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西汉后期,汉哀帝刘欣为什么要搞形如闹剧的“再受命”?

西汉后期,汉哀帝刘欣为什么要搞形如闹剧的“再受命”?

从商朝后期以来,中原最高统治者(天子)都会宣称自己是“天命所归”,西周以来的统治者更是将“天命”视为自身统治合法性的根基。不过有意思的是,西汉后期,汉哀帝刘欣却公开承认汉朝和自己已经“失去了天命”,结果搞来一场形如闹剧的“再受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昭宣中兴”之后,西汉开始走下坡路。西汉当时最大的危机就是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贫苦,朝廷财源枯竭。很多大一统朝代在后期都会面临类似的社会危机,西汉只不过时间较早。但西汉此时却面临一个后世朝代没有的问题——儒家弟子对统治的威胁。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西汉儒家的主流是公羊派。因为公羊派认为实现儒家的终极理想“仁德之世”的途径是大一统,所以公羊派积极推动大一统,以此获得了汉武帝的支持。但与后世某些的儒家流派不同,公羊派认为皇帝是实现“仁德”的“工具”,是可以抛弃的。

正因如此,在西汉的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朝廷推行的改制收效甚微之时,公羊派认为汉朝皇帝已经无法实现“仁德”,到了“变革天命”的时候了。于是公羊派的儒生在西汉后期提出了“传国易姓说”,即主张通过改朝换代解决社会危机,有些儒生甚至公开上书建议皇帝退位让贤。

因为公羊派当时是儒家的主流,再加上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所以“传国易姓说”在西汉后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连有些汉室宗亲(如刘向、刘歆)都支持“传国易姓说”,对皇帝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建平二年(前5年),汉哀帝病重,黄门夏贺良趁机劝说哀帝接受“传国易姓说”。

于是汉哀帝宣称自己的天命已经改变,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史称“再受命”。然而汉哀帝的“再受命”完全换汤不换药,与“传国易姓说”相差甚远。因此汉哀帝的“再受命”没有得到公羊派的支持,仅仅持续一个月就取消了,基本上是形同闹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886.html

刘欣,社会,危机,皇帝,后期,闹剧,儒家,支持,仁德,天命,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刘欣,社会,危机,皇帝,后期,闹剧,儒家,支持,仁德,天命,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刘欣,社会,危机,皇帝,后期,闹剧,儒家,支持,仁德,天命,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