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周平王在周幽王还活着的时候就被西申拥立为王

周平王在周幽王还活着的时候就被西申拥立为王

要是说东周第一位国君我们都会说周平王,这个周平王本来有弑父的嫌疑,最后却成为了正统,这一转变不得不让人称奇。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周平王在位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半个世纪。其实周平王执政时间也许应该大于51年,也可以说是小于51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计算周平王开始执政的时间点完全可以不一样。

周平王在位时间为什么可说大于51年?这是因为早在西周灭亡之前,周平王就极有可能已经当上周王了!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三年(前779年),因为嬖爱褒姒,废黜了申后及太子宜臼。以《国语·郑语》记载推断,太子宜臼在此后不久就逃亡到了西申国。太子宜臼一逃入西申国,周国上下顿时如临大敌。被周幽王提拔成为司徒的郑桓公,居然找到王室太史伯阳,问他:“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身为司徒的郑桓公对周王室前景如此悲观,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周幽王与褒姒

答案就在另一本晋时发现的史书《竹书纪年》中。

《竹书纪年》记载,在周幽王五年(前777年),太子宜臼就逃往西申国去了。最为关键的是,按《搜神记》记载,周幽王继位之时不过才十四岁,那么他儿子宜臼逃亡到西申国时最大也不过五六岁。这意味着,所谓"平王奔西申"事件,完全不是宜臼自主所为,而是被人挟持到了西申国!挟持周平王之人,肯定跟西申国有着密切关系。

那么西申国挟持周平王,究竟有何目的呢?

古本《竹书纪年》中有这么一段话:“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这条记载中的“先是”二字说明,早在周幽王被杀之前,周平王就已经被西申国立为周王了。

难怪周王室上下都如临大敌,连郑桓公都急于寻找逃死之所——西申国立太子宜臼为王,无疑形同造反!所以,太史伯阳描述此时的情势,就说:“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

周平王

由以上记载可知,在周平王被挟持到西申国后,最迟在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就已经被西申立为周王,来与周王室对抗了!如果从这时开始计算周平王的执政时间,自然就要大于五十一年了。

那为何又说周平王的执政时间少于五十一年?

按《竹书纪年》记载,“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这说明,西周覆灭后,周王国还出现过一位携王。《竹书纪年》是晋人所撰,在描述这段历史时,当然要遵从晋人视角。

近年来新出现的史料清华简《系年》中是这么来描述这段历史:“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即伯服)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

《系年》与《竹书纪年》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携王是被诸侯(邦君)、卿大夫(诸正)共同拥立而成为周王的。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在西周覆灭后,晋国与郑国一起率先背叛了诸侯拥立的携王,转而投靠了周平王。因此,晋人在撰写这段历史之时,当然要强调周平王的合法性。所以,《竹书纪年》强调是虢公翰拥立携王,而不是诸侯共同拥立。

周携王

早在周幽王死前,周平王就被西申国别有用心地扶持当上了周王,其后西申国又联合缯、西戎灭了西周,攻杀了周幽王——无论周幽王再怎么无道,周平王政权这一勾结外夷、弑父篡位的行径,都无法得到周王国大多数诸侯的公认。

因此,西周覆灭后,周人公认的合法政权当然应是携王,而不是周平王。

可惜的是,携王执政不善,短短九年时间就失去了诸侯的拥戴:“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于是,“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后,周平王才正式东迁到了成周。也就是说,在西周覆灭十二年,周平王才东迁到了成周、与携王正面对抗。

直到周平王二十年(前750年),晋文侯攻杀了携王,周平王才正式成为天下唯一的“周王”。如果从周平王二十年(前750年)算起,那么周平王的执政年限就只有三十一年,而不是五十一年。

不管是用哪种方法来计算,有弑父篡位嫌疑的周平王却能最终坐稳王位,这一史实本身就证明了周王室的衰微。更不用说后来天下人都认可周平王才是合法天子,而携王不过是“奸命”之王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379.html

时间,虢公翰,西申,诸侯,周平王,西周,竹书纪年,太子,周幽王,时候,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时间,虢公翰,西申,诸侯,周平王,西周,竹书纪年,太子,周幽王,时候,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时间,虢公翰,西申,诸侯,周平王,西周,竹书纪年,太子,周幽王,时候,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