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诸葛亮的挣扎40:大结局!楷模不为人知的侧面

诸葛亮的挣扎40:大结局!楷模不为人知的侧面

《诸葛亮的挣扎1:向败局而去,岂非宿命》

《诸葛亮的挣扎2:务农青年开局,拉关系全靠媳妇》

《 诸葛亮的挣扎3:隆中对并不高大上,只是一次讨好老板的面试 》

《 诸葛亮的挣扎4:刘备基本没把隆中对当回事儿,听过就忘 》

《诸葛亮的挣扎5:他只能站在简陋茅庐中向前眺望,小心揣度》

《诸葛亮的挣扎6:历经十四年,成为蜀汉二号人物》

《诸葛亮的挣扎7:白帝城托孤,刘备究竟托付了什么?》

《诸葛亮的挣扎8:白帝城托孤,托的是讨曹灭贼、兴复汉室的使命》

《 诸葛亮的挣扎9:好一招激将法,刘备临终展露枭雄本色 》

《诸葛亮的挣扎10:益州南部少数民族群起而攻,真够喝一壶》

《诸葛亮的挣扎11:蜀汉内部意识形态斗争极端严峻复杂》

《诸葛亮的挣扎12:曹魏大搞和平演变,蜀汉挡得住吗?》

《诸葛亮的挣扎13:改元建兴,年号看似简单,讲究可不少》

《诸葛亮的挣扎14:如何为益州定位?行政管理学的生动一课》

《诸葛亮的挣扎15:七擒孟获广收人心?其实是赤裸裸的剥削、压迫》

《诸葛亮的挣扎16:曹丕对新降的孟达如此深情,是真爱了》

《诸葛亮的挣扎17:诸葛亮阴谋迭出,借司马懿的刀杀孟达》

《诸葛亮的挣扎18:对野心膨胀的李严隐而未发,等待时机》

《诸葛亮的挣扎19:并受托孤的李严结局太惨,被废为庶人》

《诸葛亮的挣扎20:吹响冲锋号!北伐!北伐!》

《诸葛亮的挣扎21:北伐不只向北用兵,有一套国际大战略》

《诸葛亮的挣扎22: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能行么?》

《诸葛亮的挣扎23:失街亭的锅,不应该全由马谡背》

《诸葛亮的挣扎24:顺风开局的第一次北伐,失败再思考》

《诸葛亮的挣扎25:不北伐不行,北伐又没胜算,如何是好?》

《诸葛亮的挣扎26:粮草,蜀汉北伐永远的软肋》

《诸葛亮的挣扎27:最后一次北伐,他能如愿以偿么?》

《诸葛亮的挣扎28:五丈原,起风了》

《诸葛亮的挣扎29:魏延太冤枉,没有谋反却身首异处》

《诸葛亮的挣扎30:国策大调整!由对外征伐转向休养生息》

《诸葛亮的挣扎31:蜀汉开始走向深渊》

《诸葛亮的挣扎32:没救了!黄皓弄权,陈祇媚上》

《诸葛亮的挣扎33:姜维上线,可惜太晚了》

《诸葛亮的挣扎34: ,亡国论》

《诸葛亮的挣扎35:谯周从天命方面否定蜀汉》

《诸葛亮的挣扎36:姜维该为蜀国灭亡负责吗?》

《诸葛亮的挣扎37:丧钟,终于敲响》

《诸葛亮的挣扎38:蜀汉复国?最后一次挣扎》

《诸葛亮的挣扎39:刘禅的苦,你们根本不懂》

(接上期)

不得不承认,刘禅从即位伊始,便已皇权旁落,而造成如此局面的正是诸葛亮。

后世多以诸葛亮为千古之忠臣楷模,认为他先忠于刘备,继而忠于刘禅,并且忠于兴复汉室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诸葛亮主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汉群臣如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擅权专政颇多微词,只不过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们不敢直言指斥。

诸葛亮甫卒,丞相府参军、安汉将军李邈便上书后主:“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偪,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所谓“狼顾”,还被用来形容司马懿。《晋书•宣帝纪》载,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检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可见“狼顾”并非人臣之相。所谓“虎视”,《后汉书•班固传》收录班固《西都赋》,其中有“周以龙兴,秦以虎视”的句子。唐代李贤注曰:“龙兴虎视,喻强盛也。”李邈想借此说明,诸葛亮依仗权势,不会久为人臣。

