此对待此战,赵国的决心也将是空前的。

在赵国的都城邯郸,真正的赵国将士大概有四十万人,但这些人全部都是中老年人,因为青年人已经大部分战死在长平。

赵王虽然昏庸但也知道这是事关国命的关键之战,因此对于邯郸之战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赵王将自己的宫殿护卫以及骑兵全部都派到守城一线,补充守城赵军的力量。

赵国在将领上还有廉颇和乐乘等名将,而廉颇更是名声在外,在长平之战中就是用坚守不出的战术让秦军头疼,无奈后方被游说换将,此次又是只能是防守的战争,廉颇自然带给赵国民众更大的信心。

邯郸城内的百姓也都动员起来,捐粮食、捐铁器、捐人力,帮助赵国将士守城,这样一来,百姓的力量就为守城提供坚强的后盾。

除此之外,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国几乎家家户户都对秦军恨之入骨,因为几乎每一家都要亲人被坑杀在长平。也因此看清秦军的残暴,城破国亡的后果也将十分悲惨,更加坚定臣民百姓坚守邯郸的决心和毅力。

仅仅从赵国和秦国双方的对比来看,就知道秦军灭赵,并非易事,而秦军最害怕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在赵国都城邯郸,秦赵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廉颇等老将带领赵国军民众志成城,让远道而来的虎狼之师始终没能进入邯郸城。而赵国的谋士们也在积极行动,寻求办法破解都城被围困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战争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事情,更是关系到多个国家的命运,而其他国家为利益也不会坐视不管。

楚国和魏国几乎同时收到赵国的求救信,对于这样的局面秦王早有防备,但仍然无济于事,最后楚国和魏国成功援救邯郸,在楚魏联军的东西夹击下,再加上一直誓死抵抗的赵军,秦军大败。

在秦军战败后,魏国、楚国和赵国又乘胜追击,重新夺回被秦军占领的六百里河东土地,赵国成功实现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这段时间里,历史上涌现出非常多的名人以及故事,比如平原君食客毛遂自荐,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楚国春申君领兵出征。

赵国本来元气大伤,此时刚好遇到趁火打劫的燕国。燕国与赵国之间的恩怨情仇由来已久,说白了都是土地人口的争夺,而燕国看到赵国已经损耗殆尽,于是按照趁他病要他命的想法,出兵攻打赵国都城。

没想到赵国军队在廉颇的指挥下,将前来捡漏的燕军打得落花流水,并且赵国还趁机反攻到燕国的地盘,攻占了燕国城池,赵国得以进一步恢复元气、扩大地盘、壮大势力。

廉颇不愧为战国四大名将,赵国有他幸甚!然而战国四大名将还有一位也在赵国,他就是李牧,在赵国歼灭匈奴十万骑兵的战斗中,李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匈奴对赵国的威胁非常大,可以说赵国如果想要统一中原,必须要先保证匈奴服服帖帖,而李牧基本上花费半生都在做这件事,也正是因此在历史上李牧的名气并不大,而是因为在后期一人支撑着赵国危局,名声越来越大,有了“李牧死,赵国亡”。

李牧与匈奴作战的经验非常丰富,而此次一战歼灭匈奴十万骑兵就是李牧的一次战场运作,经过放长线的一系列操作让匈奴放松警惕进入提前设计好的埋伏圈,随后用赵国战车将匈奴全数歼灭,此战也成为步兵歼灭骑兵的经典战例。

赵国军队能够歼灭匈奴十万骑兵,自然是离不开名将李牧的运筹帷幄,战术运用得当,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赵国军队的整体军事素质。

赵国强大的军事素质得益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是赵国能够强大的重要原因,因为在战国时期话语权基本来自于军事实力,这是赵国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原因。

不管是在长平之战,还是后来的邯郸之战、反攻燕国、歼灭匈奴,赵国军队整体的军事素质都在无形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克敌制胜的根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6714.html

长平之战,白起,秦国,赵国,秦军,邯郸,军队,将士,楚国,骨头,观点评论,白起,李牧,秦国,赵国,秦军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长平之战,白起,秦国,赵国,秦军,邯郸,军队,将士,楚国,骨头,观点评论,白起,李牧,秦国,赵国,秦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长平之战,白起,秦国,赵国,秦军,邯郸,军队,将士,楚国,骨头,观点评论,白起,李牧,秦国,赵国,秦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