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三代模范君臣,撑起了秦国的统一大业,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对呢?

三代模范君臣,撑起了秦国的统一大业,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对呢?

西汉文学大家贾谊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中,曾如是说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在这其中的“六世之余烈”,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六世秦君,不过,在这其中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三位秦王“享国日短”,功勋比起其余三位要小一些。

而在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祖孙三人在位时期,因为他们选贤举能,启用了一批出身平民与小贵族的人才,君臣勠力同心,流传出了一段又一段的千古佳话。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三代模范君臣的故事吧,看看你更喜欢哪一对?

#历史小问题#

公元前362年,那位结束了秦国“四代乱政”,为秦国此后的强大奠定初步基础的秦献公去世,太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

秦孝公即位之初,因此前魏国趁秦国陷入乱政之时,对秦国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压制,使得秦国国力大损,在世人的眼中,纵然有堪称一代雄主的秦献公拨乱反正,但是秦国的衰败已经不可挽回了,于是天下诸侯纷纷以与秦国为伍为奇耻大辱,各国会盟甚至连盟书都不发给秦国。各国的这一举动,使得年轻气盛的秦孝公深以为耻,随后便向天下广发《求贤令》,公孙鞅便在这一时期入秦。

经过了一番彻夜长谈,秦孝公将秦国变法之事托付给公孙鞅,并且表示全力支持公孙鞅进行改革,史称“商鞅变法”。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诸多的改革变法之中,真真正正算是成功的变法只有“商鞅变法”一例。

一如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大多都因为守旧势力强大,统治者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而破产;又如孝文帝改革、张居正一条鞭法,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孝文帝改革成为了北魏帝国灭亡的直接诱因,引发了“六镇起义”,使得盛极一时的北魏帝国土崩瓦解,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促成了“万历中兴”,却也随着张居正的病逝而“人死政灭”。

“商鞅变法”遇到的压力不大吗?

岂止是大,在庶长制与老世族影响下的秦国,改革变法简直是难如登天!可是,秦孝公却坚定不移地给予了公孙鞅最大的支持。

太子犯法,罚!

世族动乱,镇压!

在秦孝公的支持之下,公孙鞅的变法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秦国一改此前的疲敝之势,一跃成为了当时的强国,而后又在河西之战中重创魏军,让世人感觉到了那个曾经的西陲霸主又回来了!

公元前337年,秦孝公病逝,年仅十九岁的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即位之初,因权力过渡,导致了政局动荡,使得老世族得以抬头,他们与秦惠文王的老师公子虔等人联手诬陷商鞅谋反。秦惠文王深知商鞅无罪,但是此时的老世族已经联合对商鞅发难,这股势力甚至足以影响秦国君位的变更,而且商鞅手中的权力已然威胁到了自己的君权。

在这种情况之下,秦惠文王只能顺着老世族们,诛杀商鞅,而后又以维护新法为名,将作乱的老世族们诛杀殆尽,从此,新法得以在秦国延续。

秦惠文王在位之初,信任魏人公孙衍,取得了河西大捷,一雪秦国百年之耻,但是后来却因公孙衍收受魏王贿赂,君臣二人最终分道扬镳。

张仪便在此时入秦,先被拜为客卿,而后擢升秦相,秦惠文王与张仪君臣二人开始搅动战国风云。

当时离秦的公孙衍鼓吹“合纵”,已经在山东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六国攻秦联盟的雏形出现,张仪在秦惠文王的支持之下,大力鼓吹“连横”策略,不断瓦解公孙衍的合纵联盟,先后在修鱼重创三晋、在丹阳、蓝田两败强楚,又使得魏韩两国倒向秦国,秦国东出之势,无可阻挡。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在周王畿洛邑试举“龙文赤鼎”(雍州鼎),意图挑战周王权威之时,因“龙文赤鼎”过重,失手砸伤了自己,当晚便因绝膑而亡。

在秦武王死后,因其膝下无子,惠文后便与宣太后展开了一番龙争虎斗。与此同时,赵武灵王从燕国接回了秦国公子稷,而后摆出了一副大兵压境的态势,迫使在内讧中取胜的秦宣太后一派改立公子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前期,因其得位的原因,他的生母宣太后对其并不信任,便从他手中夺走了大部分的权力,继而形成了“四贵”当权的局面。

公元前271年,在王稽、郑安平等人的帮助下,在魏国饱受折磨的范雎得以入秦面见秦昭襄王。秦昭襄王与范雎一见如故,而后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国策,又协助秦昭襄王罢黜秦宣太后、驱逐“四贵”,使得秦昭襄王这才得以大权独揽。范雎因功被拜为秦相、进封应侯,位居百官之首。

可惜范雎此人太过“恩怨分明”,心胸狭隘。

在长平之战后,害怕白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向秦昭襄王进谗言,迎合了秦昭襄王忌惮白起功高盖主的心理,使得秦国错失灭赵良机,而后更是在邯郸之战秦军败势已显的情况下,对白起落井下石,使得白起被迫自刎于杜邮。

不久,秦军在邯郸之战中落败,范雎一手举荐起来的大将郑安平降敌,作为范雎恩人兼亲信的河东太守王稽通敌被杀,秦昭襄王从此对范雎失去了信任,不久便在名士蔡泽的建议下辞去秦相,回到了封地,郁郁而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43297.html

世族,秦孝公,君臣,秦孝文王,襄王,秦国,秦昭,商鞅变法,范雎,秦惠文王,八卦爆料,秦孝公,秦昭襄王,公孙鞅,秦国,秦惠文王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世族,秦孝公,君臣,秦孝文王,襄王,秦国,秦昭,商鞅变法,范雎,秦惠文王,八卦爆料,秦孝公,秦昭襄王,公孙鞅,秦国,秦惠文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世族,秦孝公,君臣,秦孝文王,襄王,秦国,秦昭,商鞅变法,范雎,秦惠文王,八卦爆料,秦孝公,秦昭襄王,公孙鞅,秦国,秦惠文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