《左传•昭公十一年》载:“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唐代孔颖达疏曰:“五大,谓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公卿。”这五种人颇有权势,居于边疆则易反叛,所以说“五大不在边”。李邈将诸葛亮比作危及汉室的吕禄、霍禹,认为他属于这五类人之一,让其率兵驻边,必定危机蜀汉政权。如今诸葛亮已死,是值得“大小为庆”之事。

李邈其人性格耿直,曾对刘备袭取益州的行为颇为不齿,当着刘备的面说:“邈以将军之取鄙州,甚为不宜也。”刘备反问:“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李邈说:“匪不敢也,力不足耳。”如此言语触怒了刘备,有司欲杀之,是诸葛亮出面求情,李邈才免于一死。可见诸葛亮有恩于李邈,而且两人并无其他私怨,以李邈之耿直犯上,大概不会凭空污蔑诸葛亮。如果客观分析,李邈所言并非无的放矢。

对此,吕思勉在《论学集林》中说:“夫好恶之不可一久矣!今读《三国志》,诸葛亮为朝野所好,更无异辞,此岂实录乎?邈几为先主所诛,亮为请得免,则于亮非有私憾。其言如此,则当时同邈所危者,必不一人也。特莫敢以为言,若有私议,则史不传耳,然邈则可谓直矣。”可见,李邈所言代表了蜀汉一部分朝臣对诸葛亮的看法。

除了李邈,并受托孤的李严也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李严曾给诸葛亮写信,“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自王莽代汉以降,权臣易代,必先进爵封国,再加九锡,最后龙炮加身。东汉末年,曹操欲加九锡,遭到重臣荀彧的反对;汉魏嬗代,曹丕也是加九锡之后才登基称帝。照此看来,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可以理解为表面上尊崇诸葛亮功高盖世,后主当赐以殊礼,实际上是在试探诸葛亮是否会走王莽、曹操、曹丕的道路,加九锡之后取代后主,自立为帝。

按照常理,诸葛亮对李严的试探之语应该表示极大愤慨,除了斥责李严,还应郑重表明自己绝无二心。但他的回信并非如此,而是说:“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意思是说,自己不是不可以加九锡,而是时机未到,只要北伐成功,灭掉曹魏,即便“十命可受”,更不要说是加九锡。

这话虽是假设语气,但也是人臣大忌,诸葛亮娓娓道来,毫无忌惮。也许,诸葛亮对李严加九锡的建议并非无动于衷。刘备临终托孤时,便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语。此时的诸葛亮完全可以借先帝遗命凌驾后主之上,不顾君臣名分。

这一方面,从刘禅即位后颇受诸葛亮压制的种种迹象便能证明,刘禅与诸葛亮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关系那么简单。除了“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独揽大权,诸葛亮将董允留在宫中,统领宿卫亲兵,监视刘禅一举一动;诸葛亮生前,始终不许刘禅离开成都,相当于变相软禁;首次北伐时,刘禅已经二十一岁,按照汉制,诸葛亮理应还政于他,但他“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不愿放权,至死都没让刘禅亲理政务。

能窥测诸葛亮对待刘禅态度的,还有《出师表》。这篇表文虽然总体展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人格,但我们不难发现,他总把自己置于刘禅仲父或相父的位置上,用教育乃至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刘禅耳提面命。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番话固然是安邦定国所需,但一连三宜三不宜,口气之大,措辞之严,已非人臣之语。尤其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竟然把自己的丞相府与后主的皇宫并列等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诸葛亮要求后主“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的人均诸葛亮亲信。相比之下,与他并受托孤、官拜尚书令的李严却备受冷落。处理李严问题的一系列举动,我们确实可以说这是诸葛亮在处理新旧矛盾时不得已而为之,但也可以说,诸葛亮是在刻意压制、排挤李严,不使其威胁自己在蜀汉大权独揽的地位。因此,李严每每提出要求,如分置巴州、扩建江州、开府,都被诸葛亮一一拒绝,最后落得废为平民的下场。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固然属于贤臣,但李严、李福、孟光等未必不是贤臣,而且他们或是托孤大臣,或是位列九卿、尚书仆射的重臣,官职高于郭攸之等侍中、侍郎。在诸葛亮精心安排的人事上,绝口不提其他人大概并非偶然。

