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个朝代,表面上看这个时代礼崩乐坏,百姓整日处于水深火热之间,然而这个时代却也极其自由开放,放在漫长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看,这个时代也依旧独具魅力。

当时百家争鸣,促进了各个流派的思想发展,兼容并包的思想也为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各国在如此开放的大环境下,也开始针对自己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而推动这些改革的人主要是各国的谋士。

所谓谋士便是设谋献计之人,这些人专门为各国君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推动各国的发展。这些谋士通常是一些有才华有学识的“门客”、“军师”等人。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总是极其自信的,也是地位极高的。而这一切主要是源于谋士清醒的自我认知。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之自信与自我认知又究竟从何而来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之自信

春秋战国时期谋士的自信主要是精神上的自信,而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自信,被称作“谋士精神。”“谋士精神”可以用这样几句话去概括:爱国之精神、品德之高尚、人格之良好修养。

历朝历代都离不开爱国之人才,所谓“国不可一日无谋臣”,放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不能没有谋士。

诸如颍考叔、烛之武等人都是名气很大的谋士,而这些谋士也是春秋战国真正具备谋士精神的人。

其次古代的谋士一定要有胆识与谋略,要有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诸如颍考叔对于孝道的献言,诸如蹇叔的哭谏,诸如烛之武的临危受命,勇于承担家国大任,都是谋士精神的体现。

而拥有真正的谋士之精神的人,一定是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左传》中开篇第一回便记述了关于颍考叔勇于献策的故事,而这一著名的篇目便是《郑伯克段于鄢》

其中讲述的就是春秋时期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联合他的母亲姜氏想要一起谋朝篡位,而郑庄公作为一国之君,不仅没有及时作为,反而放任自己的弟弟与母亲联合共谋,最后致使郑庄公与母亲只能“不到黄泉不相见。”

而此时的谋士颍考叔为人忠正还是个很有孝心的人,当他听说了郑庄公将他母亲放置在颖地不管不问之后,他认为虽然姜氏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但是庄公却不能如此不孝顺。

于是他就借机献言于郑庄公。在一次与郑庄公用餐之时,郑庄公赐给他肉食,但是颍考叔却故意不品尝肉食,郑庄公发现之后便问他是何缘故不食肉。

颍考叔便回答自己家里有母亲,自己品尝过的食物自己的母亲也都品尝过,但是却从来没有品尝过君王赐予的肉汁,因此自己要带回去给自己母亲食用。

颍考叔这种做法也引起了郑庄公的反思,也说出了自己的懊悔。如此一来颍考叔便可以为郑庄公出谋划策,帮助郑庄公接回自己的母亲。

故事结尾就是郑庄公采纳了颍考叔的意见,在隧道之中与自己的母亲相见。通过颍考叔勇于献言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颍考叔是个十分孝顺而又忠正的好臣子与好谋士。

当然历史上也并不是每一个好谋士都能像颍考叔这样得到一个好的回应,但是他们也仍旧展现了自己的深明大义,不失为一个真正具备谋士精神的好臣子。

比如蹇叔知道秦穆公出战一定会失利,因此他苦心劝谏秦穆公不要应战。然而秦穆公却并没有他的话放在心上,反而是执意要发动战争。

蹇叔在明知秦穆公不会悔改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再次前去哭谏。一个谋士的眼泪并没有价值,但是抛弃性命也要劝阻秦穆公应战的这种行为却正是一个好谋士的代表。

蹇叔的这种哭谏既彰显了他的忠勇,也表现了他的果敢与深谋远虑。尽管最后蹇叔也没能令秦穆公改变主意,然而他身上的谋士精神与谋士自信却展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看来一个好的谋士首先是一个具备谋士精神的好臣子,也一定是一个真正对自我有着清醒认知的人。那谋士对自我的认知又是从何而来呢?

谋士之知与智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大多都是对自我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的,他们身处于一个动荡又分裂的大环境当中,又受到百家争鸣的熏染,自然对人生对家国都有着超出常人的认知。

而身为谋士,自然是有学识有谋略之人,谋士本身就是区别于寻常人的。

当时的谋士对于自我的认识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讲起,一是对自我道路的追寻,二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三则是对家国与君主的追寻。

首先对自我道路的追寻最明显的表现便是“良禽择木而栖。”大多谋士都会选择跟随与自我道路一致的邦国与君主,这样一来才能实现信仰与仕途道路的一致。

再者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寻,其实这也是他们对于“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坚持。

春秋时期的谋士尽管有着伟大的政治理想与远大抱负,然而他们却并不会跟随昏庸的君主与城邦。

这些谋士知道该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也明白什么样的明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他们会坚守信仰,真正去寻找赏识自己的明君。

当然也并非所有谋士都会像千里马被伯乐赏识一般,找到适合自己的明君,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退让,他们会选择等待。他们相信黄金与美玉并不会被尘埃与沙土埋没,总有一天他们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其三对家国与君主的追寻,正是谋士在坚持了自己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之后,仍旧奔走在各个诸侯国之中,只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也正因此,当时游走在各个国家之间,甚至今日换一君,明日换一国都成为了一种“风尚”。

然而这种风尚只是谋士对于实现自我理想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不忠不义的表现。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如此开放自由的朝代,臣子可以跟随自己想要跟随的国家与君主而不受到责难。

也正是当时谋士地位之高,思想境界之深刻才造就了谋士的高度自信,当然也不难看出谋士的自信早已根植在了谋士的灵魂之中,成为谋士精神的一部分。

而这种美好的纯粹的谋士精神也正源于谋士对于自我追求的清晰的认知。这种认知或许是几千年后的我们,仍旧不具备或不完善地对自我的最真实的认识。

参考文献

《春秋时期士观念研究》期刊

《左传》

《士与中国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6717.html

清醒,谋士,郑庄公,颍考叔,秦穆公,时期,母亲,蹇叔,高度,精神,观点评论,谋士,郑庄公,颍考叔,秦穆公,蹇叔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清醒,谋士,郑庄公,颍考叔,秦穆公,时期,母亲,蹇叔,高度,精神,观点评论,谋士,郑庄公,颍考叔,秦穆公,蹇叔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清醒,谋士,郑庄公,颍考叔,秦穆公,时期,母亲,蹇叔,高度,精神,观点评论,谋士,郑庄公,颍考叔,秦穆公,蹇叔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