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战国四大名将,个个是百年一遇的将才,最终却仅有一人得善终

战国四大名将,个个是百年一遇的将才,最终却仅有一人得善终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间征战不断,名将辈出,将星闪烁,后世公认的最为闪亮的几颗将星,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四大名将出自两国

战国时代的“战”,其主流可以说是其他六国和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的交锋。

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其他国家和秦国的交锋,除了偶尔的灵光一现,大多数时间是被按在地上摩擦,只有赵国还能勉力抵抗,偶尔还能小胜。

战国时代的四大名将,其实只是分属秦、赵两个国家。为何会如此呢?

先看一下战国时期的地图。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秦和赵、魏、韩、楚接壤,交战最多,而赵国除了和秦打仗,还多次和燕、齐、魏交锋,更重要的是他的边境还与匈奴接壤,要时刻提防和抵抗匈奴的入侵。所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赵人好武擅战。

秦国吞并六国,武力值超群,名将辈出毫不意外,白起和王翦是其中的代表。

赵国虽然弱小,但在正面硬顶秦国的同时,还要对抗匈奴以及其他战国的国家,也就造就了一批良将,廉颇、李牧就是佼佼者。

杀神白起,自刎而亡

先说白起,史称“杀神”,封武安君,千年后的唐朝建武庙,陪侍十哲之一,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白起之所以被称为“杀神”,因为他是战国各国征战中杀人最多的将领。

只是史记中明确记载的,就有在秦昭王十四年,攻打魏国和韩国,斩首二十四万人;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打魏国,斩首十三万人;同年,与赵国交战,将二万人淹死在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韩国,斩首五万;最著名的还是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在长平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加上战场上杀死的,长平一战杀人四十五万。

这些数字简单相加就已经达到八十九万人,这还不算白起攻打楚国,将楚国都城攻陷,还有攻占各国城池超过七十座,这些征战中都没说他杀人多少,所以说他杀人过百万毫不夸张。

白起威震诸侯,攻城略地,杀人盈野,为秦国之后统一六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特别是在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但秦丞相范睢担心白起功劳太大,之前已经被封为武安君,如果真的让他灭了赵国,功高难封,所以说服秦王,答应了赵国割地乞和的请求,让白起撤了回来。

之后,秦国又发兵攻打邯郸,白起因病没有出战,但他担心邯郸易守难攻,诸侯再来救助,而且连年作战,秦军也已经疲劳,会打败仗。秦昭王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执意出兵,还让白起领军,白起称病不肯出战。

结果真如白起所料,秦军兵败。秦昭王迁怒于白起不出征,还说风凉话,剥夺了白起的爵位,还把他贬为小兵,并让他离开咸阳迁移到阴密。白起出城才十里,秦王与范睢商量,觉得白起心怀怨怼,放白起离开恐有后患,遣使者持剑,令白起自杀。

临死前,白起长叹一声,有些遗憾,但想起自己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这是老天对他的惩罚,命该如此,伏剑自刎而亡,一代杀神谢幕。

老将廉颇,客死他乡

廉颇基本和白起同时代,稍微晚一些。廉颇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可能是负荆请罪的故事,当时他已经因为在赵惠文王十六年伐齐,大获全胜而被封为上卿。

负荆请罪故事之后廉颇和蔺相如联合保障了赵国将近二十年的平安,直到长平之战爆发。

当时廉颇已经是六十七岁高龄,威名赫赫的老将,奉命指挥赵军与秦军交战。

开战之初,秦军勇猛,赵军吃了几个败仗。廉颇改变策略,筑营垒坚守,秦军无可奈何,两军相持不下。

后来赵王中了离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而秦军悄悄换了杀神白起来领军,结果是赵军惨败,先后四十五万兵卒被杀,赵国青壮几乎为之一空。

长平之战几年之后,燕国趁赵国还没有缓过劲来,出兵侵赵。赵孝成王想起了被撤职的廉颇,重新启用他。

年过七十的老将重出江湖,不仅打退了燕军,而且攻到了燕国的首都,燕人只好割地求和,廉颇因功被封为信平君。

但好景不长,老赵王去世,新赵王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用乐乘取代廉颇。廉颇因受排挤发怒,攻打乐乘,赶走乐乘后,廉颇也投奔了魏国。

之后被秦国不断欺负的新赵王又想起了老将廉颇,还想启用他,并派人去慰问,顺便了解廉颇身体状况。

但使者接受了廉颇仇家郭开的贿赂,见过廉颇回来复命的时候,轻飘飘一句“与臣坐,顷之三遗矢”,也就是廉颇一会儿功夫上了三次厕所,这也让赵王断了请廉颇回来的念头。

一个为国征战几十年的老将,因小人谗言,报国无门,一年后廉颇死在了异国他乡的楚国寿春。

名将李牧,惨遭冤杀

廉颇之后,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下场比廉颇还要惨。

李牧可以说是一个奇计百出,战无不胜的智将。他最早是赵国边防的守将,本文最开始的地图中可以看到,赵国有很长的边防线紧邻匈奴,李牧就是雁门的守将。

李牧在刚当上雁门守将的时候,连续几年不让兵卒与匈奴作战,而且只要匈奴来袭的烽火被点燃,他就立刻让所有人都撤到城里,紧闭城门。

匈奴人都觉得他胆小,连手下的兵士都觉得长官胆小。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至少没损失。

