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审史:两片甲骨拨开武王伐纣的层层迷雾,文王竟被纣王斩杀祭祖?

审史:两片甲骨拨开武王伐纣的层层迷雾,文王竟被纣王斩杀祭祖?

在影视剧《封神演义》中,我们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苏妲己勾引文王长子伯邑考不成,恼羞成怒之际唆使纣王把他砍成肉泥。然后将其烹煮成肉羹送到被羁押的姬昌面前,姬昌佯作不知,忍痛吃掉儿子的肉才免去一死,被放回国。但是,两片甲骨的发现却表明,被纣王虐杀的可能并非伯邑考,而是文王姬昌。

电视剧《封神榜》中,妲己勾引伯邑考不成恼羞成怒

根据《礼记》等史料的记载,周文王姬昌是位“长寿老人”,他执政五十年,一直活到九十七岁才寿终正寝,死后葬于毕原(今陕西岐山县)。然而考古证据显示,姬昌的结局与现有史料上的记载大相径庭:姬昌被纣王羁押后,并未回到封地安享晚年,而是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北)被纣王砍杀用来祭祀。

周文王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

这两片甲骨均出土于陕西的周原。周原位于宝鸡市的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的发祥地,也是文王做为商朝诸侯时的都城。这里出土的众多甲骨和周文王属同一时代,因此上边的甲骨文应该比五百年后成书的《尚书》、《春秋》,一千年后成书的《史记》、《礼记》有更高的可信度。

周原是最早的周人发祥地,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甲骨

这两片编号为H11:82和H11:84的甲骨上均有以下四字:“册周方伯”。“周方伯”就是纣王时期的诸侯国首领“西伯”,即后来的周文王姬昌。那么,“册”在甲骨文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考古专家通过对殷墟、周原等地区出土的海量甲骨文进行释读和总结,即“大数据”采集得知,甲骨文“册”主要有以下三个含义:

编号为H11:82的甲骨上有“册周方伯”字样

第一是“册告”。即对敌国发动战争前的声讨和动员宣誓,在“册告”之后必有“伐”字跟随。例如“......称册,王从伐土方”。但“册”当此意讲的时候,大多与“称”字合用,且没有在“册”后加人名的先例。第二是“讨伐”。在甲骨文中这种用法十分常见,例如“册土方”、“册贡方”、“册羌方”等等,但具体“册”个人的,没有范例。

殷墟出土的武丁伐土方甲骨,上有“称册”二字

第三是“砍断牺牲的身体以祭神”,这是“册”字在甲骨文中的主流用法。牺牲可以是动物,当然也可以是人,例如“册羌”。而且用一国的方伯做人牲的例子也有很多,如:“羌方伯其用,王受又”。“又”字正是人祭之意。而H11:84甲骨的“册周方伯”四字之前,正是“又大甲”。

危方首领被商军擒获并杀死祭祀的甲骨文拓片

因此,“册周方伯”中的“册”字之意已非常清晰。如果甲骨所记的“周文王被砍杀做了人牲”为真,那么历史将被改写,因为现存的史料是完全不同的记载。

周原出土的编号为H11:84的甲骨

据《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周文王姬昌是周朝的奠基者,武王姬发的父亲。他本是商朝的诸侯,被封为西伯。他在领地内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并勤于政事、治国有方,使周的国力日渐强大。

周文王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的《周易》对中国文化有深刻影响

史书记载,文王因叹惜纣王暴虐被囚,后经周人用美女和重金贿赂纣王,文王才获释回到周国。纣王倒不贪恋财物,但对献上的美女非常喜欢。他不但赦免了姬昌,还赐以斧钺,授予他讨伐其它诸侯的权力,文王一直活到九十七岁才寿终正寝。

商纣王又叫帝辛,爱江山更爱美人

若周文王横死他乡,就不可能活到九十七岁,那么,究竟谁的历史记录才是真实的呢?有关文王是“长寿老人”的记载最早来自《礼记》,后世的史书均沿袭它的说法。不过,这其中有太多的逻辑漏洞,让人不得不产生质疑。

成书于西汉的《礼记》是记载文王“九十七而终”的源头

首先,《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武王克殷后大封功臣、兄弟,但武王的同母弟康叔封、厓季载却因年龄太小而没有得封。这就非常违背常理:既然文王九十七岁而终,直到他死后十一年克殷,他的两名幼子居然还没有成年,难道文王九十多岁还能生育么?

《诗经》中甚至出现“文王百子”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再者,这两名王子和武王一样,同是文王正妃太姒所生。《礼记》记载,文王十三岁生伯邑考,十五岁生武王,因此太姒不可能比文王更小。如此,太姒九十多岁也能生育么?

