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一代权臣商鞅有功于秦朝,为何却落得个车裂而亡的下场?

一代权臣商鞅有功于秦朝,为何却落得个车裂而亡的下场?

商鞅入秦之后,以所谓“逆民之情”的霸术得到秦孝公的欣赏,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从秦孝公三年,即公元前359年开始,用十余年时间: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取消贵族特权;施行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严格户籍制度,实施连坐法等等,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取得了卓越成效。到底怎么个卓越法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商鞅变法之前,中原诸侯是不屑于与秦国会盟的。可到了秦孝公七年,即公元前354年,也就是商鞅变法的第四年,魏惠王便主动降下身架,到秦国杜平(陕西澄城县)与秦孝公会盟;秦孝公二十年,即公元前342年,秦已被天子赐号为“霸”,中原诸侯来贺,于是秦孝公派公子少官与诸侯在逢泽(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会盟,并带他们朝见了周天子。

从中原诸侯不屑于与秦国会盟,到被秦国一个公子带领,去朝见天子。

这中间的差距自然是天壤之别,诸侯为什么这么尊重秦国?

无他,实力而已。

也就是说,曾被视为夷狄的秦国,仅仅十余年的时间,便已经强大的让所有诸侯都不敢小瞧了。商鞅对秦的功劳就能有这么大。

既然对秦国功劳那么大,秦国对他,就应该像宝贝供着才是,为什么后来却杀了他,让商鞅落了个车裂而亡的下场呢。

关于这个原因,后人有许多解释,《史记》当中说,是因为商鞅造反的缘故,为此,还让商鞅经历了一段逃亡,逃到魏国不成,转而回到封地商,并在商地起兵造反,秦惠文王被逼无奈,发兵平叛,这才将商鞅杀死,从这个层面看,商鞅似乎死有余辜,然而。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六国史料大部遗失,唯有秦史比较完备,他的好多材料也是从秦史当中来的,既然从秦史当中来,出于,原话忘掉了,总之呢,就是为君王隐讳的缘故,秦史能客观的站在商鞅的角度上讨论问题吗?

既然不能,商鞅因造反而死,就颇有可疑,因为《战国策》中就有记载,秦孝公临死之时,曾打算把君位传给商鞅,这种说法,《大秦帝国》也予以采用,还编纂了一段秦惠文王姑姑找到秦惠文王,为商鞅鸣冤的故事。

从这个层面讲,商鞅因造反而死,事情本身是有可疑的,既然可疑,那么商鞅为什么最后落了个车裂而死的下场呢。

个人认为,原因无他,就是商鞅在改革当中,因废井田、奖军功等措施,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老氏族。

老氏族什么情况?秦国的老人,归根结底起来,都是某位国君的后裔,他们代代为官,与国君之间,乃至于彼此之间都有牵扯不清的关系,时间一久,便形成强大的势力。这势力究竟有多大呢?

秦穆公之前,秦国产生过一次三父之乱,就跟老氏族有关,虽然时间不长,只有六年不长,却几乎把秦国带到灭亡的边缘。

秦穆公之后,秦国老氏族嬴针有富可敌国的财富,甚至比国君都更加富有,老氏族就是这么了不起。

当然,自秦国三父之乱之后,历代君王都意识到老氏族的危害,所以在利用老氏族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老氏族的控制,比如秦穆公首创客卿制就是对老氏族的一次分权,虽然起了点作用,但毕竟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后又过了两百年左右,秦国君王一代不如一代,老氏族的势力便又开始崛起,而这一次则更为凶猛。

老氏族的第二次崛起,起源于秦厉共公晚期,秦厉共公虽然历史上名声不好,但在他的统治下,秦的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包括剿灭义渠,慑服蜀国,甚至让楚国、晋国进贡等等,如果秦国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秦不敢说提前统一天下,当个天下霸主还是绰绰有余的。老氏族就在这些不断的大事当中渐渐攫取权力。

直到秦厉共公死后,局势就完全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

秦厉共公之后,世子赢欣继位,以后称之为秦躁公,谥法上称“好变动民曰躁”,从这个谥号上可以看出,秦躁公是个很昏庸的君王,怎么个昏庸法?

在位十四年,便发生两件足以影响秦国安危的大事。

躁公二年,即公元前441年,南郑造反,南郑造反,意味着秦对巴蜀失去控制;

当然,这件事说起来比较模糊,还看不出什么,但躁公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30年发生的那件大事,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秦国的耻辱了。

这一年,曾被秦厉共公剿灭的义渠国死灰复燃,发兵攻秦,一直打到渭河以南,打到了秦国腹地,几乎快到心脏位置。

这一次义渠国的进攻,被老氏族带领人马死命打退,此后他们赢得至高的声望,而秦躁公,却因此一役忧愤成疾,于第二年含恨归天。

他倒是太太平平的死了,但留下的问题是,老氏族终于在他这个昏庸的君王手里尾大不掉了。

秦躁公的昏庸使老氏族权力做大,他是托了外患的福,落了个善终的结局,但秦躁公之后,老氏族就再也不甘心藏在君王身后,而是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向秦国权力中心发起冲击。

史书上说,秦躁公无子,所以死后,老氏族的代表,庶长晁带一帮人迎立在晋国交流学习的秦躁公弟弟赢封为君,是为秦怀公。

秦怀公的谥号虽然看起来还有那么点意思,但他在历史上却只留下一件大事,什么大事?

怀公四年,庶长晁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自杀。

秦怀公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位仅四年,便被庶长晁及一干大臣逼迫自杀,庶长晁逼死秦怀公后,你猜他还干了什么?

自己继位当国君?没有,秦怀公世子昭子早死,他便迎立昭子的儿子,秦怀公的孙子嬴肃为君,是为秦灵公,而这个秦灵公,就是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的爷爷。

逼死秦怀公之后又迎立秦怀公的孙子当了国君,老氏族做事,就能这么从容,此后便再也没离开权力中央,一直把持秦国国政,左右国君的废立,即便到商鞅变法以后的秦惠文王时期,他们的势力依旧存在,依旧庞大的难以想象,甚至能够与君王匹敌。

商鞅变法,从根子上否定了老氏族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并没有彻底消灭老氏族,老氏族能不恨他吗,而老氏族要集体恨一个人,秦惠王再怎么喜欢商鞅,他也得掂量掂量其中的分量。

所以,反正商鞅变法已经成功,留着他也没什么大用,于是,就只能杀了他,以安抚老氏族那颗受伤的心灵了。

参考资料:左传、战国策、史记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48286.html

秦孝公,时间,秦厉共公,商鞅,诸侯,秦国,秦朝,秦躁公,权臣,氏族,故事传记,秦孝公,商鞅,秦怀公,秦国,老氏族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孝公,时间,秦厉共公,商鞅,诸侯,秦国,秦朝,秦躁公,权臣,氏族,故事传记,秦孝公,商鞅,秦怀公,秦国,老氏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孝公,时间,秦厉共公,商鞅,诸侯,秦国,秦朝,秦躁公,权臣,氏族,故事传记,秦孝公,商鞅,秦怀公,秦国,老氏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