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江湖人称的蜀汉四相,诸葛亮排第一,却自叹不如排名最后的他细致

江湖人称的蜀汉四相,诸葛亮排第一,却自叹不如排名最后的他细致

导语: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江湖人称蜀汉四相。其实跟前三相比起来,董允执政的时间非常短。更严格一点说,除了诸葛亮以外,蜀汉没有任何人担任过丞相。

欢迎收看这一期的柚说历史,我是阿柚。【柚说历史042期】

这个蜀汉四相,其实指的是这四个人「录尚书事」。

也就是在这四人一脉相承管理内政的日子,是蜀汉最美好的时代。江湖传言而已。

董允是个籍贯荆州的益州人。

但陈寿特别注明,董家原本是巴地人士,后来搬去荆州。刘璋平定益州内乱后,董允的父亲就把整个宗族搬回蜀地,并在刘璋手下任官。是的,刘璋当上益州牧后,首先跟荆州作战,并诱发征伐荆州的益州本土大将造反。

东州派跟益州派在这场内乱中死伤惨重,接着刘璋就透过跟荆州有往来的名士,大量网罗荆州人才。而最后这些荆州人才一古脑的协助跟投降刘备,颠覆了刘璋政权。

董和传里面有这么一段特别的记事,说董和担任地方官的期间,蜀地富豪甚多,喜欢过着奢侈的生活。于是董和就制定规则,以身作则过着简朴的生活,要求大家改变。

……上面说了,益州明明才刚打过内战而已,怎么会有一堆有钱人?这就呈现了第一个要点:蜀地有许许多多的豪门大族,根本没有参加益州内战。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刘璋的益州牧官府现在,穷。但地方大族,富。

董和的做法,自然侵犯了这些大族,于是就有人去跟刘璋告状,希望把董和调走。

结果,当地小官员集结了数千平民抗议,要求董和留下。

于是刘璋就又让董和多留了两年,才调去建宁。到了建宁,董和就学乖了。

当时有豪族县令犯法,被自己的侄子纠举。董和表示:知道了。

接下来他虽没有严惩豪族县令,但立刻向刘璋举荐这个大义灭亲的侄子,送去成都当官了。

既不失了人才,也不失人心。双赢。

所以我们至少知道,刘璋底下就有三个不同的团体。

荆州名士=主要官员(后东州派)。

益州豪族(益州派)。

跟平民。

很少有地方会强调豪族,很显然,这是一些不属于士族,只重视自身利益,甚至压迫百姓的势力。

事实上,在三国志注里面,对于益州从事这类行为的派系有描述。就是刘焉的东州派。

这边的不同势力关系了解一下就好。回到董和董爸爸的身上。董和本身是孔明四友之一。

大家比较认识的,可能是其他的孔明三友,徐庶、崔州平,跟胡济。

这三个都是荆州人,原本就跟诸葛亮有交情,非常合理。(胡济就是后来扯姜维后腿的家伙没错)

但认真想想,跟随刘备后,诸葛亮遇过多少高人?庞统、法正、刘巴……诸葛亮都不曾与之为友。

为什么爱上董和?

董和的长处是做事非常仔细,一个事务交给他,他可以退稿十次来力求完美。跟孔明谈论政事,更是巨细靡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上都是诸葛亮个人表示。

不过当我们往上翻一下,董和其实是荆州名士。

诸葛家大约是兴平二年搬到荆州。益州内战则是建安五年左右才发生。

也就是说,诸葛亮二十岁之前,董和都还住在荆州。

诸葛亮虽然二十七岁才出山襄助刘备,但他早就卧龙了。亮还比士元小两岁呢。意思是,董和跟诸葛亮,很可能很可能在荆州就已经是忘年之交了。

刘璋透过王商跟荆州名士打交道,引进大量荆州人才。诸葛亮身为荆州卧龙,就算没被猎过人头,对于这些事也必然了若指掌。

当诸葛亮跟刘备提出隆中对的时候,为什么会提出刘璋的政治评价?要知道这些名士就算分属不同阵营,只要有点交情,书信仍是往来不绝。

学术界也有这一派说法:我们看到的三国鼎立势力倾轧,只是表面。

真正在背后主导这个乱世消长的,其实就是东汉士族。

我们用通俗一点的方式来说:益州跟荆州情势早就在荆州名士的掌握之中,而诸葛亮相准了一个有机会同时取下荆益的落魄将军,给他这个计画。

甚至用阴谋论的方向来讲,益州里面,早就满布着诸葛亮的内应了。为什么可以说到这么夸张的程度?