或许,诸葛亮苦心经营、殚精竭虑的大事,对外是北伐,对内就是要由他一个人独揽大权。终诸葛亮之世,后主刘禅的处境与当年的献帝刘协几无二致,不但窝囊,简直就是个傀儡。以致邓芝使吴将皇帝孙权与丞相诸葛亮并列,吴、蜀中分天下的盟约单单称美诸葛亮,连吕凯这样的基层官吏都忽视刘禅的存在。两宋以降,人们都批评曹操擅权欺主,将献帝玩弄于股掌,却始终对诸葛亮压制刘禅的种种行为视而不见,即便诸葛亮远不如曹操过分,但这种选择性无视,诚不可解。

职是之故,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发泄了由来已久的不满。在为诸葛亮立庙问题上设置层层障碍,驳回了臣下两次立庙之请,迟至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也就是蜀汉灭亡的当年,才远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李邈上书指责诸葛亮专权,后主怒而杀之。李邈之所以被杀,可能并不因为他说了诸葛亮的坏话,只是因为他的言辞过于直白真实,如“主畏其威”,强烈地刺痛了刘禅曾经作为傀儡的自尊心。

既然诸葛亮已经大权独揽,那么为何不遵照刘备遗命,“自取”刘禅之位?关于这个问题,或可参考同时代其他权臣的做法。

近者如曹操。为了完成代汉事业,从称魏公到进魏王,期间每一次权力进阶与政治待遇升格,都伴随着对外征伐,建立军功。可见,曹操一直在用军事胜利换取政治优势,渐渐接近取代献帝的最终目的。

远者如桓温。攻灭成汉后,他在东晋朝廷的声望日隆,形成“政由桓氏,祭则寡人”的政治格局。《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当时都督中外诸军事,“自谓英猷不世,勋绩冠时,挟震主之威,蓄无君之志”,但他深知,必须先“立奇功于赵、魏”,收复中原失地,才能获得超越人臣名分的九锡殊礼,而后自立为帝,所谓“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遂兴军北伐。前两次虽然取得一定战果,但第三次却以惨败告终,在谢安、王彪之等世家大族的抵制下,桓温欲加九锡的图谋终成泡影。

除了桓温,东晋权臣每每以北伐为增加权势和声望的资本,只要北伐稍获胜利,即希冀受封王爵,加九锡,为自立创造条件。周一良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对此分析说:“东晋南渡后百年间,北伐以恢复中原为民心所向。封建统治阶级中具有政治抱负者,固皆以此为职志,如祖逖、殷浩等人是;而具有政治野心者,亦欲借北伐以树立威信,为夺取皇位作准备,如桓温之灭成汉、破前秦,刘裕之灭南燕、破后秦、入关中是也。”

如果将桓温“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之语,与诸葛亮所说“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两人虽处不同朝代,但在魏晋南北朝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其言行何其相似。

北伐对于蜀汉而言是关系立国合法性的大事,不北伐只能偏居一隅,坐以待毙,而对诸葛亮而言,北伐也许还有另一层隐而未发的意义:不北伐就不能显示其才能,巴蜀士民就不会心悦诚服,更无法建立功勋、树立威望,最终也无法达到“自取”的必要条件。如周一良之言,诸葛亮起码是“具有政治抱负者”,但不能排除他是“具有政治野心者”的可能。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后评曰:“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这些话告诉我们,诸葛亮想通过北伐来证明,蜀汉中能够“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唯其一人而已。

诸葛亮刚刚主政时,这种专擅军权的倾向就显露无疑。建兴元年(223年)蜀汉君臣曾朝议征讨南中,丞相府长史王连谏阻诸葛亮亲征:“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但诸葛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当时诸葛亮只是一介文官,从未独立领兵作战,竟然会认为其余诸将的军事才能都不如自己,颇显可笑。在这里,诸葛亮的形象并不光明,起码能说明,他不放心或者不愿意将军权授予他人。

北伐成败既关系到蜀汉安危,又关系到自己加九锡进而“自取”的政治目标能否实现,诸葛亮用兵时怎能不慎之又慎。以诸葛亮之智,不可能不知道以弱抗强的胜算很低,在他看来,只要能夺取曹魏部分疆土,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就足以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并带来崇高的政治威望。因此订立了“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的北伐方略,先陇右后关中,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自然不能接受。且不论战败会给本就有限的蜀军带来损失,更重要的是,北伐是诸葛亮“自取”的政治筹码,所以北伐兵权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魏延可以建立战功,但必须在诸葛亮的直接指挥之下,但魏延却想效法韩信故事,单独统率一支可能建立奇功的军队,当然会遭到诸葛亮的排斥。

