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三国时期,东吴灭亡的真正原因:孙权“不忠诚”了!

三国时期,东吴灭亡的真正原因:孙权“不忠诚”了!

孰为太子心无主,立而又废终难取。留得隐患撒手去,不称曾操当时语。

不忠诚人物:孙权,字仲谋,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后裔,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生卒年份:生于公元182年,252年病逝,终年71岁。

在位时间:公元229年-252年在位。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不料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不忠诚点:孙权受任于危难之际,选贤任能,挽救了东吴危机,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可以说,前期的孙权不愧为一代英主,但是在立储问题上,孙权却朝令夕改,犹豫不定,导致江东一直没有正名之主,而由此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宫廷之争。

在封建专制社会里,皇帝的意志通常被赋予了“天意”,可以说,皇帝的话就是法律、就是法规,因此人们常说“君无戏言”,强调了君王说话的严肃性和不可更改性。不可否认,这是封建社会缺少民主的典型体现,但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君无戏言”还是被人们赋予了合法性,这就要求君王说话必须谨言慎行,一言九鼎,否则难以取信于天下。

孙权是被人们熟知的三国人物,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孙权是曹操欣赏的一个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立嗣问题上却寡断不决,朝令夕改,让江东的政治气氛阴云密布,暗流涌动,为以后江东的衰败种下了祸根。

在古代“家天下”的封建社会里,继嗣问题往往直接关乎王朝的兴衰,因此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早在先秦时期,儒家便根据地历史教训,提出了继嗣理论,其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春秋公羊传》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统治者凭个人好恶立嗣,从而引发纷争,这个理论千百年来也一直被为人们所认可。一般说来,统治者在按照这个原则,尽可能旱地确立继嗣人选,可以断绝其他子嗣的非分之想,从而避免诸子争嗣和群臣分化。从这一点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的。

尽管历代统治者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因种种原因做出有违原则的事,从而引发统治的危机,孙权就是其中一位。孙权从立孙登为太子,宽爱孙和,封王孙霸,一次又一次转变自己的态度,让朝臣搞不清孙权究竟要立谁为太子,结果使得王位迟迟不能易主,而政治斗争却愈演愈烈,最后,孙权虽然最终确立了嗣君,但是在他死后给东吴留下的隐患却一直在削弱着吴国的实力。

人生会面临很多的选择题,很多时候是单选,一且当我们确信无疑后,就不要擅自更改,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才能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直走下去,如果反反复复,始终拿不定主意,结果会反受其乱。我们可以猜想要是当初孙权在确立太子人选后,没有反复无常,也许就不会有储君之争和群臣分化,也不会因储君之争和群臣分化削弱了吴国内部的实力,东吴可能还会蒸蒸日上。

但历史不会重演一是孙权的寡断无决改变了东吴历史的轨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48619.html

政治,江东,东吴,孙权,吴国,时期,人物,人们,原因,太子,运势,江东,东吴,孙权,吴国,曹操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江东,东吴,孙权,吴国,时期,人物,人们,原因,太子,运势,江东,东吴,孙权,吴国,曹操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江东,东吴,孙权,吴国,时期,人物,人们,原因,太子,运势,江东,东吴,孙权,吴国,曹操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