刘备定蜀后,在称汉中王之前,诸葛亮其实仍然不是军政官职最高的那个人。而他对刘备的重要性,外表上看来也是被法正压了一头。

外表上而已。刘备最信任最敢把重责大任交付的人,仍然是诸葛亮(还有赵云)。董和这时候的官职,跟诸葛亮平行,但实际是诸葛亮的副手。

我想这也是董和原本就跟诸葛亮是朋友的证据。一般定蜀的反骨功臣或者事后招募来的名士,不会在这个位置的。

在三国志中,撇开帝王,绝大多数的父子都会并为一传。但董和董允却是分立两传。这跟字数或功绩无关,陆逊传长得跟裹脚布一样,陆抗照样附在后面。

对三国稍有了解的人,应该都听过董允管制刘禅的后宫妃子与打压宦官黄皓的故事。但很少人去注意这个故事背后的真义,还以为董允是个管很严的丞相或尚书令。

开头说过了,蜀汉没有第二个丞相,董允担任尚书令也只有两三年。

董允真正的身分,是皇宫官员。

在刘禅当上太子的时候,董允就被选为舍人,后为太子洗马。

基本上,董允就是诸葛亮推荐给刘禅的师友。那是说好听。说难听点,董允就是刘禅的监督者。不只董允,费祎其实也是太子舍人出身。

郭攸之同样是皇宫所属。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这三人,是说「宫中之事」请先问过这三位。禁军故事,请先问向宠。军国大政就说好是我大葛氏。

这边说明一下,皇宫不等于朝廷。总统府官员跟五院官员是两码子事。

这里还藏了一个小八卦。

后来费祎被调去参军协助北伐跟东吴外交。董允则拉出来带禁军。

要知道,向宠的叔叔向朗在北伐出了大包,诸葛亮虽然不会搞连坐,但防人之心总是不可无的。由于董和跟董允都没有爵位,所以陈寿没有关于董允儿子的记录。

倒是后来入晋,陈寿听说了有一个名叫董宏的巴西太守,是董允的孙子这样。坦白讲,我很怀疑陈寿分开董和董允为两传的原因,是因为董允是宦官。有孙子这种事算不了什么,曹腾也有孙子。

而且董家是举族迁往益州,随便也收得到养子。以汉代来说,就算是宦官,一样可以担任军政要职。皇宫一般以黄门分内外,黄门之内属内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禁宫。禁宫的官员,就都得是宦官了。

带把又能进出黄门的,除了皇族,主要是侍中。而诸葛亮过世后,刘禅打算提拔蒋琬为益州牧,蒋琬上书辞让,并且说:

「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襃勋劳。」允固辞不受。

嗯,是蒋公琰说董允是内侍喔,不是我。

另方面,其实我们从中也可以了解到,为什么到了蜀汉末年,宦人黄皓可以掌权。

因为早在诸葛亮过世不久,就是皇宫官员出身的费祎开始掌权。

接着的董允,跳过一个吕乂,陈祗也都是内侍官。

对,其实董允传写着,陈祗是继任董允的内侍职务。

其实不管董允陈祗是不是宦官,这都表示蜀汉的权力中心,从北伐军的身上逐步逐步转移到皇宫之中。

一切的关键都是费祎。

就后主传来看,蜀汉的叛乱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诸葛亮时期。正是因为诸葛亮先期把这些地方豪族都修理过了,等到蒋琬过世,其实蜀汉的民变也少了。

军区叛变的部分,严格说只有一个叫不出汉中兵的魏延。魏国可是辽东叛、淮南又三叛。

东吴的武昌军区跟交州更是反个没完。董和对诸葛亮绝对是完整报告益州情况的。才能让诸葛亮把刘璋时代的隐患都掌握在手中。虽然大多数人只认识他的儿子董允。但说到政事的本领与贡献,董和不知道强过儿子多少倍。同时,董和也曾经透过日常行事,看出儿子不如费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做为诸葛亮的友人,必然有诸葛亮认为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董和事迹中的双赢战术,不正是诸葛亮奉行的法则吗?

今天的故事说到这边。你觉得今天的故事怎么样?欢迎在底下评论留言。你的点赞、评论、转发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本文由【柚说历史】阿柚编写,如有需要转载请标注出处,欢迎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9894.html

名士,荆州的,刘备,诸葛亮,排名,刘璋,董和,蜀汉四相,益州,董允,故事传记,诸葛亮,荆州,刘璋,董和,董允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士,荆州的,刘备,诸葛亮,排名,刘璋,董和,蜀汉四相,益州,董允,故事传记,诸葛亮,荆州,刘璋,董和,董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士,荆州的,刘备,诸葛亮,排名,刘璋,董和,蜀汉四相,益州,董允,故事传记,诸葛亮,荆州,刘璋,董和,董允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