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战国时期最为败国败家的三大君王,魏惠王第三,第一非此人莫属

战国时期最为败国败家的三大君王,魏惠王第三,第一非此人莫属

纵观战国历史,自古便是败国容易强国难。

而所谓的战国七雄,亦是如此。大争之世的战国时代,不进则退,不强则弱。有些国家,本已率先崛起、有统一华夏之势,却中途不思进取,最终一落千丈;而有些国家,本已面临亡国之危,但能发愤图强,历经六代雄主,最终一统天下。

事实上,战国时期的昏君不在少数。而最为败国败家的君王,则非以下三位莫属:

第三位:魏惠王

姬姓,魏氏,名罃(yīng),又称梁惠王,《竹书纪年》称其为“梁/魏惠成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罃即位时,正是魏国鼎盛时期。此时的魏国,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的励精图治,已经成为了中原第一强国,也是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i1.go2yd.com/image.php?url=0S1tMvW9HK

然而,魏惠王即位后,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频频失利,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特别是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发生的桂陵之战和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1年)发生的马陵之战,魏军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魏国名将庞涓死后,魏国军事实力彻底衰落,以至于魏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改元重新纪年,这标志着魏国的霸主地位的丧失。

事实上,魏惠王的执政时期,是魏国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魏国霸主地位最终丧失的时期。

论才略,魏惠王远不如他的祖父魏文侯和父亲魏武侯;论求才,魏惠王亦不如同时期的秦孝公和齐威王。但是论败国,魏惠王绝对强过上述几人!

第二位:楚怀王

芈姓,熊氏,名槐。他是楚威王之子,于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在位30年。

与魏惠王相似的是,楚怀王继位时期的楚国,正值鼎盛时期。经过楚悼王、楚威王等贤明君主的治理,此时的楚国幅员千里,带甲百万,是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强国之一。

然而,楚怀王即位后,楚国的衰败便已开始。

自公元前312年起,楚国在丹阳、蓝田两次大的战役中败北,楚国由盛转衰。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楚怀王对大势认识不清、用人不当、个人情绪智力不高有关,同时也与楚国本身权力和人才制度的弊端、楚臣们的腐化有关。

更加可悲的是,楚怀王用自己的生命为背叛礼乐文明而殉葬,贪图秦国的割地利益断绝了与齐国的盟约,最终客死秦国。

客观地说,楚怀王的一生,是复杂的一生。他执政之初心愿图强,初衷值得肯定;但楚国的由盛转衰,有他个人方面的原因;他又忠于社稷,表现出高度的晚节,赢得了后人的尊敬。但无论怎样,楚国是在他的手里走下坡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一位:齐湣王

本名田地,齐宣王之子,田齐政权第六任国君。公元前301年即位,在位十七年。

齐湣王刚即位,齐将匡章就率领齐、魏、韩联军大破楚军于垂沙,从此楚国不得不依附于齐。

可以说,齐湣王在位的17年就是秦、齐争霸的时代。

然而,论才识胆略,他远不如同时期的秦国君主秦昭襄王。而正是这一点,奠定了秦齐争霸以齐国完败而告终。

公元前285年,秦军越过魏、韩两国攻齐,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齐军,夺取了位于宋地北界的河东九城。不久,赵国也攻陷了齐国在黄河以西的据点灵丘,作为将来进军的基地。公元前284年,秦、燕、赵、魏、韩五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致使齐国国土几乎近失,齐国差点亡国。此役之后,齐国虽靠田单复国,但霸主地位早已一去不复返。

可以说,齐湣王的一生是可悲的。他的可悲之处不仅在于自己未得善终,更在于齐国几近亡国。

在战国后期,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秦国,另一个则是齐国。而齐湣王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彻底葬送了齐国的统一大业,使得齐国在日后的战国变得可有可无。毫无疑问,齐国之衰,齐湣王难辞其咎!

上述三位败国败家的君主,都是一手葬送了各自国家的统一天下之路,都是影响战国局势走向的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

他们的经历,对各自国家是一种悲哀。但对秦国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3345.html

即位,霸主,楚怀王,国家,秦国,魏惠王,齐湣王,公元前,楚国,齐国,观点评论,楚怀王,魏惠王,魏国,楚国,齐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即位,霸主,楚怀王,国家,秦国,魏惠王,齐湣王,公元前,楚国,齐国,观点评论,楚怀王,魏惠王,魏国,楚国,齐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即位,霸主,楚怀王,国家,秦国,魏惠王,齐湣王,公元前,楚国,齐国,观点评论,楚怀王,魏惠王,魏国,楚国,齐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