诸葛亮北伐的这种心态,也与桓温、刘裕相似。桓温在北伐的关键时刻,不欲与敌决战。《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一》载,东晋穆帝永和十年(254年)二月,桓温北伐所向克捷,兵临长安却不攻打。名士王猛质疑道:“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桓温默然无以应。胡三省注曰:“猛盖指出温之心事,以为温之伐秦,但欲以功名镇服江东,非真有心于伐罪吊民,恢复境土。不然何以不渡灞水,径攻长安?”桓温在长安面前踟躇观望,其一是为保存实力,其二是害怕一旦失利,会妨碍其夺取帝位的进程。

刘裕北伐,战果在东晋一朝最为辉煌,曾一度攻克长安,但他急着代晋,怕久留关中朝中生变,所以仅留下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自己匆匆赶回江东。《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载,赫连勃勃的军师王买德看透了刘裕企图,指出:“关中形胜之地,而以弱才小儿守之,非经远之规也。狼狈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无暇有意于中原。”果不出王买德所料,刘裕回朝的确“欲速成篡事”,宁可弃关中而不顾。他代晋不久,长安就再度沦陷。

诸葛亮自隆中出山以来,渐渐成为总揽蜀汉大权的丞相,尤其是在刘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许诺下,距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北伐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挡在了诸葛亮“自取”帝位的道路上。

诸葛亮五次北伐,使得蜀汉青壮男子几乎悉数充兵,为了保障后勤,甚至役及妇人。连年出师,次次无功,功耗国力,益州为之疲弊,引起蜀中士民普遍不满。在这样的局面下,一生谨慎持重的诸葛亮当然不敢加九锡。直至在五丈原病逝,其“自取”的目标最终未能实现。

唐代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对于刘禅,诸葛亮极尽辅弼之能事,但这背后是否有别的谋划?为了北伐,诸葛亮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这以外是否有其他企图?除了后世一致敬仰的忠心外,诸葛亮是否还有极其隐蔽而不为旁人轻易察觉的私心?

以上一系列推断,固然并非历史的真实全貌,但也绝非子虚乌有。

千百年来,后世习惯于将诸葛亮定位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忠贞死节之臣,奉为典范圭臬,但必须留意的是,历史往往会被改造成为一种政治宣传,非忠即奸、非黑即白的直线思维严重束缚着人们的视野。在此之下,历史人物往往难免脸谱化的命运,被简单地以好、坏区分。对历史细节进行考证,探讨历史人物在不同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可能具有的多重性格与多种选择,摆脱历史人物平面化、道德化的窠臼,是需要创新的胆识和勇气的。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

诸葛亮的身影早已远去,可他却在汉末三国灰暗残酷时代叙事中,楔入了一段矢志不渝、兴绝继微的文字,留下了一段愈挫愈奋、死而后已的故事。

多少时代过去了,可他的名字仍在枯黄的史册中散发着某种暗香。

现如今,诸葛亮的名气要远大于刘备。乃至在成都,安葬刘备的惠陵因与诸葛亮之庙同处一地,也被命名为武侯祠。

锦官城中,古柏森森。身处武侯祠,回头望,诸葛亮塑像巍峨挺立。

偶然间,我们能看到,他的脸一半落在光明之中,一半隐于阴影之下。

秋风再起,那把鹅毛羽扇,随风微微而动。

(完)

【好书推荐】从老子到韩非子,先秦诸子都说了啥?先秦哲学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怎样形成?

《诸子的声音》书评:偶然的缘起,必然的皈依

【三国】系列 视频 :

《曹操的信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6720.html

北伐,刘备,司马懿,诸葛亮,李邈,楷模,蜀汉,五大,益州,李严,刘备,诸葛亮,刘禅,李邈,李严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北伐,刘备,司马懿,诸葛亮,李邈,楷模,蜀汉,五大,益州,李严,刘备,诸葛亮,刘禅,李邈,李严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北伐,刘备,司马懿,诸葛亮,李邈,楷模,蜀汉,五大,益州,李严,刘备,诸葛亮,刘禅,李邈,李严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