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从苏秦和张仪的成功秘诀,看时势如何造英雄?原来他们也没那么牛

从苏秦和张仪的成功秘诀,看时势如何造英雄?原来他们也没那么牛

说起战国末年最负盛名的风云人物,苏秦和张仪绝对都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们两人的经历,几乎可以用传奇二字来形容。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人一纵一横,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天下的局势,可谓是改变历史的人物;但其实呢,张仪和苏秦都不过是时势造英雄而已。

首先,所谓纵横的本质,其实就是说客,这种职业自春秋以来就有很多人从事,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然后拉拢这个国家对付那个国家,或者离间这个国家团结那个国家,并没什么神奇的。

等到战国时期,由于天下只剩下七个主要的国家,所以天下的说客们也就只能穿梭于这七个国家之间,而这七个国家根据地理位置来看,刚好又可以看成是一横一竖(纵),比如横线上从西往东分别是秦国、韩国、魏国、赵国、燕国;纵线上从北往南分别是燕国、齐国、赵国、魏国和楚国。

在这七个国家之中,又以秦国、齐国和楚国三个国家最强大,尤其是进入战国中后期时,这三个国家几乎决定了天下的走势,各国之间的战争几乎都离不开这三个国家,至少背后都有这三个国家的身影。

在这种背景下,当秦国联合其他几个国家对付齐国或者楚国时,就会被人称之为“连横”;而当齐国或者楚国联合其他国家对付秦国时,就会被人称之为“合纵”;于是慢慢的,“说客”这个职业,就演变成为“纵横家”。

在张仪和苏秦之前,其实已经有过很多“纵横家”,只不过因为天下形势的原因,他们的连横合纵,几乎很少把七个国家都卷进去,同时持续的时间也非常短暂。

举个例子,之前某个“纵横家”,他在实施“连横之策”时,可能就只是让秦国和韩国、魏国等两三个国家联手,然后大家一起对付楚国,这并没有让七个国家都卷进来;同时,这几个国家联手对付完楚国后没多久,可能秦国又转身与楚国结盟和好了。

类似的行为,就造成之前的“纵横之策”或者“合纵之策”,其规模都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影响力更有限,所以自然很难成为一个被史书记载的重大“外交政策”!

但是,等到苏秦和张仪时,他们所实施的合纵和连横,那几乎把七个国家都卷进去了,而且持续时间非常之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下的局势,因此他们自然会被史书隆重记载。

在这种背景下,苏秦和张仪自然就成为后世人眼中“改变历史”的传奇人物!

那么,为何单单只有苏秦和张仪能把合纵和连横之策实施得如此完美呢?难道真是因为他们俩天纵英才,他们的能力比之前的纵横家都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苏秦和张仪的优秀表现,一方面自然是他们拥有优秀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是他们恰好处在一个合适的时代。换而言之,他们都刚好遇到了合纵和连横爆发的时间点。

前面说过,在苏秦和张仪之前,纵横都不过是小打小闹;同时纵也好,横也好,都没有固定的政策;换而言之,一个主张连横的人,在实施一段时间的连横后,可能转身又会跑去实施合纵;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那个时候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和对抗变化太快,纵横家本质就是说客,自然要跟着形势走,不然怎么长久的混下去。

举个例子,苏秦最开始本是打算走连横路线的,结果当时的秦国因为某些原因,并不想和楚国或齐国为敌,于是苏秦自然是混不下去;在这种背景下,苏秦就转身跑到燕国去走合纵路线,这一晃就是好几年。

在这个过程中,天下的局势也在开始发生变化,最主要就是魏国的中原霸权开始被秦国取代,由此所带来的后来就是合纵的风口终于开始到来了。

当初,在苏秦来燕国之前,魏国因为马陵之战的失败而走向衰落,于是在此后近十年时间里,秦国趁机一步一步的蚕食魏国。在这段时间里,秦国的主要目标,就是蚕食魏国。

因为类似的原因,当苏秦跑到秦国提出连横之策,希望秦国团结韩赵魏燕四国来共同对付齐国和楚国时,秦国国君自然懒得搭理他,于是苏秦只好转身去燕国搞合纵;与此同时,另一位大神张仪也在这个时候隆重登场,他选择来到秦国搞连横,结果也是只能坐冷板凳。

但是,过了几年后,秦国终于成功将魏国给掏空了,一直被封印在西部的秦国终于进入中原,并取代魏国成为中原的霸主。

秦国的这个行为,让东方六国都感受到了威胁,尤其是楚国和齐国,如果放任秦国继续在中原扩张势力,那等到秦国统一中原后,楚国和齐国就不再是和秦国实力对等的国家了,到时大家恐怕就只会被秦国挨着收拾了。

