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在刘备夺了益州以后,后来他是效仿的谁的做法?

在刘备夺了益州以后,后来他是效仿的谁的做法?

在袁绍夺取冀州的过程中,最后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是由颍川世家大族领袖荀谌出面,向韩馥逼宫。

荀谌出自颍川荀氏,是荀彧的从兄弟,由于史料阙如,其家族谱系、生平事迹皆不详。但从荀谌仅有的这一次表现来看,确实很有名士风范,丝毫不输于荀彧。

荀谌衔袁绍之命而来,虽然是来者不善,但他态度不卑不亢,始终是以韩馥部下的身份,站在韩馥的角度,冷静地为他分析形势:“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袁车骑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

此时韩馥心里还有点抵触,他没好气地问:“为之奈何?”

荀谌继续来一波烧脑分析:“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于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于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

而身安于泰山也。愿将军勿疑!

其实荀谌绕来绕去,说的就一件事,你打不过公孙瓒,与其让公孙瓒打下冀州,不如把冀州交给袁绍,袁绍毕竟是你的老领导家属,不会亏待你的。不管怎么说,反正荀谌成功地把韩馥绕晕了。

更重要的是,荀谌的背后,是颍川乃至豫州士大夫集团的势力。当年韩馥到冀州任州牧,就是靠从老家颍川拉了一大批人来充当左右手,是韩馥赖以在冀州立足的执政班底。现在代表着颍川士大夫的荀谌,已经抛弃韩馥投向袁绍。这对韩馥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在内外交困的双重压力之下,韩馥决定接受荀谌的“建议”。

从荀谌说话的语气,以及他能够当面向韩馥尽情陈言来看,他应该原本就是韩馥所信任的身边人。所以在荀谌作出了确保韩馥“身安于泰山”的承诺后,韩馥是深信不疑的。实际上,荀谌是在韩馥身边为袁绍担当着卧底的角色。

在刘备取益州时,刘璋身边也有一个卧底,那就是张松。

不过,当卧底是非常危险的,以至于会被称为可怕的“无间道”。荀谌、张松这两个卧底,下场都不太好。

张松所做的密谋,瞒不过他哥哥张肃。张肃害怕被连累,向刘璋举报张松,张松被收斩。刘璋和刘备也因此而公开决裂。

荀谌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三国志》《后汉书》对荀谌的记载,在荀谌逼宫韩馥之后,与田丰、许攸并为谋主,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荀谌去了哪里呢?史书没有明文记载,我们只能根据当时已知的事实来作一些推理和猜测,荀谌很可能在袁绍取冀州之后不久就死了。

荀谌是怎么死的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荀谌逼宫时对韩馥所说的话:“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

身安于泰山

也。”在这里,“身安于泰山”是荀谌代表袁绍向韩馥所作的人身安全保证。

韩馥也是名士,荀谌与韩馥的约定,是士与士之间的庄严承诺,就像季札与徐君的赠剑之约一样,本应是超越生死、千金不换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韩馥才会坚信自己让位之后不会有后顾之忧,老老实实地交出权力。但没想到袁绍完全不守信用,逼死了韩馥。这让重信义的荀谌十分内疚。

而且,荀谌和韩馥都是颍川同乡,两家之间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荀谌劝韩馥让位,是以保证韩馥安全为代价的,如今韩馥依照约定让位,而荀谌却没有依照约定保全韩馥的性命,这让颍川的父老乡亲怎么看待荀谌?怎么看待荀氏家族?荀谌不得不为韩馥之死承受巨大的乡里舆论压力。而在当时,“乡评”、“乡论”是影响名士声望、地位、前途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此外,荀谌代表袁绍作出了承诺,袁绍却根本没打算遵守,这不仅丝毫没给荀谌留面子,而且表明袁绍根本不信任,也不想重用荀谌,所谓“以荀谌为谋主”,只不过是徒有其表。荀谌为袁绍上位出了大力,但韩馥之死却使他发现他在袁绍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地位,懊悔、恼怒、内疚、自责、屈辱、失落、怀疑、恐惧等负面情绪一齐涌上他的心头,让他不堪重负,抑郁而死。

