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如果孔子在楚国为相,楚国会如何发展?

如果孔子在楚国为相,楚国会如何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22)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505年十月,在秦国的援助下,楚军终于打跑了吴国侵略军,正式复国。饱经劫难的楚昭王在外浪迹了将近一年,终于回到了饱经创伤的郢都,一眼望去,但见故都残破,满目苍夷,不觉凄然泪下:“宗庙被毁,社稷遭难,百姓受苦,此皆寡人之罪,寡人之罪呀!”

群臣们陪着昭王一起哭,有个叫扈子的乐师却不哭,且在旁弹唱起一首自创曲(出自《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来:

“王耶王耶何乖烈,不顾宗庙听谗孽,任用无忌多所杀,诛夷伯氏族几灭。二子东奔适吴越,吴王哀痛助忉怛,垂涕举兵将西伐,伍胥、伯嚭、孙武决。三战破郢王奔发,留兵纵骑虏荆阙,楚荆骸骨遭发掘,鞭辱腐尸耻难雪!几危宗庙社稷灭,严王何罪国几绝。卿士凄怆民恻悷,吴军虽去怖不歇。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

是的,现在可不是哭的时候,楚人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化悲愤为力量,收拾民心,重建家园。

说得简单,具体怎么实施呢,楚昭王学习了当年晋文公重耳归国后的宝贵经验:

1.论功行赏。当时得到奖赏的有王孙由于、王孙圉、王孙贾、钟建、斗辛、斗巢、斗怀、申包胥、宋木、蒙谷、屠羊说等人。王孙由于自不必说,当初要不是他为昭王挡住那一戈,昭王早就去地底下见他老爸楚平王了;斗辛、斗巢、钟建等人也不必说,昭王逃亡期间,他们是保驾护航,鞍前马后,不离不弃;而申包胥更是七日哭秦庭,感天动地,成功请来秦国援兵;可这个斗怀斗老二曾在楚昭王流亡期间想谋弑他,楚昭王却依然不计前嫌,给予其兄斗辛一样的奖赏,并说:“大德灭小怨,道也。他们一个对君王有礼,一个对父亲有礼,寡人同样对待他们,宜哉!”不管怎么说,斗辛的父亲斗成然确实是被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无辜杀害,斗辛的行为,可以理解。就连伍子胥为报父仇而奔吴灭楚,楚昭王都能理解。

另外,当年楚昭王奔随渡臼水(又名臼成河,在京山、钟祥一带)时,楚大夫蓝尹亶只顾自己逃命,不把船给昭王用,按理这种不忠不义的卑鄙小人应该处死才对,可昭王一样赦免了他,并对他说:“我不惩罚你,是为了用这件事来记住以往的过失。”

大家看这种行为,像不像当年晋文公重耳归国后对待头须和履鞮一样宽宏大量呢?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须要有广阔的胸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团结在自己周围,越是多事之秋,团结与稳定越显得重要,这就是楚昭王从不断的失败中学来的宝贵政治智慧;而像伍子胥这样有仇必报眼睛里容不得一点沙子的人,注定只能当一个毁灭者、一个孤独的英雄,政治这种弯弯绕绕的东西,他玩不来,非要玩的话,只能是玩火自焚。

2. 重修法治。楚复国后,五官(古代五种重要官职之统称)失法,社会动荡。幸好这时候蒙谷及时献上“鸡欢之典”(楚国法律大全),使五官得法,百姓大治,社会日趋稳定,

另据《吕氏春秋》与《史记 循吏列传》记载,楚昭王还任命了“公正无私”的石奢为政廷,主持律政。有一次,石奢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便放走父亲,把自己囚禁起来,向楚昭王请罪说:“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行法,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最后竟自刎而死。可见楚国之法治精神已深入人心,战国时代列国之变法早有先声。

3.迁都。吴国虽然已经退兵,但强大而好战的吴国,对楚国而言,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楚昭王和大臣们经过一番商量,决定把都城迁到离吴较远的鄀城(今湖北宜城东南),名曰新郢,以便休养生息,重整国力。

