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贵州地下溶洞发现两台美国发电机,牵涉出神秘兵工厂,震撼国人

贵州地下溶洞发现两台美国发电机,牵涉出神秘兵工厂,震撼国人

贵州地下溶洞发现两台美国发电机,牵涉出神秘兵工厂,震撼国人 前言

“嗟嗟石工,黄帝子孙,不期而会,众志成城,胼手胝脚,风暴雨淋,夜以继日,无是安宁,或钻隧道,鸠面鹄形,或涉水流,彻骨寒心。”

以上这段话出自《石工歌》,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向前线提供弹药等武器装备,无数工人隐蔽在后方建设兵工厂时的艰辛。

1938年春, 国民党四十一兵工厂迁移至贵州桐梓的一个地下溶洞中,从这里产出的武器为打击日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当时,该工厂昼夜生产武器,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相关负责人决定修建一座发电站以保障未来更大需求的供电。

不过,要在贵州的大山深处建一座发电厂,以当时中国的技术来说,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人们最终还是实现了这一奇迹,当时的总设计师陈祖东先生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石工歌》。

四十一兵工厂在绝境中艰难求生

2006年,地质专家们在贵州的一个地下溶洞中,意外发现了两台还在运转的发电机,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两台发电机已经持续发电了80年之久,令人震惊不已。而从发电机上的商标看,这是美国通用公司的徽标,也就是说,这两台运转多年的发电机是美国产的。

地质专家发现的这个地下溶洞,实际上是位于遵义市桐梓县内的天门河发电厂,它曾在战争时期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桐梓处于川黔交界处,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战备要道川黔滇缅国际通道的必经之路。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进行大规模侵略,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和日军在上海展开了淞沪会战,经过三个月的激烈交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上海,同时乘胜追击兵分三路向南京方向集结,国民政府危在旦夕。

11月20日,中国国民党政府正式对外发表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市民纷纷前往内地,同时,国民党终于领悟到了中国工业的重要性:

“若要实现长期抗战,不但要实施焦土政策,使中国的工业不被日本利用而达其‘以战养战’目的,还要进一步将厂矿迁至后方,为我所用。”

因此, 为保障抗日作战需要,东南沿海的许多重要厂矿企业纷纷迅速搬迁。12月下旬,广东第一兵工厂接到转移命令,全厂上下紧急行动,昼夜不停,仅用了一周时间完成了机器拆卸、装船的工作,转移到了广西融县,并与广西兵工厂合并,制造生产枪弹。 1938年初更名为第四十厂和第四十一厂,搬迁至融县后,四十一厂争分夺秒抢建厂房,厂房建设完成后,各类武器装备和弹药生产相继开工,承担起了为前线提供武器装备的重要任务。而该厂在广州的原址遭到了日军的猛烈轰炸,被夷为平地,但 所幸全厂搬迁及时,厂内的设备、物资等得以保全,使得企业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然而,在广西融县还没能待多久,由于我方在军事上接连失利,日军大举北犯,严重威胁到了柳州, 刚刚安定下来的四十一厂也奉命再度转移贵州桐梓。根据部署,四十一厂接收了四十厂的轻机关枪厂,并将子弹厂移交了出去。

由于时任四十一厂厂长的钟道锠对战局早有预判,已经未雨绸缪确定了工厂选址,因此,在接到政府的转移命令后,该厂上下在他的调度下, 井然有序开展工作,大家抱着抗战到底的必胜的决心,拆卸设备、搬运物资,再一次成功完成了转移任务。

这次,之所以选在贵州桐梓,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 紧邻重庆,是滇缅国际通道的必经要道,扼守险地,易守难攻,其次,这里的 天气情况有利于工厂隐蔽,一年里阴天天气达到270多天,云量大,云层厚,这就使得日军的飞机无法抵近侦察,也就无法执行轰炸任务。

另一方面是这里浓厚的抗战文化氛围,抗日战争开始,许多学校、厂矿、政府机关便开始向西南搬迁,桐梓县是接纳军民和工厂最多的地方之一,同时, 四十一厂迁入这里后,与先后迁往这里的许多兵工厂连成一片,形成了全国最为重要的军火供应基地。当时,在这里名号最响的便是“一厂一校”,即四十一厂和“中华民国海军学校”。

