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史记》中所谓“很如羊”的“很”为不听从之意,“狠”直到南北朝才出现

《史记》中所谓“很如羊”的“很”为不听从之意,“狠”直到南北朝才出现

《史记》中,确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之语。但是,第一,这个军令,不是项羽下的,而是上将军宋义。第二,军令中,是说“很如羊”,而非“狠如羊”。第三,这句话丝毫没有夸奖项羽的意思。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土卒冻饥。天寒大雨,士兵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赵,其势必 举赵。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 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事情前后很清楚——上将军宋义领兵不动,项羽规劝不听,且下令说“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最后,次将项羽不得不直接把宋义杀了。

这样来看,“很如羊”,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文》曰:“很,不听从也。”许慎后面还有解释,可以忽略不计。上面对“很”的解读,已经可以与《史记》中的记述“对上号”了。

或曰,“很”与“狠”通假。这个说法,有道理,但又站不住脚。

《左传》

说“有道理”,是因为“很”字,确引申有“狠”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曰:“大子痤美而很。”《注》:“貌美而心很戾。”

“很戾”,可以解读为“狠”。

不过, 即便如此,说“很”与“狠”是“通假字”,仍然“站不住脚”,因为直至两晋,尚无“狠”字。

最早记录“狠”字的,是南朝梁武帝时期的《玉篇》,成书于大同九年(543年)。而且,《玉篇》注“狠”字“五闲切”,约读“wan”。《唐韵》注“五还切”。《集韵》注“吾还切”,“兽名”。

唐宋时期,“狠”字使用仍然很少,亦读“yin”“ken”。读“ken”,通“豤”字,“豕食貌”,就是猪吃食的样子。

在司马迁的时代,一个字存在,另一个字不存在,这是不可以“通假”的。

还可以证明的是,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是一部被后世很看重的著作。其在《卷七》所录《史记》原文,即“很”字而非“狠”字。在“很”字后他注曰:“很,何恳反。”

《史记》

回到《史记》。

宋义的军令,是在项羽劝说立即进攻的情况下下达的。意思很明确,他举了三种“恃强”的表现——凶猛如虎要进攻的;如羊般“执拗”“不听从”上将军军令的;贪心过重像狼的,此等不听指挥者,“一律斩杀”。

先秦古人,大多在“不听从”“执拗”和“违逆”含义上,使用“很”字。《庄子·渔父》说:“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国语·吴语》也有:“今王将很天而伐齐。”《注》:“很,违也。”

史上,对司马迁所记述的“很如羊”这句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歧义,就是“不听从”、“执拗”和“违逆”。不必去过度解读。更别脱离开《史记·项羽本纪》去凭空琢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839.html

军令,史记,宋义,秦攻赵,项羽,秦军,承其,士卒,南北朝,上将军,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军令,史记,宋义,秦攻赵,项羽,秦军,承其,士卒,南北朝,上将军,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军令,史记,宋义,秦攻赵,项羽,秦军,承其,士卒,南北朝,上将军,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