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败家子魏惠王:励精图治却失去了霸主之位,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败家子魏惠王:励精图治却失去了霸主之位,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说起魏惠王魏䓨,人们的第一印象一定是“昏庸”,因为魏国这个战国时第一个称霸的强国的国势在延续了几十年的辉煌后停止了上升,而造成这一影响的主要君主就是魏惠王,因此魏惠王在战国君主的排行榜上似乎永远都摆脱不了排在最后几名的命运。

然而历史却告诉我们这一结论太过于简单了,因为这只是魏惠王众多历史形象中的一个面,事实上魏惠王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

魏武侯死后,魏罃在和公子缓争夺君主之位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从此成为了魏国的君主。

魏惠王即位的时候随着秦国和楚国的日益强大,加上赵国和韩国对魏国的强大感到不安导致三国的联盟破裂,虽然魏国表面上仍然延续着自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霸权,但是这一霸权在此时已经严重松动了。

由于魏国正好处于华北平原的中间,东有齐国、南有楚国、西有秦国、北有赵国,内部和韩国连在一起,这就意味着魏国的地理位置无险可守,任何一个方向都有可能产生威胁,尤其是还要面临着被联合进攻的风险,属于典型的“四战之地”。

魏惠王当然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不得不采取措施。

魏惠王在位时期最有争议的事情就是将魏国的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后世很多史家都将魏国的衰落归于此时。

事实上,赵国和韩国的都城都早已经离开了原来的旧都并向中原推进,在太行山以西的安邑对东方的中原地区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大国争霸的局势也越来越激烈,这就使魏国必须要有一个新的都城。大梁位于黄河与江淮之间,不仅有千里之地,而且经济发达,在东南西三个方向都可以进行战略布局,对当时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地理位置。出于这样的考虑,魏惠王选择了迁都大梁。

魏惠王在迁都大梁后为了巩固这一核心区的统治,又做了三个方面的措施:在军事上强化对魏武卒的军队建设;在经济上通过兴修水利将黄河水引入田地沼泽发展农业,又铸造了具有流通和兑换作用的“大梁布”货币;在外交上通过与赵国、韩国交换部分土地使魏国在中原的大片领土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就使局势开始变得对魏国有利起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迁都大梁并没有像魏惠王所期待的那样取得更好的统治效果,由于和赵国、韩国、齐国、楚国都撕破了脸皮,加上秦国更是随时都对魏国西部的领土虎视眈眈,魏国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五国的威胁。更加严重的是,魏国在迁都大梁后,新的统治秩序还没来得及建立,西部的领土丧失速度却远超想象。

到了魏惠王中期,魏国分别在桂陵和马陵两次被齐国击败导致其丧失了霸主地位,加上对秦国的战争也是以失败告终,魏国因此无法避免的进入了衰落期。但是即使如此,魏惠王仍然基本保持了魏国的领土完整。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为了遏止秦国扩张,于是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君主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了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这一事件引起了秦国、楚国等国家的敌意,紧接着各国都纷纷称王。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国、齐国和楚国等大国,史称“五国相王”。

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的先后发生,标志着周王室权威的彻底消失。

而魏惠王时期最大的问题在于本国的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是受到了世袭制任人唯亲遗留色彩的影响,导致中下阶级的杰出人才难以得到重用,这一时期其他国家却都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一大批魏国人才外流到了其他国家,其中商鞅的离开更是决定了魏国未来的最终命运。

魏惠王在位时期曾经也想励精图治,也犯下过无可挽回的错误,而他的失败更是导致魏国从此走向衰落。也许对于战争激烈的战国时代而言他注定无法像他的祖父和父亲那样使国家兴盛,但是他的努力同样是这个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兴衰。

【我是@历史星空的镜像,以帝王故事为经线,历史事件为纬线,讲述王朝兴衰的历史瞬间。欢迎大家来关注、阅读、评论、转发和批评指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47475.html

大梁,霸主,国家,秦国,赵国,魏惠王,君主,魏国,楚国,齐国,消息资讯,秦国,赵国,魏惠王,魏国,楚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大梁,霸主,国家,秦国,赵国,魏惠王,君主,魏国,楚国,齐国,消息资讯,秦国,赵国,魏惠王,魏国,楚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大梁,霸主,国家,秦国,赵国,魏惠王,君主,魏国,楚国,齐国,消息资讯,秦国,赵国,魏惠王,魏国,楚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