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财经科技 >新业态、新职业横空出世的背后,互联网将重构数字化内核

新业态、新职业横空出世的背后,互联网将重构数字化内核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涌现出大量新模式、新业态,相应的新职业也随之而来。同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前沿科技及硬科技的深入应用,也赋予更多职业技能全新的内涵和定义。

今年6月,人社部公布了“数据库运行管理员”、“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数字经济相关的新职业,并对数字特征明显的新职业予以了分类标注。

7月15日,“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启动会在广州举行,广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广东赢商网数据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战略性产业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OceanBase将共同开发该新职业的标准。

从中不难发现,新职业已经遍及数据库、机器人、制造工程、数据安全、数字孪生、农业数字化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均属硬科技和关键技术范畴。尤其是,多个新职业都与互联网新业态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都为硬科技及关键核心技术,映射出互联网领域正经历新一轮的数字化变革。

01

数字经济浪潮下,

新业态、新职业层出不穷

早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就提出了“数字经济15大新业态”,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无人经济、共享生活、共享生产等。同时,受疫情倒逼影响,加速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无接触、宅生活、云消费等数字新模式成为新常态,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的背后,离不开大量底层技术的支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底座和数字基础设施。其中,数据互通、数据安全、数字化转型等细分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基于此,“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等新职业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以移动支付为例,一张简单的二维码,成就了中国支付数字化的飞速普及。时至今日,在国内,移动支付几乎已经取代了现金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手段,甚至在海外城市中支付宝、微信也已然成为重要的消费手段。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不仅是数字化支付工具,更衍生出大量新业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悉,截至2021年底,支付宝开放平台已经开放技术接口和插件1,300多个;超过1.1万数字化服务商活跃在支付宝平台上;平台的商家、服务机构开通了超过300万个小程序。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产业不断升级,也正在催生新的职业方向丰富新的业态。譬如,“数据库运行管理员”,通过加强完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能有效处理信息爆炸下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等问题。

在“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启动会上,广东省战略性产业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秘书长陈玉琪介绍:“国家职业标准出台将对数据库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新技术研发出来以后,还需要大批应用人才去使用,目前,虽然部分企业也有对数据库运行人才进行认证考核,但标准不统一,国家职业标准出台将有利于整个市场人才培养和评价的规范化。”

“数据库运行管理员”成为新职业,标志着国内数十万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人员将有正式的职业称谓。互联网科技企业作为技术研发方和技术的重要使用者,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02

科技已成为互联网企业核心驱动力

一个趋势: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硬科技、产业互联网视为第二条增长曲线。由此,重视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储备,以科技驱动发展也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必修课”。

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加强布局,还纷纷入局“造芯”,同时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的布局。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2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榜单。在政策支持引导下,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金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吉利、蚂蚁集团、美团、京东、快手和网易。

据了解,互联网企业持续上涨的研发投入,首先用于技术人才的持续引进。如华为和蚂蚁2021年的官方数据显示,研发人员在其员工中占比分别为54.8%和63%。

大力吸引技术人才,布局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持续推高各互联网企业的科研投入规模。

譬如,蚂蚁集团数十年坚持布局基础软件能力,支持数字化高质量大规模落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数字化产业大规模应用落地,亟需解决安全可信、协作共识、复杂关联分析、存储计算规模爆炸、降低耗能等问题,需要在隐私计算、区块链、图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及计算基础设施、绿色计算等AI大规模应用的“根技术”上深耕探索。蚂蚁集团在这方面储备了核心技术能力,它们分别是:“隐语”可信隐私计算,蚂蚁链,TuGraph大规模图计算系统,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以及蚂蚁绿色计算。在刚刚闭幕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蚂蚁自主研发的两大安全科技,“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联合反诈系统”和“隐语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栈”分别斩获大会重磅奖项“SAIL之星”和大会“八大镇馆之宝”。正是落实“根技术”的实践和阶段性成果。此外,蚂蚁自研的OceanBase为代表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通过技术突破开启了分布式数据库的格局,打破美国Oracle等集中式数据库在国内市场的绝对市场主导权。其中,2021年蚂蚁集团全球共新增6,600多项授权专利,全球专利授权总量五年增长37倍;截至2021年末,蚂蚁集团在职员工技术人才占比已经达到63%,科研投入超过188亿元。

再譬如,华为面向未来坚定的布局5G技术。在今年3月刚刚公布的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显示,华为目前已经助力八大行业3000多个项目实现数字化转型。也就是说,华为如今已经签署了3000多个5G行业应用商用合同。2021年第一季度,华为在5G专利费上收取了高达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1亿元,基本上给华为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在5G技术领域,华为5G专利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并主导了5G现行技术国际标准。

除了自身坚持布局重投研发,近几年各互联网企业还纷纷加大技术走出去,主动推动产学研用界的结合,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攻坚“卡脖子”技术,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位。

华为通过在全球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获得了全球领先的研发资源。蚂蚁和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美国加州伯克利等全球十余所高校分别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隐私安全、数据库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腾讯则拿出10亿设立科学探索奖,支持基础科学研究。

03

聚焦新场景,

重构互联网数字化内核

有一种说法,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也有另一种说法,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Web3。

毋庸置疑,现在互联网正朝着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全屋智能、智能汽车等新领域延伸已成大势所趋,并最终迈向万物互联的时代。届时,更多新场景将诞生,并从中衍生出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和新职业。

同时,疫情之下,云生活、在线办公、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和新场景,将推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合,更让元宇宙离我们不再遥远。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数字化、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新红利和新机遇。谁能率先构建自身互联网数字化内核,谁就有拥抱新蓝海的实力和机会,从而突出重围,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坚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744.html

企业,科技,职业,技术,重构,数字化,互联网,内核,数据库,数据服务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企业,科技,职业,技术,重构,数字化,互联网,内核,数据库,数据服务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企业,科技,职业,技术,重构,数字化,互联网,内核,数据库,数据服务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