由清乾隆帝命画师创作的《太姒诲子图》

其次,同是《礼记》,对武王寿命的记载也很可疑。众所周知,武王去世后,因成王年幼,才由周公摄政。但《礼记》载:“武王九十三而终”,而他的嫡长子居然还未成年,这显然是历史逻辑的混乱。战国墓出土的《竹书纪年》倒是比较可信,说:“武王五十四岁而终”。

周公辅佐成王的历史已经成为能臣幼君关系的典范

其实,文王横死他乡在史书上早已露出端倪。《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伐纣时,用车拉着文王的牌位同行,并“自称太子发”。显然,武王扶父灵位出征,是专为复仇而来,由于文王横死他乡,无法举行权力交接仪式,姬发只能以太子身份讨伐纣王。

武王伐纣的路上,车中装载着文王的灵牌

《史记·周本纪》还记载,纣王自杀后,武王向他的尸体连射三箭,并亲自用剑砍碎纣王尸身,用大斧斩下纣王头颅,悬挂在白色大旗上。武王本以仁义之师自居,自称“以有道伐无道”,本应向天下彰显仁德,却为何对已死的纣王如此残忍呢?姬发虽为仁君,但更是孝子,这恐怕是为报杀父之仇不得已而为之。

商汤也只是放逐夏桀,但武王却不放过纣王的尸体

《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劝谏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武王为何没有安葬自己死去的父亲呢?可以推测,正因文王暴死他乡,尸首被毁,因此无法安葬。武王这才供起父亲的灵位,起兵伐纣、为父报仇。

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还是为父报仇?

屈原的《楚辞·天问》中也有线索:“梅伯受醢,箕子佯狂”,是说梅伯被纣王剁成肉酱。《晏子春秋》、《吕氏春秋》、《韩非子》和《淮南子》等文献也曾提到过。有专家指出,“梅伯”正是“西伯”姬昌。而《太公金匮》中所说的被剁成肉酱的恐怕并非伯邑考,而是文王本人。

屈原的《天问》隐藏着许多历史的秘密

佐证有了,再看享年。从《尚书·无逸》和《尚书大传》看,周文王在五十岁左右“受命”,获商王斧钺征伐之权,得诸侯推崇称王,七年后去世;《逸周书》和《史记》记录是十年后去世。无论七年还是十年,文王的享年都在六十岁上下。而“享国”五十年的说法,应从姬昌继承父亲国君身份时算起,并非“受命称王”的时间。

《尚书》和《史记》均记载文王最后七年,因此《史记》“十”可能是“七”抄写之误

刚刚说过,武王克殷是在“十一年”,此时武王的两名同母弟因年幼未封。文王死后十一年还有未成年幼子,太姒又和文王年龄相仿,二人六十上下还能生育?有学者推断:史料记载的“十一年”仍是文王年号,所以武王才自称“太子发”,为的是表现尊父命伐纣、为父报仇之意。也就是说,文王去世后的一到四年内(史书记载的十年崩、七年崩之别),武王即伐纣。

武王姬发在伐纣时仍称太子

据《史记·封禅书》和《竹书纪年》记载,武王灭商后两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因此灭商时五十二岁。从《礼记》得知,父子俩相差十四岁。因此文王去世的年龄应为五十五(武王纪年十一年伐纣)、六十二(文王纪年十一年伐纣,七年崩),或六十五(文王纪年十一年伐纣,十年崩)。那么哪一个更准确呢?

出土于战国安王墓的《竹书纪年》对武王享年的记载更为准确

《大雅》中说:“文王初载,天作之合”。表明文王刚继位就娶了太姒,且“十三生长子伯邑考”,因此继位年龄应在十二岁左右,这也是当时婚配的最低年龄。至此,我们可以捋出文王的大概生平:十二岁因父被害而即位,十五岁生姬发,五十岁左右受纣王“戟、斧和专征之命”,享国五十年,六十二岁因“册”而终。看来,文王受命七年崩、武王伐纣续用文王年号的说法比较靠谱。

周文王在继位之初就迎娶了太姒

至于周文王被囚的原因,《史记·周本纪》中说因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史记·殷本纪》说因文王叹息纣王的炮烙之刑。事实上,文王实行德政,诸侯纷纷来投,觉得姬昌才是“受天命”的圣主,引起了商朝的警觉。随着国力的强盛,姬昌开始攻犬戎、伐密须、灭崇国,严重威胁了商朝的统治。

姬昌一方面富国强兵,一方面拉拢诸侯,更不忘征讨不从

而后姬昌营建新都丰邑,讨伐耆、邘两国,直接抵近商朝统治中心,彻底激怒了纣王。《周易·大传》载:“文王三伐皆胜,纣始畏而恶之,拘于羑里”,原因说得已经很明白了。

姬昌讨灭离商都仅200多里的邘、耆两国,已让纣王无法容忍

武王的祖父季历、父姬昌、兄伯邑考均被商王杀害,这是两个家族和族群的世仇。因此,武王伐纣,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恐怕为父报仇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此,才符合历史的逻辑。

为父报仇才是武王伐纣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焚书坑儒,几乎所有的先秦典籍都毁之一炬。但是,这把火却烧不掉深埋在地下的甲骨。正是它们,在向后人倾诉姬昌的悲惨遭遇,控诉那个尚处灰暗色的文明时代。

焚书坑儒是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但埋在地下的甲骨青铜仍然留存下来

埋进去的历史,挖出来的真相,持续揭秘古墓,若喜欢,请关注点赞。

参考文献:

丁 山《商周史料考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杨升南《甲骨文商史丛考》(线装书局,2007)

王宇信《周原庙祭甲骨“册周方伯”辨析》(《人文杂志》1988年第三期)

古 籍《逸周书》《尚书》《礼记》《左传》《春秋》《诗经》

《史记》《古本竹书纪年》《楚辞》《周易》《淮南子》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160.html

文王竟,太姒,迷雾,历史,周方伯,纣王,武王,甲骨文,姬昌,礼记,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王竟,太姒,迷雾,历史,周方伯,纣王,武王,甲骨文,姬昌,礼记,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王竟,太姒,迷雾,历史,周方伯,纣王,武王,甲骨文,姬昌,礼记,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