袁绍为什么不信任荀谌?可能恰恰是因为他为袁绍出力太积极了。荀谌作为韩馥的部属,却带头逼宫,反噬主君,不免会被袁绍认为是卖主求荣的不忠之臣。

看来

当卧底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弄不好两头不是人。

不过,如何对待卧底,这和领导的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袁绍不守信用,逼死韩馥,又嫌弃当卧底的荀谌,导致荀谌忧郁而死,暴露了袁绍对待部下的傲慢自大,不会聚拢人心。后来许攸、张郃、高览等人在关键时刻弃袁绍而去,就和袁绍的这种傲慢自大有很大关系。

相比之下,张松之死是因为他自己行事不密,被亲兄弟告发,和刘备没有关系。刘备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反而能够利用张松之死,在包围成都时让法正写信给刘璋,把“违信黩誓”的责任扣到刘璋头上,对刘璋施加心理压力。刘备也未必喜欢卖主求荣的张松,但他和袁绍不一样,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做足了表面工夫,还起用张松之子张表,官至庲降都督,这种做法起码能让人感到张松没有白死,真的是投对了明主。可见刘备识人用人、笼络人心的手段,比袁绍要厉害得多了。

审配在袁绍夺取冀州的过程中发挥了多大作用,没有明文记载。但《三国志·袁绍传》载,在袁绍取得冀州之后,以审配为冀州治中(袁绍所担任的冀州牧的副职),又以审配“族大兵强”,命其为邺城监军,担任守卫邺城的重大任务。由此可知,审配出自冀州魏郡邺县的世家大族,有较强的部曲私兵,得到了袁绍的重用。

以袁绍的行事风格,审配必是在袁绍夺取冀州的过程中立过大功,才会得到袁绍的如此重赏。而审配参与袁绍夺取冀州,肯定是利用了他“族大兵强”的优势资源。

正是因为审配在邺城具有深厚的社会根基,对邺城有着强大的控制力,才会被袁绍任命为冀州治中、邺城监军,为袁绍保卫根据地和大后方。

但是,和荀谌一样,曾经背叛韩馥的审配也难免遭到多疑的袁绍的猜忌。官渡之战后,郭图、辛评、孟岱、蒋奇等人纷纷向袁绍进谗言,指责审配“在位专政”。因为审配在官渡大战期间抓捕许攸家人,迫使许攸投降曹操,确实有“在位专政”的嫌疑。倒是逢纪为审配说了些好话,才打消袁绍的疑虑,仅仅免去审配的邺城监军一职,仍然保留冀州治中的职务。

在刘备夺取益州时,也有一个与审配类似的人物,那就是法正。

在刘备包围成都,刘璋尚有余力抵抗的时候,法正写信给刘璋劝降,其中说到:“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法正在信中暗示成都城内会有人起事作乱,甚至会“一旦易主”,危及刘璋的安全,这和审配在邺城起到的威胁韩馥的作用非常类似。

法正是扶风人,不是蜀郡成都县人,这与审配是邺城本地人略有不同。但法正属于刘焉刘璋集团统治益州所依赖的“东州兵”势力,东州兵长期驻扎在成都一带,势力盘根错节,早已和成都县本地人无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43312.html

颍川,冀州,刘备夺,张松,刘璋,益州,荀谌,袁绍,将军,韩馥,八卦爆料,冀州,张松,刘璋,袁绍,韩馥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颍川,冀州,刘备夺,张松,刘璋,益州,荀谌,袁绍,将军,韩馥,八卦爆料,冀州,张松,刘璋,袁绍,韩馥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颍川,冀州,刘备夺,张松,刘璋,益州,荀谌,袁绍,将军,韩馥,八卦爆料,冀州,张松,刘璋,袁绍,韩馥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