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秦国初期奋斗精神较强,中期靠制度,统一后因制度未更新而丢失民心

秦国初期奋斗精神较强,中期靠制度,统一后因制度未更新而丢失民心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看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不过只是艺术加工,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首先,战国时期的家国观跟后世不太一样;其次,在那个时期,想要秦国人爱国,必须让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达成一致;再次,大部分阶段,秦国统治者与秦人之间的纽带并不是感情,而是利益/利害关系。

从法理、自我认知上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首先是周王朝的封国、诸侯,与其他诸侯国同属于华夏,各国百姓之间并没有非我族类的概念;如果说内部有矛盾的话,那也只是贵族与被奴役阶层、不同贵族集团之间的矛盾。

但对外就不一样了。所谓西戎、北狄、东夷、南蛮,古时的华夷之别是发自肺腑、根深蒂固的,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扯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可谓一呼百应,帮助他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所以,如果说秦人有爱国心,也许只是在创业初期比较强烈。

秦国的创业跟其他绝大部分诸侯都不一样,充满了励志和热血。

周天子最早分封的百多个诸侯国里,并没有秦。嬴姓是颛顼帝的后裔,祖先大费曾经协助大禹治水。商朝被灭后,嬴姓由于跟商王室关系密切,被迁徙到了十分荒凉的西边。自此后,秦人的先祖就在蛮荒的西陲顽强生长。

造父

到了周王朝时期,部族首领造父因善于驾车得到了周穆王的宠幸,并在徐偃王作乱时依仗这一技能立下了大功,随后获得了赵城这一封地。所以造父一族从此称为赵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嬴姓赵氏”。

由于常年居住在西边,嬴姓擅长畜牧业。秦非子做部族首领时,凭借这一特长被周孝王赐给秦地(天水市清水县)当作封地,号称“秦嬴”,这算是秦国这一名称的发源。

周宣王时期,秦人的首领秦仲奉命抵御西戎,并且壮烈地战死沙场;他的后代在得到周王朝增派的7000兵马后成功报仇雪恨,其长子因功被封为西陲大夫,这就是秦庄公。

而到了西周末年,面对狄夷的进攻,秦襄公曾帮助助周幽王抗敌;周幽王死后,秦襄公由于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正是册封为诸侯,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但这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周平王之所以如此大方,实际上是有条件的。因为此时的“岐以西之地”已经遍布戎狄,于是他干脆就许诺秦襄公:你要是把这块地抢回来,它就归你、当你的封地。

春秋初期诸侯国

说白了,这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周天子动动嘴皮子,就能增加一个诸侯,还能报仇雪恨、收复沦陷区,让人直呼内行。

但对秦人而言,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百多年内,为了在蛮族环伺的恶劣环境下争取部族的生存权、发展权,秦国上下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与各个戎狄部落浴血奋战,获得了取之不易的胜利。到了周僖王五年(前677年),在先后攻灭荡社戎、邽/冀两戎部、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后,艰苦创业的秦人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并正式迁都于雍。也就是这个时候,秦国才真正地成为与中原各国并驾齐驱的强大诸侯。

由此可见,相对于齐、晋、宋、鲁等老牌诸侯国,秦国的创业实属不易,是由他们自己经过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打拼而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秦人上下的利益空前一致,那就是在与戎狄杂处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且获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所以,秦国的创业过程,也就是秦人的共同拼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绝对存在类似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热血场景。

而随着秦穆公“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后,秦国开始致力于东进,意图问鼎中原。到了这个时候,战争的性质其实已经改变了,它不再是围绕生存权的斗争,更没有涉及到“华尊夷卑”的根本性原则。此时的敌人是同为华夏的周天子子民,战争胜利了,得利的是贵族阶层;输了,牺牲流血的是无数老百姓。最关键的是,秦国大多时候是主动进攻方,“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动力从何谈起?

因此,在新时期的对外扩张中,秦国面对晋、楚屡屡受挫,内部也一度政局紊乱、国力衰落。虽然主要是实力所致,但精神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而在随后的商鞅变法,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佐证。

为了提升国力,秦孝公任用商鞅厉行变法。相对于其他各国,秦国变法之所以更为彻底,其实占据了先天优势:由于长期与周边少数民族战斗、混居、融合,秦国的宗法制并不严格,使得在人才使用方面更少受到“亲亲”原则的羁绊,外来人才所遇到的阻力远远低于中原各诸侯。

但即使如此,变法仍旧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而且并不仅仅限于贵族层面。商鞅变法的本质,是关闭一切富贵的获取通道,逼迫所有阶层将精力放在农、战两大领域;对于寻常百姓而言,甚至想偷懒、游手好闲,甘愿当个乞丐,那也是不可能的——这样做的话会被收为官奴。

但就像商鞅自己说的那样:种地是最辛苦的,而打仗时最让人恐惧的,没有人天生勤劳、好斗。所以商鞅提出了所谓的“驭民五术”,让逃避农、战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农战本身,逼迫一代一代的秦人毫无选择地踏上铁血之路。为了促使人们适应这一节奏,商鞅的做法只有四个字:严刑峻法。

史书称,在商鞅主政期间,秦国经常“临渭沦囚,渭水尽赤”,遇害者的鲜血染红了渭水;在“号哭之声动于天地,蓄怨积仇比于丘山”的大环境下,一方面让秦人前仆后继地死在东进的路上,另一方面还让人家怀着拳拳爱国心共赴国难,可能吗?

秦国之所以战斗力强大,说白了就是制度逼的。在这种体系下,寻常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一生死死耗在农、战两方面,同时还有可能侥幸因军功改变人生。从本质上而言,秦国统治者与秦人之间,只是利益关系罢了。

但在秦朝建立后,这一切起了变化。

第一,“军功”是把秦人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动力,而在华夏统一后,曾经的敌人没了,但秦国的制度却没有与时俱进;由于没有足够的红利来对冲,原本尚且能让人忍受的严刑峻法显得像纯粹的“暴政”。

第二,秦国的制度对帝王本身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因秦始皇时期为例,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虽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全新问题,但作为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能大致维持法家理念中“法、术、势”的协调,保证了秦国法制体系的公正性。

而秦二世时期不一样,他与赵高、李斯三人的权术斗争,已经彻底破坏了秦国的法治基础。如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二世采取赵高的建议,“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灭大臣及宗室”,以莫须有的罪名对统治阶层自身进行大肆屠杀;而李斯为了保住自身的权位,也对秦二世极尽迎合,他在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刑罚,导致“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甚至出现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场面,也就是被押送的犯人堵满了道路、被处死的尸首塞满了大街。

在这种情况下,“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秦国朝野都离心离德。所以章邯愿意带着20万大军对项羽束手就擒;所以刘邦进入关中约法三章后,观众父老感恩戴德,巴不得刘邦当秦王。“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说到底也就只是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夸张而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814.html

秦国初,嬴姓,时期,诸侯,秦国人,制度,中期,贵族,统一,西戎,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国初,嬴姓,时期,诸侯,秦国人,制度,中期,贵族,统一,西戎,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国初,嬴姓,时期,诸侯,秦国人,制度,中期,贵族,统一,西戎,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