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飞将军李广:一辈子未被封侯,其实一点也不委屈!

飞将军李广:一辈子未被封侯,其实一点也不委屈!

提起李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先秦名将李信的后代,汉文帝时期就主动参军,去前线抗击匈奴。因为精于骑射,作战勇猛,他深得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赞许,并且很快升任为陇西郡都尉。汉景帝时代,他跟随名将周亚夫平定过诸侯王叛乱。此后,他率部长期驻守边郡,也曾经多次率部出击。悲催的是,征战了一辈子,没立过特别显著的战功,也一直未被封侯。令他愤懑不平,也令他欣慰的是,儿子李敢跟随名将霍去病出征匈奴,因为表现突出,杀敌甚多,被封为了关内侯。最后,在漠北之战中,他因为迷路误事,羞愤之下选择了自杀。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李广简直是一个无敌的存在。在这位史学家的笔下,李广曾经射杀猛兽,射杀了无数匈奴官兵。汉文帝都当众感慨,说是李广如果回到汉高祖时代,绝对可以凭借军功被封为万户侯。在平定吴楚诸侯国叛乱中,他身先士卒,夺取了叛军的军旗。他在边郡,曾经射杀了匈奴人的射雕人。他镇守边郡,屡次击败入侵的匈奴人,令匈奴人闻风丧胆……在太史公的笔下,李广就是一个悲情英雄,劳苦功高,却不得被封侯。可见,当时的朝廷是如何不公平。后世的一些无脑吹,添油加醋,把李广吹成了千古战神。其实,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说说李广,他出生于陇西的一个军人世家,祖先是先秦名将李信。李信,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曾经联合王翦灭了赵国,曾经灭了燕国,逼迫燕王杀掉了刺杀秦王嬴政的太子丹。在家风的熏陶下,李广自幼就开始学习骑马和射箭,并且精于骑射。当匈奴大举入侵的时候,李广积极响应号召,参军入伍,杀了不少匈奴兵。据说汉文帝夸赞他,说他回到汉高祖时代,一定可以封侯。到了汉景帝上台时,李广已经升任为陇西郡的都尉。这个官职,主要负责一个郡的军务。小编以为,类似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不过又低于现在的省军区,高于军分区。

此时的李广,主要靠作战勇猛出名,不过是一个中级军官,并无擅长谋略或者战略战术的传闻。当吴楚诸侯国叛乱爆发后,他跟随太尉周亚夫来到了平叛的战场。在平叛的战争中,他身先士卒,夺取了叛军的军旗。因为表现突出,梁王在私下里授予他将军的印绶,希望拉拢他。他呢没有拒绝,也未上报朝廷,当然也未依附梁王。但是在小心眼的汉景帝看来,这个人不足够可靠,心思不够纯正,有墙头草的嫌疑。因此,战后汉景帝并未封赏他。要知道,梁王一直惦记着哥哥的皇位,甚至派人刺杀汉景帝的臣子。汉景帝,是极其讨厌和忌惮这个弟弟的。

此后的李广来到了边关,长期担任太守驻守边郡。史记的描述是,他前后和匈奴交战不下70次,无论在哪一个战场,皆以力战为名。其实呢,他倒是守住了边郡,匈奴人没有占到大的便宜。同时呢他也未取得过大的战果,相对于其他边郡的将领来说,他的表现要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匈奴说来就来,想走就走,汉军根本拦不住匈奴人。汉武帝曾经集结重兵,在马邑附近伏击匈奴。结果呢,匈奴单于产生疑心撤军了,汉军根本不敢出击,更不敢拦截。这一战呢,李广也参战了,但是并未取得任何战果。这一战,对于汉朝来说是奇耻大辱。

匈奴曾经入侵上郡,李广带着一百骑兵去追杀几个射雕人。结果呢,途中遇到匈奴大军上千人。李广带着部下侥幸逃走,匈奴人以为汉军有伏兵,所以没有有力地追击。表面上看呢,这个人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实际上呢,我倒是觉得李广头脑简单,还未脱离将的认知,未摆正自己的位置,提升到帅的觉悟。例如红军时期,陈再道将军当了军长,还带头冲锋杀敌。事后,徐帅发话:如果屡教不改,就下部队当排长,随便你怎么冲锋陷阵。陈再道吓得够呛,主动认错,再也没有莽撞过,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而不是一个匹夫,一个莽夫。

马邑之战过后不到5年,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杀入匈奴境内,向匈奴人复仇。这一战,四路大军的统帅分别是李广、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按理说,四路大军的实力相当,战果如何完全看各部的表现。结果呢,李广很快全军覆没,战败被俘。逃回来以后,他花钱逃过了死刑,只是被贬为庶人。四路大军,要么全军覆没,要么损失过半,要么避战自保。只有卫青的部队,深入到了匈奴人的祭天圣地龙城,斩敌700。当然有人会说,卫青只不过是运气好。李广运气不好,因为太出名,所以被匈奴人重兵围攻,所以全军覆没。呵呵,那么此后的战争呢?

