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六千多年前我国已“立杆测影”,春秋时已经出现漏壶和圭表的配合

六千多年前我国已“立杆测影”,春秋时已经出现漏壶和圭表的配合

1500年后不久,德国锁匠亨莱因发明第一只机械表之前,不论中外,也不论皇亲贵戚或百姓,都没“表”可看。

实际上,即使钟表传入中国后,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的普通民众,仍然无“表”可看。

古代对于居住于城市的占比不多的老百姓来说, “更鼓”,是“了解” 夜间“时辰”的主要方式。

乡间的百姓,“鸡鸣狗叫”,是确定时间节点的很重要方法。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咏鸡鸣》打油诗。其曰:“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据说,这是他登基当天所作,看似粗俗,但充满霸气。

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穷,为地主放过牛,自然及了解乡村生活。也可知,“鸡叫”对于农民来说多么具有“标志意义”。

古代居于乡村的人们,“时令”最关键,而“时辰”却并不那么重要。所以,先秦民谣《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魏征

名相魏征很不以为然,为了吹捧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醴泉铭》中说:“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他的意思是,“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在位皇上功德不可限量。

不过,盛唐的农民依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的出没,是劳作与休憩的“钟表”。

甲骨文中,已经有“晨”字。下面的“辰”,是割稻麦菽粟的“贝镰”,上面是“日”字。这说明,自有汉字始,表示日出的清晨,就与农耕联系在了一起。还有一个汉字“旦”,是太阳跃出地平线之象形。

俗语说,“日上竿头”。成语叫“竿头日上”。有人说,这与《秉烛谈》记载的宋时招贤大师有关。其实不然,这应该是中国古人经过几千年总结出来的一个“计时节点”。

“竿”,不是寻常的木竿、竹竿,而是远古和上古先民“立杆测影”的“表杆(竿)”,亦称“周髀”。

记录先秦天文和数学成就的重要著作《周髀算经》载:“容方曰:‘周髀者何?’陈子曰:‘古时天子治国,此数望之从周,故曰周髀。髀者,表也。’”“周髀长八尺,勾之损益寸千里”。

《周髀算经》

最早的古人,一定是以自己的身体测量太阳影子之变化的。用人的腿骨“髀”来表示侧影之“竿”。人“身高八尺”,所以,“表杆”亦“八尺”。

东周的“尺”,约23厘米左右。

由此看,“日上竿头”,就是从地面望去,太阳升至“八尺” 左右的高度。这个时间,相当于现在的八点钟左右。

“日上三竿”,语出《南齐书·天文志》,是说太阳升至三个“表杆”之高。这大约在上午十点钟左右。古诗有云:“日上三竿风露消”,太阳照射之下,露水褪去了。

“晌午”的说法,实兴于宋明之后。之前,古人只说“午”,是“十二辰”之“午时”,为现在11到13点之间的时刻。此时,太阳正当天中,所以后来有“中午”一称。“午”字本义,是“牾、逆、易”,即“阴阳”抵牾相持,由阳转阴逆转,阴盛阳衰变易之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恰如此,古人似乎没留下“下午”根据太阳位置描述时间的说法。然后,就“日入而息”了。

日晷

民间,还有一些不靠太阳计算时间的俚语。如,“一顿饭的功夫”“一袋烟的功夫”“一炷香的功夫”“一盏茶的功夫”等等。

总之,古代绝大多数老百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只能看天计时,而且是“大估摸”,不那么精确。

从考古来看,距今6500年前,中国古人已经有了十分充足的“立杆侧影”经验,并根据太阳的升降和四季变化,精确测定了“东南西北”之“四方”,以及准确掌握了“春夏秋冬”之“四时”。距今4200年的陶寺遗址观象台,已经具备了后世“日晷”的全部功能。周代,已经实行“十二辰”计时方法。

从《史记·司马穰苴传》看,至晚在春秋时,古人已经将“漏壶”与“圭表”相配合,用于准确计量每一天的时间了。之后,“漏壶”越做越精细,延续使用了两千多年。

不过,对老百姓来说,“漏壶”也太过奢侈,还是只能靠天估量时间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060.html

圭表,太阳,时间,古代,中国,春秋,漏壶,百姓,古人,表杆,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圭表,太阳,时间,古代,中国,春秋,漏壶,百姓,古人,表杆,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圭表,太阳,时间,古代,中国,春秋,漏壶,百姓,古人,表杆,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