1940年2月,四十一厂的第一批设备顺利运抵桐梓,安装在了一个早已事先勘探好的天然溶洞里,据悉,这个溶洞是在修公路的时候被发现的。

由于在洞中办厂,因此,需要凿洞扩容来满足工厂运转,但凿洞工程量巨大,难以很快完成,一时间也无法立马找到承建商。但出于前线战争急需枪支弹药供给的考虑,于是,四十一厂全体职工自力更生,建立简易厂房,经过半年时间,该厂已经能够开始制造捷克式轻机枪和中正式步枪,在当年9月呈报兵工署的汇报中,厂长钟道锠写道:

“(本厂)自1940年开工迄今,已生产捷克式轻机枪2200挺,(中正式)步枪7000支。若材料不缺,技术员工补充健全,原有机器加以修理,每月可出捷克式轻机枪260挺至300挺,步枪1100支至1300支。现有职员218员,工人2300余名。”

就这样, 四十一厂一边建厂一边搞生产,武器装备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战场上,为前线部队的作战提供了重要保障,同一时期,溶洞的扩容、削平山丘、凿洞、洞顶开窗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建厂工作一直持续到1942年7月,耗时近一年半的时间才全部完成,机器等生产设备也被移到了洞中,四十一厂正式投入了量产。

非同寻常的水电站:中国最早的熔岩地下电站

四十一厂建厂初期,电力供应主要依赖两台大功率柴油机,但柴油机所需的燃料供应紧缺,为此, 还专门建立一个炼油厂,通过大量购入食用菜籽油,经过加工后用作燃料,除此之外, 该厂还组建了运输队专门去重庆拉柴油,但即便如此,电力供应始终短缺,更不用提1942年四十一厂全面复工后的用电情况了。

天门洞是由上下两个相距不远的天然大洞组成,天门洞水穿洞而过,向桐梓县城方向流去。为了解决电力供应问题,钟道锠亲自带领专家进行实地勘探 ,提出了利用天门河流水的落差,在这里蓄水修建一座水电站。一旦有了水电站,不仅能够满足工厂的用电需求,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保证生活区的用电。

但水电站必须要躲过日军的侦察,一旦水电站暴露,那么,四十一兵工厂也势必会被暴露,因此,必须考虑利用当地的地形掩护水电站。 在经过水利专家的反复论证后,水电站最终决定要建在地下溶洞中。很快,钟道锠便将这一项目提报上级,获得批准后,天门河水电站于1942年正式开工动土。

为了尽快建成天门河水电站,钟道锠邀请了中国工程学会会员 陈祖东任总设计师,同时请来了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工业大学等5所大学的一大批专家教授共同参与设计,成立了水电工程处,由8家公司负责承建,数千名民工投入建设、凿岩、引水,耗时两年,终于在1944年正式投入发电。

天门河水电站的修建,为四十一厂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四十一厂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对前线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援,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

水电站所需的机器从美国购入,均是当时美国的最新产品,但它们在运往中国的过程中充满了波折,比原定的交货时间迟了十个月,翻开那段历史,映入人们眼中的是中国人民充满血与泪的一部辛酸史。

如何将其运送至中国境内又成为了一个难题, 陈祖东先后两次前往印度协调,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副署长杨继相继出面从中斡旋,最终,驻印美军空运部承担了运输电机的任务。

当时,由于日军对中国展开的封锁,中国对外联络全部中断,公路运输路线遭到日军狂轰滥炸,一场围绕滇缅公路的激战正在进行中。因此,电机的运输只能采取空运方式。由美军用重型B52运输机运送到昆明,再由兵工署想办法运到桐梓的天门河水电厂安装。

1945年4月,机组陆续抵达并由厂水电工程处及第五制造所负责安装完毕后,开始运转发电为全厂提供电力,它也被正式命名为天门河水电厂。

天门河水电厂只有配电室是建在地面上的,为尽可能保障安全,主体工程全部建在地下溶洞中。发电机房便建在地下,安装在这里的两台360千伏安的水轮发电机组是由美国空军运送到昆明再由兵工署转运至此的。其中,发电机是由美国奇异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连续运了近80年时间了,至今仍然可以正常工作,机电上的商标也清晰可见。