根据史记的描述,李广与麾下的官兵同甘共苦,不摆长官的架子和威风,非常爱惜自己的部下。实际上呢,对比另外一位将军程不识来说,也可以这么理解。程不识治军严整,军纪严明,有条不紊。无论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部队都不会大乱,方便指挥。李广的部队呢,治军不严,防范不严,计划不周。打了胜仗还好说,打了败仗很快会溃散,被敌人从容歼灭。从古到今,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都离不开严明的军纪,严格的管理。例如四平保卫战战后,来自新四军的部队,败而不溃。来自冀东和东北的一些部队,则迅速溃败,狼狈奔逃。

被贬为庶人以后,李广曾经酒后路过霸陵亭。按照当时的规定,夜里是不许过路的,无论是谁。守卫霸陵亭的小人物,可能语气不是太好,深深刺激到了李广。后来李广东山再起,出任为右北平太守,故意点名让这个小人物随军。这个小人物到了军营以后,很快被李广随便找个理由杀掉了。另外,在陇西郡的时候,李广曾经诱降了羌人800多人。这些人投降后,又被李广迅速杀掉。由此可见,李广心胸狭窄,而且非常残暴。白起杀俘,纯属缺粮,不得已而为之。李广呢,又不缺粮,这些羌人又没有什么威胁。留下来,哪怕是去做苦力呢?

汉武帝并不是没有给他表现的机会,而是他一直表现不佳。马邑之战,他无功而返。四路大军攻匈奴,他全军覆没,兵败被俘。后来他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定襄,攻打匈奴,立功的人很多,他却无功而返。至于防守边郡,他虽然多次击退了入侵的匈奴人,但是并未斩杀多少匈奴人。汉武帝时期,严格按照斩了多少个人头来论军功。个人以为,这还是比较公正的,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广大官兵的作战积极性。另外,斩将和夺旗,同样引人注目,甚至更为重要。事实也证明,这一制度是汉军由弱变强,屡次击败匈奴,将匈奴赶到漠北的重要因素。

汉军的战略早已从防御转为进攻,无数人脱颖而出,例如卫青,例如霍去病,例如李广的儿子李敢,例如赵破奴……然而呢,李广却未能适应这一变化,他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时代。他在战略或者战术上,并无大的进步,依然停滞在个人武勇这一层次。他本人呢,无法接受现状,变得一直愤懑不平,内心一直是压抑的。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著名的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分两路远征大漠中的匈奴主力。李广激动异常,屡次请求参战。但是呢,汉武帝觉得他年纪大了,也担心他出事,所以拒绝了。最后,实在拗不过他,李广终于参战了。

却说卫青很快得知了匈奴单于的驻地在什么地方,他亲自率领精兵强将去寻找匈奴单于的驻地,准备和匈奴决战。李广呢,只是被作为辅攻,从东路出兵进攻匈奴。一般人会觉得卫青私心太重,故意不给卫青出头的机会,而是把美差给自己的亲信。对此呢,我呵呵一笑。首先,和匈奴单于的主力作战,绝不是什么美差,这是随时掉脑袋甚至全军覆没的苦活。其次呢,统帅带头,集中最强悍的部队去攻打匈奴单于,胜算才最大。李广呢,首先年纪大了,运气又不好,风险比较大。其次呢,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有所欠缺,作为主攻部队的主将呢,不够格。

李广的运气一直不怎么好,卫青率领主力已经击溃了匈奴人,单于狼狈逃跑。李广这会儿,却又再次迷路了,实际未参战。卫青都打完仗了,向南过了沙漠,才和李广会师。卫青准备向汉武帝汇报情况,向李广询问迷路的原因和经过。李广呢,深以为耻,不仅不回到,反而觉得卫青小人得志,故意在羞辱自己。最后,愤怒的他选择了拔刀自杀。一般人则觉得,李广死于生不逢时,被人排挤,压抑一辈子。然而我却觉得,李广是一个优秀的战士,也是一个优秀的中下级军官,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一个优秀的统帅。他缺乏帅的谋略,帅的胸襟,帅的视野,帅的魄力,帅的气度。所以,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被人以为,特别压抑的将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4536.html

因为,名将,汉景帝,部队,匈奴,飞将军,汉文帝,陇西郡,李广,大军,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名将,汉景帝,部队,匈奴,飞将军,汉文帝,陇西郡,李广,大军,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名将,汉景帝,部队,匈奴,飞将军,汉文帝,陇西郡,李广,大军,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