之后赵王都忍不住命令李牧出战,但李牧就是坚决不和匈奴交战。赵王撤了李牧,换了别人领兵。

结果是一年内屡次交战,损失惨重。赵王只好再次恳请李牧出山,并答应了李牧不出战的要求。

接下来的几年,李牧还是老样子,匈奴人非常瞧不起李牧。李牧则是偷偷积蓄力量,而且边军战士也越来越渴望和匈奴打一仗。

李牧觉得时机成熟,挑选精兵,秘密训练好了之后,让人把牛羊放的漫山遍野,等匈奴人来抢,又先假装失败,最后匈奴单于大举来袭,李牧布下奇兵,大败匈奴,斩首十余万,从此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

李牧一战成名,此后又打败了燕国。几年后,在秦国大举来犯的时候,赵王从雁门将李牧调回,任命他为大将军,率军迎敌。

李牧筑垒固守,绝不出战,秦军见无机可乘,秦将桓齮转而袭击赵国肥下,想引赵军来救,乘机歼灭赵国援军。

李牧看穿了桓齮的盘算,反到趁秦军去攻打肥下的时候,一举占领了秦军的大本营,并布置好奇兵在秦军回援的路上采取正面拦阻,两侧夹击的方法大破秦军,史称“肥之战”。

李牧在此战之后被封为“武安君”,和白起的封号一样,此二人也确实是战功赫赫。

此后一年李牧再次打退了秦军的进攻,又过了三年,秦军大将王翦领军伐赵,李牧率兵抵抗。

但赵王在这时候又中了离间计,真的以为李牧要投降秦国。长平之战中只是撤换了廉颇就造成四十五万士卒被杀,这次赵王直接布置圈套杀了李牧,三个月后,赵军败,赵王被俘,几年后赵国被灭。

灭国王翦,唯一善终

用反间计打败赵军的王翦,是战国时灭国最多的将领。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的其他六国,有五个是他和他儿子灭掉的。

王翦生逢其时,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历代秦王的努力和秦人的开拓,到战国末期,已经是秦国一家独大,六国衰弱,嬴政雄心吞并天下,王翦父子率兵东征西讨,完成了嬴政的心愿。

前文说了王翦灭赵,之后在始皇帝二十年,又因为荆轲刺秦王的事件,王翦奉命伐燕,在易水河边打败太子丹率领的军队,乘势攻占燕国都城蓟,燕王虽逃走,但燕国名存实亡。

始皇帝二十二年,王翦儿子王贲水淹大梁城,魏王出降,魏亡。

王翦最著名的成就是灭楚。秦始皇询问臣下灭楚需要多少人的时候,王翦回答六十万,李信回答二十万。秦始皇认为王翦年老,失去锐气,于是让李信领兵攻楚。

李信一开始获得胜利,但很快中计惨败,秦始皇马上知道自己错了,亲自登门请王翦出山。

王翦坚持需要六十万人,秦始皇答应了他的请求,举秦国之兵力让王翦率领去灭楚。

王翦还没出发就向秦始皇索要各种东西,“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秦始皇都答应了。

在出征的路上,王翦还前后五次索要田宅,以至于他的手下都觉得他过分了,王翦回答说:秦王性格多疑,现在秦国全国的士兵都交给我,如果不多要求财宝让秦王知道我别无他求,是无法消除他的疑惧的。

王翦用两年多的时间灭了楚国,之后急流勇退。虽然历史中没有记载他是怎么死的,但他的孙子王离,还作为将军为秦二世打仗,那么王家在整个始皇帝、秦二世时代都是高官显爵,王翦应该是得到了善终。

四大名将,只有一人善终,他们的经历真的应了那句俗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毫不畏惧,但往往被自己人坑害。

白起之死,范睢脱不了干系,廉颇、李牧都是被自己国王抛弃甚至杀害。

王翦能幸免于难,除了秦始皇雄才大略,还有就是他自己善于揣摩帝王心思,提前自污,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4229.html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秦昭王,白起,秦国,赵国,秦军,老将,赵惠文王,将才,观点评论,廉颇,白起,李牧,王翦,赵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廉颇,战国四大名将,秦昭王,白起,秦国,赵国,秦军,老将,赵惠文王,将才,观点评论,廉颇,白起,李牧,王翦,赵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廉颇,战国四大名将,秦昭王,白起,秦国,赵国,秦军,老将,赵惠文王,将才,观点评论,廉颇,白起,李牧,王翦,赵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