迁都虽是个无奈之举,却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鄀城离长江较远,可以避免吴国强大水军的威胁;又临汉水,便于开发北方江汉平原,发展生产;又西邻荆山,北接南阳方城之地,进可取,退可守,便于就近巩固秦国盟好,并防备晋国趁火打劫。

就这样,经过数年的整顿恢复,楚国的情况日渐好转,开始秋后算账,教训当年因楚国遭难而落井下石背叛自己的属国,公元前496年(楚昭王二十年)春,楚国灭顿(今河南项城境),公元前495年,出兵灭胡(今安徽阜阳),公元前494年春,楚昭王又对当年引吴侵楚的罪魁祸首蔡国进行了大规模报复行动,蔡昭侯不是对手,只得献上大量男女奴隶请降。公元前491年,楚昭王将都城迁回了故郢,至此,楚国又以强劲的姿态,重新步入春秋大国之列。

总之,楚昭王君臣的这一番举措,让楚国在遭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之后,不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获得了宝贵的危机意识和空前的团结,从而得以重返争霸行列。楚昭王不失为楚国历史上有作为有贡献的君主之一。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会更加的成熟与强大,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民族,莫不如是。联系现在,仍有借鉴作用。

事实上,楚昭王和大圣人孔子还有一段渊源,据说当年楚昭王流亡在外的时候,正月十五经过长江,忽见水面漂来一物,其大如斗,用刀剖开,里面有瓤,甘美异常。大家从未见过此物,都不懂得这是个什么玩意儿。楚昭王听说孔子学问很好,就派人专程来到鲁国,请教孔子,孔子说:“此物叫做‘萍实’,浮萍,本是一种没有根的漂浮之物,能聚结在一起而成实,该有多不易啊,就是一千年也很难长出一个来,更别说见到了,此乃散而复聚、衰而复兴的大吉之兆。谨以此向楚君表示祝贺!”后来楚昭王果然凝聚楚人之心,共兴复国大业!此后,每逢正月十五日,昭王便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以为纪念。上行下效,慢慢地,正月十五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

图:萍实触舟

后来,孔子在鲁国混不下去,开始周游列国四处求官,结果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最后还被困在陈蔡之地,没吃没喝,差点变成了叫花子,多亏楚昭王想起旧事,派使者把孔子师徒接了过来,还要让他做大官,封以“书社七百里”,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七百里这可是万户侯了。其实,孔子那一套在楚国的分权模式下还是颇有用武之地的。可惜,孔子眼看就要实现政治理想,楚令尹公子子西却阻止昭王说::“孔子有一帮极其牛逼的徒弟,若是封他大邑,大王您就不怕他们师徒在楚国作乱?再说孔子鼓吹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只认周天子是王,可不承认咱们楚国的王是王,如此危险人物,大王绝对不能要!”昭王一听,也是这么一个理,也就打消了重用孔子的想法。从此以后,孔子的政治抱负就算彻底玩完了,心灰意冷之下,他只好回到鲁国,修书传道,继续他伟大的教育事业。

但孔子对这个曾想重用他的君王还是相当怀念的,他回到鲁国没多久,楚昭王就病死了,但孔子仍强烈地赞美他说:“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

写到这里,作者不禁在想,若是让孔子和他的一帮学生在楚国大展政治抱负,中国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楚国会变成一个儒学国家吗?南方的风气又会有什么变化吗?当然,讨论历史不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假设得出的结论是无法验证的,毫无实际意义,只能作为一种遐思,算是增添一点趣味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5707.html

政治,楚昭王,王孙,父亲,吴国,宗庙,春秋,吴越,公元前,楚国,观点评论,楚昭王,昭王,吴国,孔子,楚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楚昭王,王孙,父亲,吴国,宗庙,春秋,吴越,公元前,楚国,观点评论,楚昭王,昭王,吴国,孔子,楚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楚昭王,王孙,父亲,吴国,宗庙,春秋,吴越,公元前,楚国,观点评论,楚昭王,昭王,吴国,孔子,楚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