在这种背景下,东方六国都开始有了联手对抗秦国的想法,至少要把秦国赶出中原,由此合纵之策的风口终于到来,苏秦自然很幸运的成为了那只风口上的“猪”。

此后几年,六国联手终于将秦国的势力赶出了中原;而当秦国这个外患暂时解除后,东方六国之间的矛盾便开始显现出来,由此合纵自然要开始走向瓦解,尤其是齐国已经打算对燕国动手,于是苏秦很快就被人给刺杀了。

至于秦国呢,因为地理的优势,它虽然被赶出了中原,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但却并没有像当初的魏国一样被直接打残,它的核心力量依然存在,这也为秦国的再次崛起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是后话,被赶出中原的秦国,经过这个事件后,也明白了自己想要入主中原,必须先把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和自己实力对等的国家给打残,否则只要他们存在,自己就很难入主中原。在这种背景下,秦国便开始执行连横之策,于是坐了好几年冷板凳的张仪终于上场了。

当然,连横也不是一帆风顺,这样磕磕绊绊好几年后,连横的风口也终于到来了。

当初,在六国把秦国赶出中原后,齐国作为出力最多的国家,趁机捞了最多的好处;此后不久,齐国先是趁燕国内乱打残了燕国,接着又打败了势力对等的楚国,最后趁势一举灭掉了一旁的宋国,其整体实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种背景下,齐国也开始谋划入主中原,于是它不断派兵入侵赵魏韩,将这三个国家都打得敢怒不敢言,甚至还欲吞并周王室,成为天子。

因为类似的原因,齐国逐渐变成为大家共同的威胁,于是连横之策的风口终于到来了,张仪也幸运的成为了那只风口上的“猪”。随后,在秦国的连横之策下,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攻入齐国,连下七十三城,楚国则在旁边坐看齐国被殴,于是齐国直接被打残了。

等到齐国被打残后,楚国又开始崛起,它先是灭掉了一旁的越国,随后也开始入主中原;在这种背景下,楚国又成为大家共同的威胁,于是连横之策的风口继续吹起来。

最后,等到楚国被大家联手打残后,秦国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天下的强者也只剩下秦国一个,楚国和齐国都已经不再是和秦国同级别的强国了。

在这种背景下,秦国接下来自然要计划重新入主中原,然后一步步统一六国了;而既然要入主中原并统一六国,第一步自然是要把挡在家门口的国家给灭掉,然后由近及远慢慢征服。换而言之,秦国不能再继续团结韩赵魏等国来对付齐国和楚国了,它反而需要团结和稳住齐国、楚国,然后攻打韩赵魏等国。

在这种背景下,秦国的对外政策自然也要发生改变,于是“连横之策”的风口由此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远交近攻”,也就是团结楚国、齐国这两个较远的国家,然后由近及远的灭掉韩、魏、赵、燕这四个较近的国家。

因为类似的原因,秦武王上位后,张仪自然就只能失宠了;甚至而言,秦武王为了向齐国和楚国示好,表示自己是真心放弃“连横之策”,真心不再与楚国和齐国为敌,真心想要和齐国、楚国成为好朋友,他还不得不将张仪赶出秦国,由此张仪一生的辉煌也宣告结束!

对于秦国来说,因为之前的教训比较深刻,所以这次它入主中原自然要慎重,于是就有了武王举鼎的事情,其目的就是通过举鼎(鼎是周天子权力的象征)向东方六国,尤其是齐国和楚国表达自己打算取代周王室称霸中原的意图,借此来看下诸侯们的反应,会不会有抗议、强烈谴责、出兵威胁等行为,如果天下诸侯对此没什么反应,或者反应不激烈,那秦国下一步就会有实质性动作。

可惜的是,秦武王举鼎结果意外让自己被砸死,不过,秦武王虽然死了,但他举鼎之后,东方六国并没有对此做出过激反应,于是秦国自然有底气行动了,在这种背景下,等到秦昭襄王上位后,秦国开始大规模向东扩张。

七十年后,秦始皇一统天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8002.html

何造,张仪,国家,成功,英雄,时势,秘诀,苏秦,秦国,连横,故事传记,张仪,苏秦,秦国,楚国,齐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何造,张仪,国家,成功,英雄,时势,秘诀,苏秦,秦国,连横,故事传记,张仪,苏秦,秦国,楚国,齐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何造,张仪,国家,成功,英雄,时势,秘诀,苏秦,秦国,连横,故事传记,张仪,苏秦,秦国,楚国,齐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