1946年7月,随着四十一厂裁并,天门河发电厂也移交给了当地并一直继续工作了近60年。

1949年7月,在桐梓即将被解放之际,当时的县长企图炸毁水电厂,但遭到了工人们的坚决反对,他们分批次日夜守护着水电厂,最终才保住了水电厂。1949年底,天门河水电厂主要为遵义铁合金厂桐梓冶炼分厂的生产提供电力供应。

1999年时,美国通用公司曾开出200万美元的高价,想要高价回购用以企业文化宣传,但最终被我国文物部门婉言相拒。

四十一厂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兵工厂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而天门河水电站也属于这个缩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中国人民在面临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上下团结一致,积极抗战的历史见证,而这两台发电机近80年来不停运转,有 “地下溶洞里运转的文物”之称,我国拒绝美国通用公司高价回购也在情理之中。

悲壮的空运:驼峰航线

天门河水电厂的机电设备正是从驼峰航线运送至昆明的,机件总重量达百余吨,单机芯即重达3吨,打破了中印空运重件的历史纪录。此外,更令人心惊的是, 驼峰航线对于飞行人员来说近乎是一个自杀式的航程。

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曾对驼峰航线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1941年12月7日,美军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军事基地遭到350多架日军飞机的猛烈轰炸,美军毫无防备,直到爆炸声响起,美军人员才仓促应战,然而,日军先发制人,在90分钟内接连发起两波攻击,使得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损失惨重,大量飞机、军舰被毁,伤亡人数不断攀升。第二天,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并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为了向二战中最重要的亚洲战场提供足够的军备物资,中美两国决定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就这样,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应时而生。

驼峰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山口,是中印航线的必经之地。这条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高低起伏,如同骆驼的峰背,因此被称为驼峰航线。 中国经这条航线对外输送远征军士兵,从印度返回时再带回抗战物资。

最初,由于技术原因,运输机并不适合高负载的高空作业,不能达到足够高度以飞越山区地形,因此,这些运输机不得不在危险的喜马拉雅山隘间航行,这无疑增加了事故的高发。

1942年底,随着技术的改进,运输机提高了高空飞行的能力,可以直接飞越较低的山峰而避免了在山隘间穿行,但由于载重高带来的爬升性能差,也使得飞越驼峰航线面临重重危险。加之恶劣的天气原因,如强风、结冰、强紊流等,还有日军飞机的轰炸,有时, 一个月里在驼峰航线上损失的飞机总数能占到所有飞机的50%,但尽管如此,驼峰航线始终不曾被放弃使用。

自日军占领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后,驼峰航线成为了美援物资达到中国的唯一路线, 这条令人毛骨悚热的航线是整个二战中最危险的一条空中航线。从1942年至1945年二战结束的三年时间里,美军共损失了1500多架飞机,3000多名优秀的飞行员牺牲,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 是中美搭建起来的世界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空中桥梁。

由于地势原因,飞机失事后,人们甚至无法展开救援,更不能为他们收尸。他们的名字被刻在了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的纪念碑上, 他们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的天空,只留下了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曾经的牺牲。如果没有这条航线,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将打得更加艰苦。

而由美军负责运送的天门河水电厂的设备大都十分沉重,吨位大,通过飞机空运还要穿越驼峰航线无疑十分危险,一不小心便是机毁人亡,但为了能够尽快将这批设备运送到中国,为抗战提供有力支持,时任美军机场主管的卡尔德少将亲自负责了这次押运任务。

结语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修建天门河水电厂,在极为有限的人力物力下,数千名民工、职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虽是形势所逼,但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天门河水电厂的设计也依然惊为天人。

天门河水电厂不只是单纯的一座发电厂,更是一座活着的历史,是中国抗日战争艰难历程的历史见证者。它的存在警醒着我们要勿忘历史,吾辈当自强。

2019年4月12日,天门河水电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单,被开发为了旅游景点。天门河水电厂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至今还在影响、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570.html

美国,地下,抗日战争,溶洞,贵州,中国,日军,国民政府,兵工厂,发电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美国,地下,抗日战争,溶洞,贵州,中国,日军,国民政府,兵工厂,发电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美国,地下,抗日战争,溶洞,贵州,中国,日军,国民政府,兵工厂,发电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